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rump's Policy Preferences and Market Impact

華爾街見聞
2024.11.06 12:0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海通宏觀分析認為,特朗普政策實施將增加美國經濟滯脹風險,長期美債收益率可能上升。同時,特朗普支持 AI 和寬鬆監管可能支撐科技股,美元指數維持強勢,黃金中長期上漲,虛擬貨幣和傳統能源也受到提振。根據最新報道,特朗普已獲得至少 270 張選舉人票,預計將鎖定總統選舉勝局。

截至116日,根據光明日報報道,美國總統大選計票仍在進行,據Fox等多家美國媒體測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已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預計將鎖定本次美國總統選舉勝局。那麼,特朗普的政策主張有哪些傾向呢?政策實施影響有多大?以及大類資產價格將如何演繹?本文擬對這些問題進行詳細地解析。

1 特朗普將鎖定勝局

特朗普大概率當選。我們在之前的報告《如果特朗普當選:多大影響?》中提到,美國實行的是選舉人票制度,只要候選人贏得某州的多數選民票,就可以獲得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也就是所謂的 “贏者通吃”。美國各州選舉人票總數為538票,即總統候選人贏得270票就可勝選,成為新一任總統。

截至116日,根據光明日報報道,美國總統大選計票仍在進行,據Fox等多家美國媒體測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已獲得至少270張選舉人票,預計將鎖定本次美國總統選舉勝局。且據美聯社最新數據顯示,作為兩黨候選人必爭之地的7個關鍵搖擺州(共93張選舉人票),特朗普也大概率鎖定勝局。

除此之外,美國兩黨對於國會兩院(參議院與眾議院)的掌控情況也是影響後續美國政策推行的關鍵。如果總統候選人所在黨派能夠贏得兩院,將非常有利於自身政策的推行和落地;反之,政策推行將面臨較大阻礙。

美國眾議院共 435 個席位,每兩年需要全部改選,獲得 218 個席位的黨派將掌控眾議院;參議院共 100 個席位,每兩年改選其中的三分之一,獲得 50 個席位及以上的黨派將掌控參議院。

截至 11 月 6 日,美聯社最新數據顯示,在參議院方面,共和黨領先的席位已經達到 51 個,也就意味着共和黨贏得了參議院的掌控權。在眾議院方面,共和黨領先的席位有 195 個、民主黨有 176 個,也就意味着共和黨贏得眾議院的概率也非常大。

大選之後,還有哪些時間點需要重點關注?根據美國大選情況,各州已經陸續公佈了結果,後續重要時間點如下:2024 年 11 月 6 日至 12 月 11 日,各州陸續認證選舉結果;2024 年 12 月 17 日,美國選舉人團開投票;2025 年 1 月 6 日,美國國會召開會議以統計並認證選舉人票數。

新任總統將在 2025 年 1 月 20 日宣誓就職。此外,就是 2025 年年初,美國債務上限將到期,這或將是新總統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2 特朗普政策:哪些傾向?

特朗普在 7 月 8 日公佈的競選綱領中再次喊出 “讓美國再次偉大”。整體來看,綱領的核心聚焦在製造業、通脹、税收、貿易、移民、安全、環境以及社會保障等領域,

具體來看:

在製造業政策領域,特朗普強調將關鍵產業鏈帶回美國國內,重塑美國製造業超級大國。從目前現狀來看,2018 年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税後,貿易逆差情況也並未有效改善。截至 2023 年,美國貿易逆差較 2017 年擴大了近 3000 億美元,也就意味着美國依然高度依賴外部製成品進口。

在基建政策領域,特朗普強調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特朗普曾在上一任期提出過 1.5-2.0 萬億美元規模的大基建計劃,主要用於修復美國的基礎設施,包括道路、橋樑、機場、海港和水系統。不過,由於民主黨的反對,最後不了了之。當前,特朗普承諾要建設 “自由城市”,為 “真正的美國英雄” 樹立紀念碑,並 “拆除醜陋的建築”,“讓城市和城鎮更加宜居” 等等。特朗普已經再度當選,有較大概率繼續推行大基建計劃。

在税收政策領域,特朗普主張繼續開展大規模減税措施。例如,將 TCJA(2017 年減税與就業法案)的個人和遺產税減免永久化;將企業所得税税率從 21% 降低到 20% 或 15%(可能僅適用於國內生產);將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統一的基準關税,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美國產品徵收 60% 的關税。以及對大型私立大學捐贈基金徵税;考慮用關税取代所得税;免除小費收入的税收,免除社會保障福利的税收,免除加班費的税收;以及將兒童税收抵免額擴大到 5000 美元等等。

在移民政策領域,特朗普極為嚴厲。特朗普主張恢復上一任期的所有邊境政策,並停止向內陸釋放所有非法移民;加大對非法入境和逾期居留簽證的處罰力度;將推翻民主黨的開放邊境政策;將削減對庇護管轄區的聯邦資金;將優先考慮擇優移民等等。

從目前現狀來看,近年來,美國人口增長的主要貢獻來自移民。根據 CBO 估計,2022 年美國的淨移民人數為 260 萬人,2023 年為 330 萬人。這些值高於 2010 年至 2019 年期間(平均每年 90 萬人)。該機構預計,2024 年移民將達到 330 萬人(此後放緩)。從人口增速來看,2020-2024 年期間,淨移民增長貢獻了近 90% 的美國人口增長。

並且 2020 年以來,美國淨移民增加主要來自其他外國居民人數大幅提升。其中,非移民指合法入境的學生和臨時工等;其他外國居民則是不屬於合法永久居民和非移民,通常意義的非法移民就包含在其中。

在人工智能政策領域,特朗普主張推動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寬鬆的監管。特朗普曾在 2019 年 2 月簽署行政命令,啓動 “美國人工智能計劃”,將集中聯邦資源發展人工智能。並且在 2020 年 12 月任期的最後幾周簽署了行政命令,鼓勵在聯邦政府中使用 “值得信賴的” 人工智能,這些政策延續到了拜登政府。當前,特朗普主張將廢除拜登對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關於安全、可靠地開發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2023 年 10 月),並聲稱該命令阻礙了人工智能創新。

在虛擬貨幣政策領域,特朗普積極支持比特幣和加密貨幣的發展。特朗普在比特幣 2024 年大會中稱將維持目前美國政府的比特幣持有量,將美國發展成為 “加密貨幣之都” 和 “比特幣超級大國”,並聲稱拜登政府對於加密貨幣和比特幣的壓制是錯誤的。

在能源政策,特朗普重視傳統能源發展,例如,特朗普主張取消拜登此前發佈的電動汽車強制令並削減昂貴且繁瑣的法規通過取消對美國能源生產的限制並終止社會主義綠色新政,使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和天然氣生產國;使美國能源獨立,然後成為能源主導,能源價格降低等等。

3 如果實施政策:影響多大?

特朗普再度當選美國總統,那麼其政策如果落地實施,影響有多大呢?

從政策兑現情況來看,特朗普第一任期兑現比例超 4 成。根據 PolitiFact 統計,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有 23% 的政策是完全兑現比如不削減社會保障、提高進口到美國的商品關税、限制非法移民以及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等等。有 22% 的政策是讓步兑現,即有所妥協,比如取消遺產税方面,實際上只是提高了起徵點,而非取消。有 55% 的政策沒有兑現,比如投資美國基建,以及恢復美國製造業等等。

從新一輪政策評估來看:

對於税收政策方面,特朗普可能帶來新一輪財政擴張。根據測算,特朗普團隊的税收和支出提案,一方面,將在未來 10 年增加美國基本赤字 5.8 萬億美元;如果考慮經濟反饋的動態效應,則最終赤字將增加 4.1 萬億美元。

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在第一個十年的前半段時間有所增長,到 2034 年 GDP 將減少 0.4 個百分點,到 2054 年將減少 2.1 個百分點。

此外,特朗普的財税政策主張將使得不少羣體受益,其中,收入增幅最大的是收入在前 95-99% 的家庭,到 2026 年其收入將增加 3.7%;而收入最低的兩個階層,也將增加 1.4% 和 1.8%,增幅相對不及中高收入羣體。

對於貿易政策方面,特朗普或開啓大幅加税政策。不過,加徵關税較難改變美國貿易逆差狀況,對美國經濟增長和通脹緩解也是不利的,一旦實施,會明顯增加美國經濟的滯脹風險。

一方面,2018 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美國自中國進口商品規模便開始下降。截至 2023 年,美國從中國進口商品約 4200 多億美元,比 2020 年疫情之前都要低。其中,受影響較大的主要集中在被加徵 25% 關税的商品。

不過,我們在前文已經指出,美國雖然對中國貿易逆差收窄了,但其自身貿易逆差依然在擴大,加徵關税帶來的僅是貿易轉移罷了。

另一方面,加徵關税多數轉嫁給美國消費者。截至 2024 年 3 月,受貿易摩擦關税影響,美國政府從美國消費者身上收取了 2330 多億美元的税收。其中,890 億美元(約佔 38%)是在特朗普政府期間徵收的,而其餘 1440 億美元(約佔 62%)是在拜登政府期間徵收的。並且徵收的税收中超過 9 成左右是因為中美貿易摩擦。

進一步來看,目前美國實施的貿易政策預計將徵收 790 億美元的關税,但這將使美國家庭平均每年增加 200-300 美元的税負。

此外,美國加徵關税的政策將拖累就業、經濟以及抬升通脹。根據 TaxFoundation 測算,2018 年以來的貿易摩擦,將使美國長期 GDP 增速減少 0.2 個百分點,就業崗位減少 14.2 萬個。如果特朗普實施其提出的新加徵關税政策,將使美國税收每年新增 5240 億美元,但將使長期 GDP 增速減少 0.8 個百分點,就業崗位減少 68.4 萬個。

根據 ShermanRobinson(2022)研究發現,如果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的關税提高 10%,將導致 CPI 上升 6.7 個百分點。AlbertoCavallo(2019 年)研究也發現,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的關税幾乎全部轉嫁到美國進口價格上。[1]

我們預計,特朗普有一定概率會對中國商品進一步加徵關税,加徵關税的幅度有較大的不確定性。不過,考慮到對美國經濟和通脹的影響,結果可能對美國衝擊也會較大。

對於移民政策方面,特朗普的強硬政策一旦實施,也會增加美國經濟的滯脹風險。根據温迪·埃德爾伯格和塔拉·沃森(2024)的研究發現,最近幾年移民的大量流入,有效緩解了美國勞動力緊張問題,對美國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長有積極的正面效用。根據測算,移民的增加將促使 2023 年和 2024 年實際消費增速上升 0.2 個百分點,促使實際 GDP 增速上升 0.1 個百分點。

因而,一旦特朗普執行嚴格的移民政策,短期有可能衝擊美國勞動力市場以及美國經濟,從而促使美國經濟下滑和通脹上升。

我們預計,特朗普有比較大的概率是收緊邊境管制,控制非法移民的增量,而不會短時間內大量驅逐存量非法移民,對經濟和通脹預期偏温和。

總結來説,特朗普的政策包一旦實施,會增加美國經濟的滯脹風險,增加其他經濟體的通縮風險,給全球經濟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

4 大類資產價格:如何演繹?

從美股來看,美國科技股或延續上漲行情。特朗普有較大概率開啓大規模減税計劃,有利於美國企業盈利提升和經濟的持續增長。不過,特朗普的大幅加徵關税政策或對經濟和通脹的影響偏負面。我們預計,接下來美股波動性或加大。

此外,考慮到特朗普積極支持人工智能發展並持有寬鬆的監管態度,或對美國科技股行情有一定支撐;中長期行情則需要觀察美聯儲的降息情況以及科技龍頭業績等因素。

從美債來看,美債收益率或有上行風險。一方面,特朗普或將開啓大規模減税計劃,有助於短期經濟的提振,不利於通脹的進一步下行。另一方面,特朗普的大幅加徵關税政策以及強硬的移民政策,都不利於通脹的下行。我們預計,在特朗普的政策影響下,美國長端債券收益率或有較大的上行風險。

從美元來看,美元或仍偏強。一方面,特朗普的財政擴張政策有利於提振短期經濟,不過關税和移民政策會增加美國經濟的滯脹風險,增加其他經濟體的通縮風險。另一方面,美債利率的提升,將加大美國與其他國家的利差,有助於美元回流,從而提振美元。匯率反映的是不同經濟體的經濟基本面的相對強弱變化,我們預計,美元指數或仍維持偏強的局面。

從黃金來看,中長期或仍延續上漲行情。特朗普使美國再度強大的一系列政策,都有較大概率促使全球貨幣體系和經濟週期的進一步分化。我們此前在報告《黃金定價的轉變:兩大變量——低利率下的資產配置系列六》指出,全球貨幣體系的分化,支撐全球央行的購金行為,再加上全球經濟週期的分化,黃金的價格仍有一定的支撐。我們預計,黃金中長期或仍有望延續上漲行情。

此外,特朗普也支持虛擬貨幣的發展以及傳統能源的發展,我們預計,以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貨幣或也有所提振;能源價格中長期或受到供給增加、需求偏弱的壓制。

對我國來説,特朗普政策一旦實施,或對我國出口依賴型的行業和企業有一定衝擊。從上一輪中美貿易摩擦來看,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的關税税率從 3.1% 大幅提升至 19.3%。而當前,特朗普宣稱要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進一步加徵關税,這對我國外需會有擾動。短期對我國資本市場會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海外收入佔比相對較高的行業或企業。

但是,我國資產價格走勢的關鍵還是看內部的政策,即使外需存在壓力,我國擴內需的政策也會積極應對。

本文作者:梁中華 S0850520120001、李俊 S0850521090002,來源:海通宏觀,原文標題:《美國大選結果:有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