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farcical situation with multiple losses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近日引發爭議。17 歲少女姜萍在預選賽中表現出色,但因指導教師王某某違反規則,未能獲獎。賽事組委會承認規則漏洞並致歉,強調預選賽只是決賽的資格篩選。輿論普遍認為姜萍不應受到苛責。此事件反映出賽事管理和規則的不足。
作者 | 劉寶丹
編輯 | 黃昱
幾個月前,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初選中,17 歲少女姜萍位列 12,一舉成名,全國矚目。爭議也隨之而來。
幾個月後,事件出現了反轉。11 月 3 日,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發布説明,2024 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獲獎名單已正式發佈,共有 86 名選手獲獎,但江蘇省漣水中等專業學校教師王某某和其指導的學生入圍決賽,均未獲獎。
説明稱,王某某在預選賽中對其指導的學生提供幫助,違反了預選賽關於 “禁止與他人討論” 的規則。
説明全文沒有提及姜萍的名字。從從來自農村的 17 歲中專生,到數學競賽橫空出世的 “天才少女”,短短几個月時間,姜萍的人生被熱浪裹挾着,發生了鉅變。
事件背後,賽事本身規則存在漏洞。據介紹,阿里全球數學競賽由馬雲 2018 年發起,由阿里巴巴公益、達摩院聯合舉辦,旨在通過競賽激發人們對數學的熱愛,今年已是第六屆。從流程來看,預選賽分數高低決定決賽入圍名單,決賽評出金、銀等名次,金獎獎金 3 萬美元。
這個過程中,預選賽是對選手做篩選,採取開卷考試,允許查閲、參考線上/線下資料,允許使用編程軟件答題,但禁止與他人討論、外傳賽題等行為。關鍵的決賽則為閉卷考試,需要在攝像頭前作答。
分析人士認為,這是個全球競賽,本身是為了吸引對數學感興趣的人蔘賽,初賽不會設置太高的門檻,也很難投入大量財力去做監督,真正的戰場是決賽,預選賽只是為了取得決賽的資格。
按照調查所述,王某某等在預選賽中違反了規則,沒有提及姜萍。輿論多認為,她在這一事件中不應受到更大的苛責。
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組委會在説明中做出了道歉,“這也暴露出競賽賽制不夠完善、管理不夠嚴謹等問題。對此,我們表示誠摯的歉意!”
經歷了這個風波,阿里達摩院的業務和賽事仍將進行。過去數年,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是公司社會責任的一個體現,透過這次事件,也讓人們重新關注到達摩院目前的境況。
達摩院承載着阿里的詩與遠方。2017 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宣佈成立新技術研究院,稱為達摩院。馬雲表示,未來三年,阿里會對達摩院投入 1000 億元作為啓動資金,但未來要靠自己掙錢。
馬雲希望,達摩院活得比阿里巴巴長久,後者的願景是成為一家活 102 年的好公司。他認為,21 世紀的公司,只有解決社會問題才能活下來,達摩院的首要任務是基礎科學研究和顛覆式技術研究。
然而,這注定是一條充滿艱難和挑戰的探索之路,如今看來,達摩院承載了阿里在高光時刻的最樂觀預期。
達摩院誕生的 2017 年是阿里飛速發展之年,當年阿里 GMV 達 3.767 萬億元,10 月公司市值超過 4700 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電商企業。這一年,拼多多還是一家成立兩年的小公司,抖音才剛上線一年多。
據時任達摩院首任院長、阿里 CTO 張建峯介紹,達摩院要建立起一流的研究團隊,研究出核心技術,再有一個載體(產品),產品成功了,就可以藉助阿里平台實現非常大的影響力,這是達摩院的做事標準。
張建鋒列出了達摩院的三個重點研究方向:量子計算、芯片和機器學習。他期望,達摩院能誕生類似電和計算機這樣的顛覆性技術創新。
然而,沒多久,拼多多、抖音電商強勢崛起,阿里核心電商業務競爭壓力不斷上升。為此,阿里 2023 年 3 月迎來史上前所未有的架構拆分一拆六,旗下業務開始面向市場獨立競爭。
阿里在戰略上開始聚焦電商和阿里雲,在這種背景下,達摩院也不可避免進入振盪期,昔日繁盛景象逐漸黯淡。
先是人事上,2022 年開始,華先勝、譚平、金榕等技術高層陸續出走,華先勝曾擔任阿里達摩院城市大腦負責人,譚平此前擔任阿里達摩院 XR 實驗室負責人,更早之前,他還擔任人工智能實驗室計算機視覺首席科學家。
業務上,2023 年開始,達摩院先後剝離了量子實驗室和自動駕駛業務。去年 11 月,達摩院將量子實驗室及可移交的量子實驗儀器設備捐贈予浙江大學,量子計算是達摩院最早瞄準的研究方向,建成 Lab-1、Lab-2 兩座硬件實驗室,具備量子計算軟硬件全棧開發能力。
接下來,達摩院將繼續聚焦中長期科學技術研究,重點佈局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前沿領域,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盈利和科研之間找到最優解。
在經過 7 年的發展後,達摩院再一次重回人們視線,姜萍事件只是一個插曲,想要加快科學與產業知識交換的達摩院,還有更大的挑戰要去面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