Track Hyper | Xiaomi 15 Series: Daily Sales Average Nearly 170,000 Units

華爾街見聞
2024.11.11 04:0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雷軍推動小米手機高端化之路的全新起點。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如果只看小米 15 系列發佈會,估計想不到這個系列會成為小米史上銷量最火爆的機型。

11 月 9 日,小米集團合夥人、總裁、手機部總裁兼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在直播中確認,小米 15 系列手機的銷量已經突破 100 萬台,而且該系列機型破百萬的速度要快於前代機型小米 14 系列。

小米 15 系列是小米目前最頂級的高端旗艦機型,於 10 月 29 日發佈,10 月 31 日開售。

始自小米 11 系列的小米智能手機的高端之路,歷經小米 11 系列的試水、小米 12 系列的起步、小米 13 系列的盈利、小米 14 系列的爆賣和小米 15 系列在最短時間內銷量突破百萬台,漸有大成之趨勢。

從 2020 年 12 月 28 日發佈小米 11 系列開始至今,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 雷軍推動小米智能手機高端化之夢,有了一個全新起點。

這是一個全新的歷史起點。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是否做好了迎來又一個來自中國的高端智能手機品牌的準備?

15 系列助推小米成 W44 第一

華爾街見聞從供應鏈獨家獲得的信息顯示,小米 15 系列開售 4 天內,也就是 10 月 31 日至 11 月 3 日,小米 15 系列每天銷量高達近 17 萬台,總銷量高達 68 萬台 +。

這個銷量已經直追蘋果 iPhone 16 系列開售時的受歡迎程度,即使是在 2023 年 8 月 29 日突襲市場的華為 Mate 60 系列,也無法與小米 15 系列相比。當然,也可能是因為 Mate 60 系列當時的產能有限。

另有市場消息稱,W44,即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3 日,中國智能手機市場雙線合計的單品 Top10 排名顯示,小米 15 系列直接奪冠,力壓 iPhone 16 Pro 系列。

華爾街見聞從供應鏈獨家獲得的權威機構統計數據也同樣顯示,在 W44,小米銷量份額達到驚人的 22.5%,超過華為的 16.4% 和蘋果的 16.3%,位居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

在 W44,小米新機只有小米 15 系列,開售時間是 10 月 31 日。

但是,小米 15 系列備貨量似乎不是很充裕,最近一段時間,該系列每天的銷量下滑較大。

“小米 15 系列在備貨時,確實仍過於保守。” 華爾街見聞從可靠渠道獲悉,“沒想到這個系列會賣得如此火爆。小米正在加快備貨速度。” 盧偉冰也在此前就小米 15 部分版本缺貨向消費者表達歉意,並承諾已安排提拉生產以追趕貨源。

小米智能手機高端之路始自小米 11 系列,之後在推出 12 系列時官宣與徠卡深度合作。據供應鏈消息稱,到小米 13 系列時小米實現了盈利;小米 14 系列推出後成為當時小米史上最受歡迎高端旗艦機型,但當時有市場評論人士認為,小米 14 系列之所以爆賣,原因有兩個——

首先,小米 14 系列當時首發搭載高通驍龍年度移動旗艦平台驍龍 8Gen 3,有約 10 天左右的獨享期。也就是説,搭載高通驍龍 8Gen 3 移動平台的小米 14 系列,在約 10 天時內,是當時市場唯一搭載高通最新旗艦移動平台的智能手機。

其次,當時華為突然向市場直接推出華為 Mate 60 系列,這是華為遭遇眾所周知事件之後,推出的搭載國產芯片(即傳聞中的麒麟 9100)的第一台高端旗艦,引爆了市場約積攢了 4-5 年的購買國產高端旗艦機型的熱情。

所謂國產芯片,是指芯片製造方也是中國公司。從設計到製造,都是中國獨立知識產權,這被認為是純國產高端芯片。

同樣由於全市場都知道的原因,華為 Mate 60 系列當時供貨不足,導致市場需求出現空白期,而小米 14 系列剛好填補了這個需求真空期。

在華為 Mate 60 因產能緊張而供應不足的時間窗口期,小米 14 系列供應充足,同時價格相對較低,起價為 3999 元。

在這兩個因素疊加之下,小米 14 系列大受市場歡迎,銷量在極短時間內突破百萬台。

那麼,這個極短時間,有多短?有沒有量化數據?

追平華為:高端四年功成

這次小米 15 系列銷量破百萬台,盧偉冰沒有透露具體的時間節點,但他説,“該系列機型破百萬的速度要快於前代機型小米 14 系列”。

2023 年小米 14 系列開售一週後,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CEO 雷軍曾發微博回應市場關於小米 14 系列在一週內銷量突破百萬台的傳聞時稱,“小米 14 銷量確實過了百萬台,但缺貨還是嚴重,正拼命催單,請大家耐心等等。”

若參考小米 14 系列銷量破百萬台的時間是在一週內,那麼小米 15 系列 “破百” 的速度,應該也是在一週內,而且 “達標” 速度比小米 14 系列更快。

此次小米 15 系列上市時,不再具備 2023 年小米 14 系列上市時那兩個條件。iPhone 16 系列早在 9 月 20 日就已經開售;10 月 19 日,vivo X200 系列開售;10 月 30 日,OPPO Find X8 系列開售。

另外,vivo X200 系列和 OPPO Find X8 系列的起售價分別為 4299 元和 4199 元,而小米 15 系列在這三款旗艦機型中最晚開售,即 10 月 31 日,起售價卻高達 4499 元,僅比 iPhone 16 系列的起售價 5999 元便宜。但 MOV 國產旗艦的起售價,向來比蘋果 iPhone 系列低。

因此,如果説小米 14 系列實現大賣還有借勢的原因,那麼小米 15 系列如此火爆,那是實打實的品牌勢能體現。

從硬件配置看,小米 15 系列相比前代產品,並沒有突出的優勢,技術也沒有顯著的大版本迭代。在做小米 15 系列賣點講解時,小米將重點放在外形設計、色彩和手感等感性層面——雷軍為小米 15 系列推出了 40 多種色彩,這在全球智能手機史上還是首次。

有多位市場觀察人士(包括小米競對、供應鏈人士和行業分析師等)認為,小米從 14 系列開始,高端旗艦智能手機大爆,得益於小米成功推出的首款汽車——小米 SU7 帶來的品牌勢能加持。

這些人士有個共識,小米推出的堪稱現象級汽車產品 “小米 SU7”,成功拔高了小米品牌的勢能,而小米通過 SU7 與女性用户的對話,也極為成功,故而這種品牌勢能籠罩下的小米高端智能旗艦,也同步被市場廣為接受。

這種品牌勢能的影響力如何?

據 2023 年 11 月 28 日,華爾街見聞從供應鏈多個權威渠道獨家獲取的消息顯示,在小米 14 系列新機購買者中,有近 40% 的新用户,來自蘋果或華為的原用户。

按照小米 15 系列當前的銷量速度,若小米解決備貨量問題——小米 15 系列的備貨不足,與 2023 年的華為 Mate 60 遇到的困難,並非同等性質,因而小米必然很快會解決這個問題。如此一來,小米 15 系列有望成為小米史上首款銷量突破 1000 萬台的高端旗艦。

回望歷史,華為當年站穩高端旗艦智能手機市場的首款機型是 Mate 7 系列,當時實現的銷量為 700 萬台 +;若小米 15 系列銷量能突破千萬級,那麼小米智能手機的高端之路,必然大成。

這是一個比華為當年站穩智能高端旗艦市場更高的起點。從 2020 年 12 月 18 日小米發佈 11 系列至今,雷軍推動小米智能手機高端化的努力,進入了一個全新階段。

華爾街見聞注意到,華為在 2010 年成立如今的華為消費者終端(CBG),開始推動華為智能手機高端化。

4 年後的 2014 年,,華為 Mate7 系列以 700 萬台 + 的銷量,拿下智能手機高端市場入場券。從此,華為智能手機在高端市場,形成與蘋果和三星的鼎立並峙之勢。

小米從攻略高端市場至今,恰好也是 4 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高端格局,將從三國殺,變成四強爭霸?

無論結果如何,全球四強,中國獨佔其二,這是中國高端智造的勝利。當然,小米還需在全球市場證明自己的高端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