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xt year, aiming for $3,000! Goldman Sachs raises gold price forecast, stating that central bank demand expectations have quadrupled

高盛稱,降息時黃金更受歡迎;對金融制裁風險的擔憂推動央行購買黃金,隨着美國大選成為焦點,西方投資者重返黃金市場;即使到明年底,央行的黃金購買速度放緩至 30 噸/月,只有 2022 年來月均規模的三分之一,到年底金價也將再漲 9%。
本週三,國際黃金價格再度創盤中歷史新高,美股午盤創新高時,每盎司現貨黃金價格上測 2790 美元。而高盛新近報告還上調了黃金預期價,預測金價將 “比之前的預期更高”。
現在高盛預計,到明年、即 2025 年初,金價將漲至 2900 美元/盎司,較之前預期價 2700 美元上調 7.4%,預計到明年 12 月還會達到 3000 美元。
高盛報告提到黃金的大買家央行,指出新興市場的央行增加了對黃金的購買量,並強調了三個關鍵因素:
政府的金融和貨幣管理機構(央行的恐懼需求)、投資者(面臨利率不確定性)和投機者(尋求避風港)。
報告稱,從結構角度看,央行的需求更高(到 2025 年 12 月帶來漲幅 9%),加之美聯儲降息後黃金 ETF 的持有量逐步增加、(帶來漲幅 7%),抵消了高盛假設持倉逐漸正常化(帶來降幅 6%)的拖累。報告寫道:
“黃金的交易通常與利率密切相關。作為一種不提供任何收益的資產,它(黃金)在利率較高時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通常會降低,而當利率下降時,它通常會更受歡迎。”
報告稱,目前黃金價格與利率的上述關係仍保持不變。自俄烏衝突以來,高盛對倫敦場外交易市場中中央政府和其他機構的需求預期增長了四倍。自 2022 年以來,利率和金價之間的水平關係已經重置。
接下來會怎樣?高盛的新模型估計,每增加 100 噸的黃金需求,金價就會上漲 1.5%-2%。
高盛發現,對美國金融制裁和對美國主權債務衝擊的擔憂能很好地解釋全球央行購買黃金的行為。高盛假設,到 2025 年底,央行的購買速度將放緩至每月 30 噸——約為 2022 年以來平均每月購金規模 85 噸的三分之一,但在結構上,還高於俄羅斯儲備因制裁被凍結前的每月平均規模 17 噸。這一假設意味着,到 2025 年底,金價將再漲 9%。
報告指出,歷史經歷表明,面對不確定性和投資者尋求投資者尋求避風港時,黃金頭寸往往會增加。比如在特朗普任總統期間美國政府宣佈六項貿易關税後,2019 年 5 月至 10 月,COMEX 淨多頭管理資金持有的黃金增加了近 900 噸。
最後,報告指出,對金融制裁風險的擔憂是推動央行購買黃金的原因之一。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成為焦點,西方投資者重返黃金市場。”
“黃金可能提供對沖潛在地緣政治衝擊的好處,包括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加劇、美聯儲從屬風險和債務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