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rectly hitting the performance meeting of China Merchants Bank: How the "King of Retail" returns to the growth channel

招商銀行於 11 月 1 日召開 2024 年三季度業績交流會,管理層討論了政策變化對經營的影響及未來展望。副行長彭家文強調關注趨勢而非單一利潤,指出政策變化將深遠影響銀行業,主要體現在大財富管理和消費層面的積極因素。招商銀行在財富管理領域表現突出,10 月 25 日中證 A500 基金髮售中,招商銀行銷量佔比超過一半。
11 月 1 日,招商銀行召開 2024 年三季度業績交流會。副行長、財務負責人兼董事會秘書彭家文,以及資產負債管理部、財務會計部、風險管理部等相關部門的總經理,獨立董事參會,董事會辦公室主任主持會議。
會議上,招商銀行管理層回應了政策變化對經營的影響,降本增效成效等問題,展望息差、財富管理收入、貸款增速等最新情況。
彭家文還特別提到,不要簡單關注利潤的正負,而應更多地關注趨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多數銀行都呈現出趨勢向好的態勢。
五大舉措應對政策變化
自 9 月下旬以來,宏觀政策面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一變化對資本市場及各個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對銀行業的影響也不小。
總的來説,彭家文將相關政策歸納為擴內需、穩市場、化風險三個方面。這些政策體現了三個特點:
一是,信號強烈,官方的表態非常直接,市場感受到了來自最高層的政策導向的明顯變化。這種強烈的信號超出了市場預期。
二是多管齊下,政策措施是從頂層進行系統統籌推出的。
三是針對性強,出台的措施緊密針對當前經營中的難點和痛點。
在他看來,這些政策的影響將是深遠的。從招商銀行的視角,可能的影響,既有積極的有利因素,也可能存在一些挑戰。但總體而言,積極因素佔據主導。
積極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大財富管理受益。招商銀行的 “基石” 之一是大財富管理,這一領域將直接受益於當前政策。資本市場已經展現出向好的趨勢,與資本市場緊密相關的大財富管理業務,如零售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託管業務以及非利息收入等,都將因此受益。
例如,10 月 25 日,中證 A500 基金首日發售 200 億,招商銀行銷量佔比超過一半,這充分展示了招行在大財富管理方面的優勢。
二是消費層面受益。穩市場和預期、促進消費的政策將有助於招商銀行在消費領域的業務向好,包括消費貸款和信用卡貸款。隨着消費的回升,這些業務將為貸款和收入帶來正面貢獻。
三是隨着資本市場向好,也會帶來客户風險偏好變化。存款定期化趨勢可能會有一些變化。活期存款尤其是活期儲蓄存款近期已有明顯變化。但這一趨勢是否持續尚不確定。
四是風險管理與化解。政策中關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和房地產市場的措施,將有利於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銀行,有效化解房地產風險和地方政府平台風險。
當然,在某些層面也仍然會面臨一些壓力與挑戰,他歸納了三個點。
首先,存款的波動性可能會加大。10 月 8 日一天內,就有不少儲蓄存款流向股市,同時,一些產品的贖回也形成了活期存款的沉澱。這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它同時也帶來了存款波動加大。如果資本市場持續向好,未來一段時間內,存款的增長和波動都可能受到影響。
第二個挑戰是息差。近期對利率進行了下調,包括 LPR 下調了 25 個基點,存量住房按揭貸款利率的統一下調,以及央行對存款利率的下調。這些利率的調整,以及未來可能的進一步下調,都對商業銀行的息差構成了考驗。
第三個潛在風險是在債券市場方面。通常股市和債市容易形成蹺蹺板效應,如果資本市場走牛,債市牛市可能在明年轉變為震盪市。如果債市出現震盪,今年非利息淨收入增長點可能會消失。因此,對於明年的債市,他認為可能會形成震盪格局,需要保持關注。
對於這些潛在壓力與挑戰,招行也想到了幾點應對方案。
第一是積極擁抱市場變化,順勢而為,積極推動大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招行正在積極佈局,包括產品準備,培養隊伍和能力,深化資產配置體系。同時,資產管理、託管和投行業務也將順應市場變化,積極發展。
第二是投融資策略。針對債券市場的波動,將謹慎把握風險,積極把握市場時機,進行波段操作。希望即使出現震盪,也能把握機會,同時規避利率風險,以形成良好的收入。
第三是資產負債管理,即進一步做好息差管理。重點是優化結構。同時在負債一端,順應市場趨勢,保持低成本存款的穩定增長,同時優化結構,穩定活期存款佔比,以降低負債成本,保持較好的息差水平。
第四個方面是風險管理。招行要積極按照相關政策,積極推動風險管理,尤其是一些重點領域的風險化解,重點化解房地產和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風險,同時關注零售信貸風險的上升,並採取措施保持風險可控。
第五是管理創新方面,繼續堅持嚴格管理,守正創新的主基調,加強內功修煉。
銀行趨勢上向好
對於整體利潤收入方面的趨勢,彭家文表示,無法提供全年的利潤增長具體數字,但總體而言,可以保持穩中向好的判斷。
根據三季度季報,大多數銀行都展現出了這一特點。不要簡單關注利潤的正負,而應更多地關注趨勢。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包括招商銀行在內的多數銀行都呈現出趨勢向好的態勢。
對於四季度和明年的大趨勢,儘管整體趨勢向好,但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既包含機遇也包含壓力和挑戰。
機遇方面,經濟基本面整體向好,這是趨勢向好的重要基礎。最近的宏觀數據,如 PMI 數據連續兩個月回升並超過 50,都是積極的信號,預示着經濟增長趨勢將繼續。資本市場預計將發生積極變化。房地產和地方政府平台重點領域的化解,也是積極因素。客户風險偏好的變化將帶來存款結構的變化,這些機遇在四季度和明年將持續存在。
挑戰方面,息差持續承壓,存款的競爭將加劇,債券市場可能出現震盪。
總的來説,面對眾多不確定性,計劃仍在制定中。但總體思路是明年要保持穩中求進,通過自身的努力,實現穩中向好的目標。
三方面着手強化零售端
整體經營零售客户的思路方面,財富平台部的總經理介紹,近年來,市場持續波動,客户羣體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客户的風險偏好普遍不高;二是客户在市場環境中更加追求穩健和確定性。
因此,資產配置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例如,今年三季度,理財產品佔 AUM 增長的 39%,存款佔 32%,這些都是為了適應客户偏好的變化和市場變化,但這也導致了財富管理手續費收入持續承壓。
面對這些困難,經營思路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一是迴歸服務客户的本源,迴歸客户的基本需求,持續關注 AUM 和客羣的持續增長,作為零售發展的基本盤。今年三季度,AUM 餘額同比增長了 1.02 萬億,增幅 7.7%,市場份額也在穩步提升。零售客户大概增速也在 5% 左右。只要客户和 AUM 持續增長,就有信心抓住市場的機會,在市場和客户實現同頻共振的時候,發揮招行財富管理的專業優勢。
第二是拓面。雖然專業和出色的零售隊伍是財富管理的基礎,但服務半徑有限。通過金融科技和數字化手段來拓展服務範圍,強化線上經營力量,推動線上線下多渠道融合,利用大數據模型技術提升服務半徑和客户體驗。
三是深耕。客户的風險偏好不是靜止的,是動態的變化的,會有提供專業深度服務的機會。希望通過專業服務,幫助客户進行資產配置,穿越週期獲取穩健收益。同時,我們堅持以專業能力為支撐,提升投研能力,幫助客户把握階段性趨勢性機會。
明年的貸款增速也將優於今年
息差和貸款方面,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介紹,今年前三季度,淨息差為 1.99%,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大約 20 個基點,但在同業中仍保持相對領先地位。
影響息差的主要因素是資產端收益率的持續下降,這受到政策面影響,如 LPR 下調和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以及信貸需求整體偏弱的影響。
展望未來,924 之後發佈的一系列新政策將對我業務結構和息差產生一定影響。總體而言,這些新政策對今年息差的影響預計是中性的。
對於明年的展望,由於存量房貸佔比高,LPR 下調的持續影響,以及信貸需求的恢復過程,貸款定價可能面臨下行壓力,進而影響整體息差。
面對這些問題,將通過積極的資產負債管理措施,努力保持息差的相對穩定。
一方面,要保持資產規模的一定穩定增長。今年,信貸需求整體市場偏弱,尤其是零售貸款,房貸受到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信用卡貸款也因交易消費量下滑而受到影響。對公貸款市場增量相對較好。
隨着新政的實施,貸款需求出現積極變化,如居民消費交易量回升,對信用卡和小額貸款有正向影響。房地產市場的持續政策也產生了積極影響,房貸業務出現邊際變化。一系列新政對於對公貸款也有一定的助推的作用,如股票回購增值再貸款、設備更新貸款等。因此,儘管今年市場影響較大,但在一系列政策的持續影響下,明年的信貸增長整體趨勢向好。
另一方面,在資產負債管理方面,明年將重點調整結構。
比如做好大類資產的配置,保持優質資產的增長,較高收益資產的增長。比如貸款結構調整,適當控制票據業務的增長,確保一般性貸款的增長;大力推動零售貸款的增長,並維持符合國家導向的對公貸款,特別是對特定行業領域的投放。
同時在負債端加強負債成本管控。今年成功實現了負債成本的優化,這得益於政策因素和始終致力於拓展高質量、低成本的結算性存款。明年,將繼續加強負債結構的優化。同時,利用股市帶來的定期化趨勢緩解的時機,推動活期存款佔比的逐步回升。
彭家文還補充了貸款的增速問題,今年,招商銀行的貸款增速與全社會整體趨勢相似,均出現增速回落,且略低於預期。這與當前的經濟形勢相符合,在防範空轉、套利和擠除經濟水分的大背景下,今年的經濟增長更為紮實。
基於這一情況,他預計明年招商銀行的貸款增長將與大環境基本保持一致。總體來看,他判斷明年社融和貸款的增速表現將優於今年。
雖然招商銀行的計劃仍在制定中,但初步判斷是,明年的貸款增速也將優於今年。
此外,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零售貸款佔比的持續提升,這是持續優化的結構目標。因此,明年仍將致力於保持零售貸款的較好增長勢頭。
降本增效不影響員工體驗
彭家文介紹,在低利率和低息差的大環境下,國際先進商業銀行的經驗表明,加強成本的精細化管理至關重要。招行對此進行了調研和考察,並發現國外同行的做法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因此,今年將重點放在如何加強成本精細化管理上,通過降本增效來應對收入承壓。
為此,招行成立了一個降本增效工作小組,由彭家文負責,在全行推進這項工作,數據看初見成效。
從前三季度數據來看,費用下降了 4.56%。尤其是三季度,費用下降幅度較大,反映了成本管理和降本增效工作的成效。
費用下降的原因有三點。一是成本管理的成效;二是成本支出與收入相匹配,在收入承壓時,費用相應減少;三是費用列支的節奏差異,不同季度的支出並不均衡。但總體仍致力於保持全年費用和成本收入比的穩定或下降。
但他也強調,成本管理不會犧牲兩個重要體驗:一是客户體驗,不會因降成本而影響客户感受;二是員工體驗,不會讓員工感受到負面影響。降本增效的措施不會影響業務發展,也不會影響員工的(薪酬激勵)機制。
消費貸款將回升
信用卡貸款方面,信用卡中心總經理介紹,一是,資產質量方面。在全行建立堡壘式風險體系的指導下,信用卡資產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更關注的是不良生成率這一動態先行指標,三季度末的累計不良生成率較前兩年同期下降了接近 10 個基點以上,顯示資產質量平穩,符合預期。
早期風險方面,信用卡關注逾期貸款的額率較上年末和 6 月末有所上升,主要因為卡中心對風險的從嚴認定。考慮到外部風險形勢的複雜性,信用卡行業風險仍處於高位,內部加大了預警力度,對部分客户的資產分類和逾期階段認定更加嚴格,導致早期指標上升。剔除審慎因素,信用卡早期實質風險穩定,預計年底不良率和不良生成率將同比下降。
二是經營發展方面。受信貸需求增長不足影響,信用卡貸款增量在 3 月末較年初下降,但三個季度逐季好轉。儘管整體貸款呈現負增長,但結構上分期資產上升,交易類資產受外部消費波動影響下降,降幅優於行業平均水平。
面向未來,刺激消費政策效果良好,預計在以舊換新、促消費、穩住房、穩股市等利好措施帶動下,交易消費貸款將回升。10 月份已實現信用卡貸款累計正增長。
信用卡策略方面,將繼續優化客羣結構,構建合理資產組合。堅持獲取價值客户,調優客羣結構,提升優質客户獲客效率。支持中低風險優質資產增長,提升授信效率。在貸後管理方面,將加強數字化運營,提升貸後作業效率,確保在質量效益規模結構均衡發展中,質量優先並穩定,在此基礎上促進發展。
已為 6 家公司提供股票回購支持
資本市場方面,彭家文介紹,關於股票回購支持,潘行長在(9 月)24 號宣佈了相關政策,招商銀行迅速響應並高度重視這一政策。這也是招行的一個特點,即圍繞上市公司提供全流程服務體系的構建。
截至 10 月 20 號,有 23 家滬深上市公司表態支持,招行已經成功為其中 6 家公司提供了資金支持,包括招商系和非招商系的。
目前,這項業務的進展情況良好。由於反應迅速,當時的需求超過千億,現在已經有多筆貸款實際落地,預計後續還有較大的業務增長空間。
關於財富管理這一塊,招商銀行一直將大財富管理能力視為最核心、最基礎的能力,並予以高度重視。
在能力構建中,與資本市場相關的部分尤為重要,包括產品選擇、組織能力,以及隊伍的專業能力,都已具備一定基礎。
如果資本市場趨勢向好,相信將對客户羣的增長、資產管理規模(AUM)的增長以及中收的增長帶來正面貢獻。
此外,資本市場的影響還體現在其他方面,比如託管業務。最近兩批 A 股 500 基金的託管,招商銀行是託管數量最多的銀行,這體現了在託管能力方面的建設。
總體來看,招商銀行與資本市場的關聯度較高,如果市場趨勢確立向上,將受益匪淺。
房貸未來風險基本可控
關於房地產領域風險出清狀況,招行管理層介紹,房地產問題確實是全國乃至全球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招商銀行對房地產市場保持敏鋭,及早且充分地暴露了相關風險。自 2021 年下半年起,有序地暴露並處置了一些房地產風險,夯實撥備,確保資產質量總體穩定。
截止 9 月末,房地產不良率比上季小幅波動主要是由於貸款規模略有下降。而且房地產不良生成同比也是下降的。
預計在政策組合拳的影響下,未來風險基本可控。房地產撥備水平高於對公貸款約 2.5 倍,顯示出較為充足的撥備。
觀察到政策從供給端和需求端同時入手影響,尤其是需求端,這是房地產行業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持續加強行業和區域研判,及時調整相關政策
策略包括,細化、也堅持風險為本,合理區分房地產企業的債務風險和項目公司的運營風險;
聚焦優質客户、關注一二線城市的重點區域,以及保障性和改善性房地產業態;強化閘口管理:管控大客户集中度風險,實施項目全生命週期的封閉管理,確保債權安全;因項目和户施策,對風險客户和項目採取一户一策、一項目一策的方法,抓住資產和項目有效權益,盤活項目,降低風險敞口,減少未來風險損失。
息差降幅優於今年
資債部總經理回應息差,近年來為了支持實體經濟的持續發展,在監管引導下,銀行對 LPR 利率進行了下調,包括存量房貸利率的下調,這對銀行的淨息差確實產生了一定影響。
特別是自 924 新政實施以來,LPR 進一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也再次下調。同時,採取了降準和降存款利率的措施,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因此,新政對今年年內息差的影響基本中性,即影響可以互相抵消。
展望明年,LPR 的持續下調和存量房貸利率的再次調降將繼續產生影響。這將對貸款的收益率構成下行壓力,進而影響息差,使其依然面臨下行壓力。
從明年的整體趨勢來看,如果按照現有政策措施靜態分析,明年的息差可能會進一步下降,但下降幅度可能會較今年有所收窄。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措施出台,預計明年的息差可能會逐步觸底企穩。動態來看,這還取決於明年宏觀層面是否會有進一步的增量措施。
彭家文補充,在沒有重大政策變化的情況下,預計明年息差有望築底。然而,目前出現了一些重大政策變化,如新的存量住房按揭貸款利率下調,LPR 下調幅度等,預計明年息差將持續承壓,但降幅將優於今年。
財富管理收入降幅進一步收窄的趨勢是成立的
關於招商銀行三季度財富管理業務的分析,管理層介紹,雖然與上半年相比,財富管理業務有所擴大,但從三季度的當季來看,實際上是收窄的。
從結構上來看,主要是由於保險降費的因素,導致去年同期的基數較高,從而使得今年同比出現較大下降。
展望四季度,去年降費因素的影響將逐漸減弱,有信心財富管理業務的分析會進一步改善。
同時,也注意到挑戰的存在。特別是在 9 月份,保險預期利率下調的趨勢下,保險需求有了較大的釋放。在財富管理業務承壓的背景下,招商銀行加大了資產配置和客羣拓展力度,保險和理財銷售均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同比增長,市場份額也有所提升,這為明年財富管理業務的增長構成一定挑戰。
9 月份新政出台後,一系列政策為財富管理業務帶來了良好的機遇。例如,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修復將帶動權益類產品銷售的增長。今年以來,招商銀行權益類產品的銷售表現出了很強的韌性,權益類基金產品的市場份額已經提升了接近 40 個基點,三季度更是達到更高的水平,超過 7% 的份額。
面對新政,仍將堅持零售財富管理的既定戰略,一方面加大客户配置,另一方面着重於高價值客户的增長。此外,今年 AUM 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因此,有信心面對挑戰,明年仍將實現財富管理業務的穩步增長,爭取貢獻更好的價值。
彭家文補充,關於財富管理收入,今年前三個季度整體收入下降主要受兩塊影響:一是保險中收的下降,二是基金管理費的下降。這兩者的下降主要是受政策性因素的影響,而這些政策主要是在去年 9 月份之後出台的。因此,到了四季度,這些因素的影響可能已經基本消化。今年採取了以量補價的措施,幫助收入降幅不斷收窄。
展望未來,降幅將進一步收窄,這一趨勢是確定的,且收窄幅度可能會較大。至於收入能否轉正,目前還難以判斷,因為取決於多個因素,包括資本市場的走勢是否能夠確立向上趨勢,市場佈局以及是否會有新的降費減費政策出台等。但可以確定的是,收入降幅進一步收窄的趨勢是成立的。
分紅、回購還在研究中
管理層介紹,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風險加權資產餘額約為 6.6 萬億,較年初增長約 500 億,增速為比去年同期下降了大約 10 個百分點。同時,與半年末相比,風險加權資產也有所下降,減少了大約 1100 億。
這種同比和環比變化的主要原因包括,
首先,同比增速較低主要是由於資本新規的影響。在新的規則下,不需要像在過渡期那樣加回大量資產,這對同比增速下降有顯著影響。
業務結構的變化也是一個影響因素。今年,由於整體社會環境,貸款增長放緩,導致風險資產消耗相對較低。此外,表外風險資產有所下降,特別是票據業務,由於收益率較低,加強了管控。
第三,進一步加強了資本的精細化管理。根據新規要求,對零售貸款未使用的授信額度也要計提風險資產,對此進行了更精細的管理,提升了授信使用額度。
第四,資本新規下,資本的計量更加精細化,對計量參數的要求更高,加強了底層數據清洗和資產質量提升,起到了一定的節約資本效果。
得益於風險資產增速放緩,整體資本充足率,包括核心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總資本充足率,都有持續提升。
展望未來,分紅包括分紅比例或者中期分紅,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現在也一直在積極研究。分紅比例在上市銀行中已經保持最高水平。招行認為,保持持續的、穩定的分紅,比一個絕對水平會更加重要。
管理層表示,會考慮投資者意見、市場變化、業務發展和資本充足情況,持續研究這些熱點問題,並根據市場變化靈活綜合考慮相關因素。
彭家文也談到,股票回購是推動資本市場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近年來,很多人都在詢問招商銀行關於股票回購的情況。一直在説正在研究中,這裏 “研究意味着內心裏是認同這一措施的,認為它可以被推進。但是,需要研究的原因在於,作為上市銀行,與一般上市公司存在本質區別。
上市公司在考慮問題時,可能會更多地基於商業原則,而銀行則受到監管的約束,需要滿足資本充足率等監管要求,以及其他一些相關因素。到目前為止,境內的上市銀行中似乎還沒有進行股票回購的先例,這可能是由於存在一些共同的考量因素。
從資本充足率水平來看,是有能力實施股票回購的,無論是增加分紅比例、提高分紅頻率,資本水平都是可以支持這些措施的。但由於存在各種因素,目前還在繼續研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