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 Stock IPO Outlook | Annual Revenue Exceeds 700 Million, When Will Smart Logistics Return to a Growth Track?

智慧物流計劃在納斯達克上市,2023 年收入為 7.07 億人民幣,同比下滑 11.5%,淨利潤大幅下降 73.88%。儘管智慧物流行業整體增長,撫州佳斌物流的業績卻逆勢下滑,運輸總距離同比減少 31.4%。投資者關注其未來能否重回增長軌道。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隨着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湧現,物流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不斷加深,這加速推動了物流行業向智慧物流的轉型,從而為我國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和提質增效注入了新活力。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2023 年我國智慧物流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7903 億元,同比增長 12.98%,預計 2024 年該市場有望增長至 8546 億元,同比增長 8.14%。
在智慧物流行業持續成長的同時,一批物流行業的玩家也隨之不斷壯大,其中便包括了已啓動赴美上市征程的撫州佳斌現代物流園有限公司。
智通財經 APP 瞭解到,江西撫州的佳斌現代物流園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 “撫州佳斌物流”) 的實質控股股東 Smart Logistics Global Limited (以下簡稱 “智慧物流”) 已於 10 月 4 日首次向 SEC 遞交了公開版的招股説明書 (F-1 文件),申請以 “SLGB” 為代碼在納斯達克上市,發行規模及價格尚未公佈。
但從財報來看,智慧物流的業績明顯下滑。據招股書顯示,智慧物流 2023 年的收入為 7.07 億 (人民幣,下同),同比下滑 11.5%,淨利潤為 937.14 萬元 (未包括匯兑影響),較 2022 年的 3587.58 萬大幅下滑 73.88%。若將匯兑影響考慮在內,淨利潤下滑幅度高達 88.22%。
智慧物流下滑的業績,與 2023 年行業的持續成長形成了鮮明反差,這讓投資者不禁好奇,為何智慧物流業績逆勢下滑?其未來又能否重回增長軌道?通過其招股説明書,便可找到答案。
2023 年運輸總距離同比下滑 31.4%
成立於 2017 年 7 月的撫州佳斌物流是智慧物流在國內的運營實體,其致力於發展智慧物流產業集羣,業務集運輸配送、現代倉儲、貨物分撥、城鄉配送、多式聯運、甩掛運輸、無車承運、物流信息、展覽展銷為一體,在江蘇、廣東、重慶、山東地區都設有分公司。
2018 年時,智慧物流收購了江西智慧物流園,這對其打造物流樞紐至關重要。截至目前,智慧物流的 B2B 合同物流業務已在江西的智慧物流園以及遍佈中國不同地區的 7 個全貨運 (FTL) 中心開展運營,每位主要客户都分配有一個專門的全貨運中心為其服務。智慧物流計劃未來通過複製智慧物流園進一步覆蓋我國五大國家經濟區和工業經濟區。
在構建物流樞紐的同時,智慧物流還組建了自己的運輸車隊。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智慧物流擁有着 70 輛卡車的車隊,以形成隨時可用的物流能力。同時,智慧物流亦會在運力短缺時通過聘請卡車司機和調度員處理客户訂單,在智慧物流的運輸管理系統 (TMS) 中註冊的卡車司機數量已從 2022 年的 9.9 萬增加至 2023 年的 11 萬,公司將持續拓展司機數量。
基於自建的車隊以及積累了龐大的司機數據庫,智慧物流的配送網絡已覆蓋了中國 30 多個省、自治區中的 300 多個城市,實現了全國範圍的網絡覆蓋,物流線路已擴展至 37,500 多條。
據招股書顯示,智慧物流的戰略目標是服務於造紙、鋼鐵、煤炭和食品四大行業的客户,經過數年的積累,其已擁有超過 400 家客户。在造紙行業,理文造紙、知名台灣造紙企業永豐餘、晨鳴紙業均是智慧物流客户;在食品行業,智慧物流的客户包括了保齡寶、中國澱粉等;在煤炭和鋼鐵行業,智慧物流的客户主要是包括位於中國西南和東北地區的主要貿易企業。
但積累的龐大客户羣仍未能阻擋智慧物流 2023 年業績的下滑。據招股書顯示,智慧物流 2023 年收入下滑約 11.5% 至 7.07 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客户需求減少,報告期內運輸訂單總數、距離和噸重量同比分別下降了約 2.2%、31.4%、5.3%,運輸總距離大幅下滑。
而在毛利率方面,智慧物流的毛利率從 2022 年的 7.3% 下降至了 4%,同比下滑 3.3 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收入的下滑以及為應對需求的不足,智慧物流向某些主要客户提供了折扣,但司機成本無法降低從而影響了盈利能力。
在收入下降、毛利率下滑的同時,智慧物流的行政費用和一般支出仍大增 53.47% 至 1211.19 萬元,這進一步影響了公司利潤的釋放,從而導致智慧物流 2023 年的淨利潤暴跌至 937.14 萬元 (未包括匯兑影響),而 2022 年同期為 3587.58 萬元,同比下滑 73.88%。
單一客户集中度高或是需求下滑主因
對智慧物流業績的下滑有基本的瞭解之後,一個更尖鋭的問題隨之浮出水面,即 2023 年我國智慧物流行業的市場規模同比增長了 12.98% 至 7903 億元,這意味着下游市場需求成擴張之勢,但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為何智慧物流卻出現了客户需求下滑的窘境?
據招股書顯示,2022、2023 年中,智慧物流來自某一客户及其子公司的收入佔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33%、35%,這或許意味着,智慧物流業績的下滑或與公司過度依賴單一客户有關係。
當企業過度依賴頭部客户時,業績的波動性會有所增大,一旦被依賴的頭部客户需求減弱或直接流失,便會對業績造成衝擊。且過度依賴頭部客户也將出現一個問題,即在交易過程中提價困難,智慧物流 2023 年給主要客户提供折扣或許就是對此的佐證。
除了過度依賴單一客户外,智慧物流面臨的其他經營挑戰亦不在少數。首先是行業高度分散且競爭劇烈。事實上,B2B 物流服務同質化十分嚴重,難以做出明顯的差異化,這就導致行業內競爭劇烈,一旦行業需求進入下行週期,價格戰與虧損在物流行業並不鮮見。
其次,在大量物流企業上市後,資本市場對於物流企業已有一定的審美疲勞,若企業的收入模式仍是較為單一的物流收入,已很難在資本市場中獲得高估值。相反,業務收入多元化,能為貨車司機提供增值服務從而打造新增長曲線的企業更容易獲資本市場的青睞。智慧物流表示,其致力於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貨車售後生態系統,並未貨車司機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務,但該舉措能否助力智慧物流形成規模化的變現仍需觀察。
此外,B2B 物流與宏觀經濟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若宏觀經濟走弱將會影響智慧物流的下游需求。且油價的大幅波動亦會對物流企業的盈利能力造成影響,因此投資者判斷智慧物流的業績表現時,應對宏觀經濟與油價做重點關注。
綜合來看,智慧物流由於客户需求減弱導致公司業績逆勢下滑,這無疑會是 IPO 時的減分項,且其還面臨着單一客户集中度高、市場競爭劇烈、增值服務仍未成規模等多個難題,因此智慧物流未來仍需以更亮眼的數據證明自身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