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p giant replacement, NVIDIA will be included in the Dow Jones, replacing Intel

道指成分股調整下週五開始生效。盤後英偉達漲超 3%,英特爾一度跌超 2%。
芯片巨頭的 “王座” 輪轉在美股主要藍籌股指中得到體現。
美東時間 11 月 1 日週五美股盤後,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司公佈,將英偉達(股票代碼:NVDA)納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取代道指目前的芯片業成分股英特爾(代碼 INTC)。同時公佈的道指另一成分股調整是,Sherwin-Williams Co.(代碼:SHW)將取代陶氏化學(代碼:DOW)。
公告稱,以上調整從 11 月 8 日下週五美股開盤前開始生效。也就是説,下週五,英偉達就正式成為道指的成分股。屆時,道指將囊括目前市值超過 3 萬億美元的所有三隻個股:蘋果、微軟、英偉達。
公佈調整後,英偉達股價在美股盤後漲幅持續擴大,目前盤後漲超 3%,英特爾股價盤後跌幅擴大,盤後曾跌超 2%。
截至本週五收盤,英偉達市值約為 3.32 萬億美元,英特爾市值接近 990 億美元,不到英偉達的 3%。這還是在英特爾公佈向好財報後周五大漲 7.8% 的結果。
截至週五收盤,今年初以來英偉達股價累漲逾 173%,英特爾累跌近 54%。
將近兩年前 OpenAI 推出 ChatGPT,掀起這輪人工智能(AI)開發應用熱潮。AI 芯片巨頭英偉達正是這波熱潮的大贏家,成為 AI 概念股的寵兒,今年 2 月被高盛交易員譽為 “地球上最重要的股票”。
今年 5 月美銀報告稱英偉達為 “AI 淘金時代的賣鏟王”,認為無論微軟、谷歌、還是別的哪家公司在 AI 競賽中獲利,英偉達都處於有利地位。
道理很簡單,1850 年代淘金熱期間,出售鏟子的商人比真正的淘金者賺得更多。與其試圖在 AI 競賽中選出一個贏家,為什麼不直接購買一家為所有 AI 競賽選手提供必要硬件的公司呢?
美銀報告發布不到一個月後,英偉達的市值就在 6 月初突破 3 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蘋果和微軟之後第三家躋身市值 3 萬億的公司,6 月曾短暫登頂全球第一。上週五盤中,英偉達的市值一度超越蘋果、差點搶下最高市值公司寶座。
與英偉達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特爾今年面臨着公司成立 56 年來罕見的重大危機。
今年 8 月初,英特爾發佈了被分析師稱為 “有史以來最糟糕收益報告” 的第二財季業績,收入倒退回了 2010 年代中期,營收同比不增反降 1%,第三財季的營收指引最高下降 11%,而分析師預期增長超 1%。公司還宣佈將裁約 1.5 萬人、約佔公司員工總數的 15% 以上,從四季度起,1992 年來首次暫停派息。
此後傳出的一些消息顯示,英特爾正在積極醖釀方案 “自救”。9 月英特爾董事會會議上考慮了多種戰略選項,既有縮減數十億美元的工廠項目,又有出售部分子公司、包括此前收購的 Mobileye 和 Altera,甚至可能將核心業務拆分為獨立公司。
本週四盤後英特爾公佈的第三財季業績終於讓華爾街眼前一亮,三季度總營收同比下滑的幅度低於預期,而且數據中心的收入超預期增長 9%。英特爾提供的指引業比華爾街預期樂觀,預計預計四季度營收 133 億至 143 億美元,中值高於分析師預期的 136.3 億美元。
財報公佈後首個交易日,週五英特爾股價大反彈,刷新 10 月 14 日以來收盤新高,抹平將近三週來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