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roders Investment: What impact will Trump's victory have on the global economy and stock market?

智通財經
2024.11.08 06:2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施羅德投資的經濟學家 George Brown 表示,特朗普勝選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再通脹效應,預計共和黨將維持眾議院多數。特朗普承諾減税、放寬監管、加徵關税和收緊移民政策,可能導致通脹加劇,影響美聯儲的利率決策。施羅德將上調 2025 年經濟增長預測,並對美國股市持正面展望,儘管貿易風險仍是主要變數。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施羅德投資資深美國經濟學家 George Brown 表示,預計共和黨有望維持其在眾議院的多數優勢。因此,特朗普有相當大的機會實施其政策議程。他承諾進一步減税和放寬監管,同時加徵關税並收緊移民政策,這一系列政策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再通脹效應。

George Brown 稱,在一場原本看似勢均力敵的選戰中,特朗普最終成功擊敗賀錦麗,贏得了具決定性的勝利,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二位非連續兩度當選總統的人。唯一尚待確定的是,共和黨能否同時掌控國會兩院。儘管他們已重新奪回參議院的控制權,但眾議院的形勢仍未明朗,特別是在加州和紐約州競爭激烈的選區。

George Brown 預期,在本月稍後會進一步上調施羅德對 2025 年經濟增長的預測,從當前的 2.1% 上調。8 月的預測是基於當時市場預期的賭盤走勢,當時預期賀錦麗領導下的政府將處於分裂局面。通脹可能會更加頑固,這進一步支持施羅德的看法,即美聯儲不太可能如其暗示般大幅減息。根據施羅德的分析,中性利率大約在 3.5% 左右,而特朗普重返白宮或代表美聯儲需要將利率維持在這一水平以上。

施羅德投資集團首席投資總監 Johanna Kyrklund 表示,特朗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並未動搖施羅德對環球股市的正面展望,特別是仍然偏好美國股票。回顧他過去的執政時期,特朗普曾視道瓊斯指數為其政策成功的象徵。在此背景下,施羅德仍然預期美國經濟將實現 “軟着陸”,且財政政策有望繼續保持支持性。

Johanna Kyrklund 指出,貿易風險則是主要變數。我們或將很快聽到特朗普在這方面的表態。短期內,特朗普的保護主義貿易立場將支撐美元,但同時對美國以外的經濟增長構成壓力。施羅德預期中國政府將繼續推行刺激政策,以抵消任何負面影響。

然而,歐洲的局勢正變得更加令人擔憂,因其可能陷入更具敵意的貿易環境,卻缺乏應對這種挑戰所需的統一領導力。施羅德仍然鼓勵持有債券,理由與過去一致,即以穩定收入為目標。然而,由於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潛在影響,債券作為分散投資工具的效用仍面臨挑戰。

整體來看,施羅德依然認為經濟 “硬着陸” 的風險較低,但這屆政府的貿易及財政政策可能會增加 2025 年後期通脹上升的風險。

固定收益:美國大選或帶來更高收益率及持續的美元強勢

施羅德投資固定收益策略師 James Bilson 表示,數據顯示美國近期的經濟增長表現強勁。在此背景下,任何財政政策的放寬都將使美聯儲實現並保持通脹目標變得更加困難,並增加經濟 “無着陸” 的風險。因此,施羅德認為這一結果將導致收益率上升、美國債券表現受壓,且美元將保持強勢。過去數週,市場已經朝這一方向出現明顯變化。

在貿易方面,政策在中期內可能出現波動,施羅德預期短期內市場對環球貿易週期的擔憂將影響歐洲等地區產生負面影響,導致歐元兑美元走弱。

施羅德投資美國固定收益主管 Lisa Hornby 則表示,市場的初步反應是美國國債收益率迅速上升,收益曲線變得更加陡峭(即短期與長期利率之間的差距擴大)。施羅德認為,美國國債的收益範圍很可能已經上移,除非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否則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跌破 3.5% 的可能性不大。

同樣地,歷史經驗顯示,當一個政黨控制政府所有分支時,收益曲線通常會變得更加陡峭,因此,施羅德預期這一趨勢將延續。信貸息差(即企業債券相對無風險利率的額外溢價)在選舉結果明朗後明顯縮窄,市場充分反映出對企業更有利的政策環境(如潛在的企業減税和放寬監管)。

施羅德預期,隨着特朗普開始任命其政府核心團隊,某些行業所受的影響將變得更加明確。固定收益市場的其他部分則表現較為分化。在新興市場中,投資級別和高收益的息差表現強勁。美國的經濟增長前景有助於推動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但壓力點將集中在新興市場貨幣上。

特朗普的促增長政策似乎正在推高美聯儲的中性利率,短期內施羅德預期這將支持美元走強。儘管如此,美國的長期結構性失衡問題,尤其是財政赤字,最終可能會長期對美元構成壓力。

雖然選舉是熱門話題,但它並非投資定位的主要驅動因素。施羅德認為,投資者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於,風險與回報的權衡已顯著改變。具體而言,投資者對每單位風險的回報要求或接受的回報,與歷史水平相比急劇下降。儘管企業基本面穩健,但信貸息差處於歷史範圍的底部 10%。這表明當前的風險/回報框架存在非對稱性,下行風險的概率遠高於上行空間。共和黨全面勝利的潛在政策變動增加了不確定性,這進一步暗示市場應該納入更多的風險溢價,而非減少。

新興市場股票:關税政策可能構成風險

新興市場股票主管 Tom Wilson 指出,特朗普政府對新興市場股票可能較多是負面影響。此外,美國的高關税政策可能會促使中國採取更顯著的刺激政策來防禦其對經濟增長的衝擊。

貿易關税和特朗普政府的其他政策可能會對美國造成通脹。施羅德預期這將造成美元走強、通脹上升、美聯儲寬鬆政策減少,以及美國收益曲線上升。這些變化對新興市場股票回報普遍不利,同時亦對貨幣構成壓力,並限制央行的政策。

與其他新興市場相比,印度受特朗普政策影響的風險較小,因此印度在短期內可能具有防禦性。在中國,市場現在仍有強勁的政策支持。儘管貿易存在不明朗因素,但中國仍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政策,因此施羅德對其中立觀點仍保持謹慎。

環球股票:企業減税及放寬監管或為美股提供支持

施羅德投資環球股票主管 Simon Webber 表示,對美國股票的 12 個月展望保持樂觀,主要由温和的盈利增長所支持。儘管如此,若收益曲線繼續上行(即債券收益率上升),這將開始對股票估值構成壓力。特朗普的勝選可能對企業盈利帶來一定風險,尤其是關税政策或將對依賴中國進口商品的行業利潤率構成不利因素。此外,預期對移民的限制可能帶動工資增長,尤其是在消費和建築等行業。

這些因素將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具有定價權的公司(即能夠在不損害需求的情況下提高價格的企業)在這種環境下會表現更加優異,儘管需求受到抑制的風險依然存在。

對美國企業來説,較為正面的是,特朗普提出的企業減税無疑將是利好因素。放寬監管也應為美股帶來支持,尤其是對大型銀行和人工智能(AI)等科技領域,這些領域在規模較大的科技公司之外仍具備可觀的潛力。實際上,在一些情況下,結構性投資主題或將在新一屆特朗普政府時期蓬勃發展,因為美國為維持其技術領導地位,可能會透過放寬監管來進一步鼓勵創新。

施羅德認為,在特朗普的領導下,美國將退出大部分環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項目。這可能會抑制美國在關鍵氣候技術價值鏈上的商業投資,並將全球能源轉型的焦點轉向其他地區,尤其是在中國和歐洲,這些地區的能源轉型步伐將繼續加速。

能源轉型:綠色激勵措施面臨挑戰,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優勢依然穩固

施羅德 Greencoat 北美洲行政總裁 David Boyce 指出,過去 15 年來,風能和太陽能的發電成本大幅下降,如今已可與化石燃料的可變成本相媲美。對公用事業公司而言,從成本效益的角度來看,轉向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當選總統特朗普曾暗示希望結束對潔淨能源行業的經濟支持,但他或難以單方面廢除《通脹削減法案》。要終止綠色能源的税收激勵措施,必須獲得美國國會的支持,而新總統可能無法輕易爭取到這一支持,因為該法案所帶來的廣泛經濟刺激效應無法忽視。

施羅德投資環球資源股票組合經理 Alex Monk 表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推動通脹上升。資本成本是可持續能源項目發展以及消費者對潔淨能源產品需求的關鍵推動力。因此,投資減少和項目延誤將加劇電動車、屋頂太陽能和熱泵等核心技術的消費者採用速度放緩的風險。

儘管共和黨全面勝利帶來政策層面的短期不確定性,但施羅德認為,全面廢除《通脹削減法案》等重要舉措的風險相對較低。

此外,政策並非能源轉型的唯一驅動力,美國也不是這些公司的唯一市場。施羅德一直強調,全球能源轉型的長期驅動因素有三個:1)成本和技術的持續改善;2)消費者和企業對可持續能源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增長;3)長期政策支持。 在這樣的背景下,儘管美國政策環境的變化無疑會帶來挑戰,但這不應模煳對其他推動該領域投資力量的關注。

總結而言,施羅德認為,能源轉型相關股票的估值已充分反映了各種潛在的政策變動和市場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