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二進宮”,通脹風險仍遭市場無視?專家:別太低估

華爾街見聞
2024.11.06 18:3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彭博宏觀經濟策略師 Simon White 認為,雖然普遍認為特朗普的政策會助長美國通脹,但市場目前仍然低估了通脹前景。他表示,在風險調整後的基礎上,通脹保值債券仍然是對抗通脹上升的最佳資產之一。

媒體報道,在特朗普勝選後,美國的通脹保值債券(TIPS)市場開始活躍起來,盈虧平衡通脹率(breakevens)上升了超過 10 個基點。但專家撰文指出,市場尚未完全反映出因大選結果加劇的現存通脹風險。

彭博宏觀經濟策略師 Simon White 在 ZeroHedge 撰文表示,特朗普的勝利並非引發美國通脹的必要因素,但確實會助長通脹。他分析稱,目前價格增長已趨於穩定,但傳説中的 “最後一公里” 去通脹之路已變成了一場馬拉松。穩健的經濟增長、強勁的企業利潤率、中國不斷增長的刺激措施以及美國近 2 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早已將通脹推上覆蘇之路。而如果特朗普按預期執政,實施加徵關税、減税、增加支出的既定政策,則通脹風險會進一步加劇。

然而,他仍然認為,市場還是低估了通脹前景。週三美債收益率的變動中,只有約 40% 是來自盈虧平衡通脹率。而通脹盈虧平衡率是名義債券收益率與通脹保值債券收益率之間的差。該數值反映了市場對未來通脹率的預期:當盈虧平衡點上升時,説明市場預期未來通脹將會增加;反之,當盈虧平衡點下降時,説明市場預期通脹會減弱。

此外,“CPI 固定掉期”(CPI fixing swaps),即市場對未來 12 個月 CPI 的預期,幾乎沒有變動。具體來説,這類掉期反映了市場對未來某段時間內(通常為 12 個月)的 CPI 水平預期。如果市場認為未來通脹會上升,CPI 固定掉期的價格就會上漲,因為交易雙方對未來高通脹的風險需求更高。

White 表示,誠然這類產品流動性較差,也可能會在當天有所變動,但如果觀察 SOFR 期權,也能傳達出類似的信息。通脹極端尾部風險的概率仍然較低,這裏的風險指的是美聯儲被迫在 2025 年 12 月將利率提高到 4.75% 以上(假設美聯儲如預期在週四會議上降息 25 個基點,明年則需再次加息)。雖然發生這種情況的概率一直在上升,但目前仍僅略高於 10%。

因此 White 認為,在目前看來,似乎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迫使美聯儲明年再次加息。他認為,目前的情況可能看似合理,但當可能出現的通脹發展前景的可能結果範圍像現在這樣廣泛,且通脹已表現出黏性時,10% 的概率看起來過低。

他認為,在風險調整後的基礎上,TIPS 仍然是對抗通脹上升的最佳資產之一。

此前,已有多家金融機構警告,特朗普上台可能改變美聯儲的未來利率政策路徑。

根據美銀美林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如果特朗普上台並進行財政擴張,那麼美聯儲可能會上調中性利率預期。此外,如果新總統大幅加徵關税,美聯儲可能會出於對通脹和經濟增長影響的考慮而暫停降息。摩根大通此前也警告,如果特朗普週三勝出,美聯儲可能最早在 12 月暫停寬鬆週期,該行預計 11 月將降息 25 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