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Hyper | Intel in turmoil: Some are getting anxious!

華爾街見聞
2024.11.06 14:5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國政府努力策劃呵護方案。

作者:周源/華爾街見聞

英特爾陷入多事之秋。

來自市場和英特爾自身的消息喜憂參半,好在股價沒有出現過激反應,在英特爾發佈第三季度財報的當天,也就是 11 月 1 日,其股價還大幅上漲了 7.81% 至 23.20 美元。

英特爾在 11 月 1 日發佈的 2024 年第三季度財報(截至 2024 年 9 月 28 日)顯示,其業績表現慘不忍睹:比如淨利潤居然同比下滑高達 6064.76%,虧損了 166.4 億美元,這甚至驚動了美國政府。

呵護之心,令人稱道

有市場消息稱,美國政府因為擔心英特爾的財務問題,所以正在想轍給英特爾續命;選擇之一,就是把英特爾的芯片設計業務與 AMD 或 Marvell 等競爭對手合併。11 月 6 日,華爾街見聞從接近英特爾公司的消息人士那裏,間接確認了美國政府的這項努力確實存在。

美國政府的這種努力看上去極具呵護色彩,因為在現實層面尚未有真正落地的動作,屬於防禦性的初期討論性質。這就像之前另外有消息所稱的那樣,將英特爾賣給高通,雖然也屬實,但同樣處於初步討論可能性的階段,遠未到實際操作層面。

美國政府看上去極為關心英特爾是否能在市場中延續其技術影響力,故而早早(2022 年)就承諾將英特爾納入聯邦《芯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的補貼範圍,承諾將給英特爾包括 85 億美元的補貼、110 億美元的低息貸款和未來高達 250 億美元的税收減免在內的高額資金支持。

但迄今為止,英特爾抱怨並未從這項法案中獲益。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公開抱怨稱,他對美國的《芯片與科學法案》感到 “沮喪”,因為拜登政府推遲了承諾的 “應急資金” 的發放。

當然美國政府要付出如此規模的支持資金,也會有自己的需求,比如他們需要英特爾向其提供必要的財務信息,同時還需要英特爾提供如何利用這筆錢的詳細計劃。但他們沒有拿到,因為英特爾不願意。

眼下,英特爾仍在努力爭取獲得這筆資金。英特爾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説,“我們已制定並執行一項明確戰略,我們將用第三季度交付的強勁運營業績表明,我們的計劃取得重要進展。”

這個所謂的重要進展,從 11 月 1 日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看,英特爾作為商業巨頭,已經名不副實。

因為淨利潤看上去已經崩盤,而基本盤(客户端 + 數據中心)也已失守——數據中心業務營收被 AMD 反超,這是最近 20 多年來的首次,客户端業務也低於市場預期,同比出現下滑(幅度 6.8%),而競對 AMD 則同比大幅增長了 29.5%;AI 方面,英特爾仍未能有明顯增長。

但是事情確實還好,並不是太嚴重。

這話怎麼説?

還好,也沒那麼差

若細細查閲英特爾的三季報,不難發現,英特爾在三季度淨利潤出現驚人下滑的主因,其實是,英特爾在當季在做了一次大幅計提:將製造資產減值費用共 31 億美元——主要針對 Intel 7 的非現金減值或加速折舊費用,將之做了一次性計提,並列入成本項。

如果剔除這個計提帶來的影響,那麼英特爾在第三季度的毛利實際上有約 51 億美元,對應的毛利率是 38.4%,這已小幅高於市場預期(36.5%)。

這一次性計提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呢?拖累英特爾第三季度毛利率表現,當季毛利率僅為 15%,環比下滑 20.4%;這自然也影響了毛利表現,當季英特爾實現毛利 19.97 億美元,同比下滑 66.8%(主要由 PC 客户端業務貢獻)。

但當季營收影響卻不是很大:英特爾在第三季度實現營收 132.84 億美元,同比減少 6.2%,略好於市場預期(130.25 億美元)。

此外,英特爾還做了多筆包括產線等製造資產的減值費用、重組費用、商譽和無形資產和遞延所得税資產的估價備抵等費用在內的多筆費用計提,合計 185 億美元,這拖累了英特爾在第三季度的淨利潤表現。

若剔除這些費用計提的影響,實際上英特爾在當季的淨利潤僅虧損了 1.4 億美元,遠遠沒有像財報表面上顯示的虧損 166.4 億美元那麼驚人。

從實際業務板塊情況看,目前,英特爾業務結構由客户端業務、數據中心及 AI、網絡及邊緣域、Mobileye 和晶圓代工服務等部分組成。

其中,客户端業務、數據中心及 AI 業務是英特爾最大的收入來源,兩者合計佔比超過 80%。

2024 年第一季度,英特爾業務結構做了調整,在數據中心及 AI 中分出 Altera;另外,將對外代工業務(IFS)收入改成晶圓代工收入和內部業務抵消項。

導致第三季度整體營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是因為客户端收入同比下滑了 6.8%(73.3 億美元,低於市場 74.6 億美元的預期)所致。

AI 方面,就財報數據看,英特爾仍未能取得入場資格。在剔除了 Altera 業務之後的數據中心及 AI 業務,營收還實現 9% 的同比增幅,主要是因為傳統服務器需求在三季度有所回升;但 Altera 業務的營收卻同比下滑了高達 44% 的幅度(好消息是環比增幅為 14%),可見英特爾的 AI 業務仍未能走出困境。

由於英特爾的基本盤市場份額下滑,AI 業務沒有起色,以及市值大幅縮水(從 2020 年的 2900 億美元萎縮到 1000 億美元上下),導致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在 11 月初,將英特爾剔出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英特爾自此失去已持續 25 年的道指成份股身份。

就三季報的實際表現看,完成費用計提之後的英特爾,至少在財務結構上,已很健康,能輕裝上陣。所謂否極泰來,英特爾未來若能拿到美國政府的技術補貼,那麼英特爾的未來還是相對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