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oogle revitalizes "AI faith"! Will Microsoft and Meta's performance continue to gain momentum?

微軟與 Meta 將於週三美股收盤後公佈業績,投資者關注人工智能支出及盈利情況。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週二財報顯示,AI 投資已開始帶來可觀利潤,重振市場對 AI 盈利前景的信心。分析師預計微軟資本支出將增長 45% 以上,Meta 支出將飆升近 70%。投資者關注 AI 投資回報率及盈利情況。
智通財經 APP 瞭解到,全球投資者對科技巨頭花費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數十億美元支出何時將轉化為可觀銷售額以及利潤規模的日益苛刻預期,將在週三美股盤後的科技巨無霸微軟 (MSFT.US) 以及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Platforms(METAUS) 財報數據中佔據絕對主導地位。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GOOGL.US) 週二美股盤後公佈的財報顯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 AI GPU 等鉅額基礎設施投資正在實現強勁的利潤,因此谷歌這份財報可謂重振市場對於 AI 盈利前景的積極預期,若微軟與 Meta 業績推動 AI 貨幣化前景日趨明朗化,為近日重出江湖的 “AI 信仰” 續上火力,資金對於 AI 的投資熱潮勢必再度掀起巨浪。
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週二發佈的財報中透露重磅信息,重振科技股投資者們對於人工智能的信仰,該公司表示,對於人工智能的昂貴嘗試開始取得積極成效,推動其雲計算業務的盈利表現優於分析師普遍預期,並且在 Gemini 人工智能大模型積極推動下,其旗艦 Google 搜索引擎的使用規模明顯增加。
根據機構彙編的分析師預期數據,微軟上一季度的資本支出可能約為 146 億美元,意味着有望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45% 以上;分析師們普遍預期 Facebook 母公司 Meta 支出有望飆升近 70%,達到大約 110 億美元。
“全球企業在開發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我們實際上非常關注誰在從中獲利,誰在真正獲得投資回報率,以及真實的回報究竟是什麼樣子。” 來自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客户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莫布里表示。
鑑於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方面的鉅額支出、高昂的估值以及逐漸放緩的盈利增長速度正在考驗美股七大科技巨頭 (Magnificent Seven) 作為全球科技股以及全球人工智能絕對領導者的地位,投資者們自下半年以來開始對七大科技巨頭股價以及業績前景——尤其是 AI 盈利情景,持謹慎態度。投資機構所追蹤的 “Magnificent Seven 股票指數” 一直難以重返 7 月份的歷史高點附近。
“你必須證明你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大規模資本支出以及投資實際上正在推動銷售額以及業績指引上調。” 來自 Themes ETFs 的首席創收官保羅·馬裏諾表示。“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能做到這些,我認為它會非常成功。”
AI 能否提振微軟 Azure 營收增速,乃投資者聚焦點
買入微軟股票的投資者們,可能非常迫切地想要得到關於 AI 創收前景以及 AI 盈利路徑方面的答案。該股是七大科技巨頭中今年表現第二差的股票,今年在七巨頭中僅擊敗了大幅跑輸大盤的特斯拉 (TSLA.US),表現遠遜於美股大盤——標普 500 指數 (S&P 500 Index)。
由於市場對微軟人工智能鉅額支出何時轉化為盈利,以及微軟 Azure 雲計算服務營收增速放緩的雙重負面權衡,微軟股價今年以來長期處於橫盤震盪態勢,近期甚至趨向下行。按固定匯率計算,微軟在第三季度的整體營收預計僅比去年同期增長 1%。上個季度,微軟 Azure 雲服務營收增長速度意外疲軟,並且人工智能似乎未能大幅提振微軟 Azure 雲服務業績以及 Bing 搜索引擎相關的廣告業務,大幅影響了微軟的股價走勢。
對於微軟、谷歌以及亞馬遜這三大科技巨頭來説,市場認為它們乃僅次於 AI 芯片霸主英偉達的受益於人工智能狂熱浪潮的科技巨頭。這三大市佔率遙遙領先其他雲計算參與者的全球雲計算巨頭自 2023 年 AI 熱潮席捲全球以來,大舉採購英偉達高性能 AI GPU,發力佈局與 AI 相關的 B 端以及 C 端軟件應用開發者生態,旨在全面降低各行各業開發 AI 應用軟件的 IT 技術門檻,因此在投資者們看來,對於在雲計算領域佔據巨大份額的三大科技巨頭來説,無疑能夠享受到全球企業佈局 AI 技術所帶來的巨大軟件與雲端 AI 訓練/推理算力層面的支出規模。
其中,憑藉 OpenAI 大股東身份的微軟去年推出基於 ChatGPT 核心技術的 Azure OpenAI Studio 雲服務,相當於 Azure 全新 AI 強化版本。Azure OpenAI 雲服務是微軟提供的一種融入 OpenAI 引以為傲的 GPT 系列 AI 大模型的強化雲計算服務,它允許用户通過 REST API 調用 OpenAI 無比強大的最新版本 AI 大語言模型,其中包括 GPT-4o/4、GPT-4 Turbo with Vision、GPT-3.5-Turbo 和 Embeddings 模型系列。Azure OpenAI Studio 可以説專為希望開發面向不同行業的企業級 AI 軟件開發人員,以及面向不同羣體的 C 端 AI 應用軟件開發者而設計,藉助 Azure OpenAI 集成資源以及雲端 GPU 算力資源,整個開發過程無需從頭開始構建以及深度訓練複雜而繁瑣的 AI 大模型,大幅降低 AI 應用開發門檻。
隨着自 2023 年以來,企業以及個人用户們逐漸意識到 AI 所帶來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預計 AI 技術不久後將在全球各經濟體和市場得到極為廣泛的應用,因此基於 AI 的各類型 AI 軟件大爆發的臨界點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而致力於構建 AI 軟件開發生態的雲巨頭們,比如微軟、谷歌以及亞馬遜,市場期待這三大巨頭迎來 “iPhone 時刻”——即業績與股價共同飆升的時刻,因此迫切希望在他們的財報中看到 AI 盈利前景愈發積極的信號與趨勢。谷歌已經用實際業績證明,雲服務確實能夠受益於這股史無前例的 AI 熱潮。
根據知名研究機構 IDC《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人工智能支出指南》的一項最新預測,該機構預計到 2028 年,全球人工智能 (AI) 相關的支出 (重點包括人工智能支持的應用程序、AI 芯片等人工智能基礎設施以及相關的 IT 和商業服務) 較當前將至少翻番,預計將達到約 6320 億美元。人工智能,特別是生成人工智能 (GenAI) 快速融入各種終端設備與產品,IDC 預計全球人工智能支出將在 2024-2028 年的預測期內實現 29.0% 的複合年增長率 (CAGR)。
IDC 指出,軟件或應用程序將是最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技術支出類別,在大多數預測中佔整個人工智能市場的一半以上。IDC 預計人工智能軟件的五年期 (2024-2028) 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 33.9%。
以布倫特·布拉塞林為首的 Piper Sandler 分析師團隊在 10 月 22 日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考慮到今年以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層面的資本支出增長速度有多快,投資者焦慮情緒加劇是 “可以理解的”。
儘管如此,他們仍然認為微軟在人工智能上的超額支出風險有限,因為微軟已經在建築和土地上進行了鉅額投資。此外,其強勁的經營現金流使得公司 “在增加每股收益和資本回報率的同時,具有積極投資層面的靈活性”,布拉塞林領導的分析團隊表示。
以泰勒·拉德克為首的花旗集團分析師團隊則認為,市場對於微軟季度業績報告的預期實際上好壞參半,並非全然積極情緒,並且該團隊同意人工智能支出是必要的,同時預計今年下半年 Azure 雲服務將獲得令人放心的樂觀點評。拉德克分析團隊表示,花旗將 “股價回調” 視為逢低買入微軟的重要機遇。
總體而言,分析師們預計微軟將報告 645 億美元的總營收和 3.11 美元的調整後攤薄每股收益,意味着這兩項核心業績指標的增長速度都遠低於前幾個季度。
AI,能否繼續助力 Meta 廣告營收擴張?
市場對於 Meta 的業績預期則更加狂熱,憑藉 AI 技術帶來的廣告營收持續超預期增長,以及憑藉着超 30 億用户所藴含的鉅額 AI 創收潛力,該股今年以來上漲了 64%,大幅跑贏美股大盤。在上一份業績報告中,該公司表示,憑藉人工智能技術吸引更多企業加大力度投放廣告,廣告業務取得顯著的增長數據,這為其提供了更多時間以及空間進行大規模 AI 投資以獲得更強勁的回報。
Meta、微軟支出將攀升——兩家公司的資本支出預計都將大幅增加
Meta 第三季度的廣告業務營收備受投資者們關注,廣告業務也是 Meta 的核心創收引擎,目前市場聚焦於 AI 能否幫助 Meta 廣告營收繼續超預期增長。Meta 廣告投放工具所嵌入的 AI 技術有望促進更多廣告商高效率投放廣告且覆蓋到更多羣體,並且熱度堪比 Tik Tok 的 Instagram Reels 的採用規模大幅擴張以及面向廣告商們的 Meta 新技術產品也有望推動廣告業務營收增長。
在 Meta 依賴的數字廣告投放領域,擁有 30 億用户的 Meta 推出的強大開源 AI 大模型以及與之配套的各種開發者工具,推動廣告商們覆蓋更大範圍的潛在用户羣體,為 Meta 廣告商以及用户們帶來基於人工智能的全新廣告推薦體驗,這是華爾街 Meta 股價後續持續上漲的重要邏輯。
為何越來越多商家開始大規模使用 Meta 廣告投放工具?主要邏輯在於,在 Meta AI 這一 AI 聊天機器人的加持下,廣告商們希望藉助 Meta AI 這一工具來精準覆蓋更大範圍的潛在用户羣體 (畢竟 Meta 軟件生態的用户規模超 30 億)。因此有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廣告商計劃在 Meta 數字廣告平台上增加廣告業務支出或維持支出,這可能有助於第三季度取得比預期更加強勁的業績,並使 Meta 在下半年以及明年持續走上積極的增長型發展軌道。
這家科技巨頭在今年早些時候向廣告商們提供了強大人工智能技術加持下的廣告投放工具,以及更加精準回答用户疑問和精準推薦用户所需商品的 Meta AI 這一類似 ChatGPT 的 AI 聊天機器人。
在不少華爾街分析師看來,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 30 億用户的 Meta 所推出的 Meta AI 聊天機器人或將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 AI 聊天機器人,熱度有望遠超 ChatGPT,這也是分析師們看好 Meta 股價的核心邏輯,即廣告投放以及軟件應用等用户應用端無疑是 Meta 最精通的領域,因此憑藉高達 30 億龐大用户羣的 Meta 正處於 AI 貨幣化的最佳地位。
以賈斯汀·波斯特為首的美銀證券分析師在 10 月 22 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儘管投資者正在討價還價,以獲得更多人工智能優勢的證據,但 “對於一般來説偏向保守主義的第四季度業績展望的過高期望和潛在可能性” 帶來了近期股價波動的威脅。
分析師們普遍預計,Meta 第三季度營收約為 400 億美元,意味着有望同比增長約 18%;普遍預期 Meta 第三季度的每股攤薄收益將增長近 20%,有望達到 5.24 美元。
來自 Zacks Investment 的莫布里表示:“雄心勃勃的 Meta 在人工智能投資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也是我們密切關注他們進展的原因之一,以及為什麼他們關於人工智能貨幣化的真實前瞻業績指導將變得愈發重要。”
當然,這兩家公司都面臨着支出令投資者失望的風險,相比於對於人工智能支出趨於狂熱的谷歌——谷歌 CEO 曾強調在 AI 領域投資不足的風險遠遠大於過度投資的風險,Meta 與微軟對於人工智能支出預期有可能並不那麼引人注目,尤其是 Meta 還得兼顧 VR 與 AR 方面的鉅額研發支出。因為在一些分析師看來,他們可能無法持續投入足夠的資金——這可能被視為他們在人工智能競爭趨勢中處於落後的顯著跡象。
“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更有可能因為對於人工智能的投入不足而被解僱,而不是投入過多,” Banrion 資本管理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莎娜·西塞爾表示。“因為現在,這是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