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licon Valley giants demonstrate their prowess in using electricity for AI: Microsoft plans to restart abandoned nuclear power plants, while Google also sets its sights on nuclear energy

上月微軟達成 20 年購買核電的協議,重啓曾發生嚴重核事故的美國三里島核電站。谷歌 CEO 本週四稱,谷歌考慮追加對太陽能等方面的投資,並評估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等技術。
美國科技巨頭正在努力設法滿足人工智能(AI)技術及其應用越來越高的用電需求。微軟最近達成協議,通過重啓廢棄核電站,為數據中心的能耗找核能來源,谷歌也不甘落後,要研究利用綠色能源的方法,也盯上核能。
東京當地時間 10 月 3 日週四,谷歌及母公司 Alphabet 的 CEO Sundar Pichai 接受日經亞洲採訪時透露,谷歌正在研究運用核能這種可能啓用的 “綠色” 能源,為旗下數據中心發電。他在談到生成式 AI 時表示:“在我們的歷史上,我們第一次擁有了這項貫穿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的基礎技術。我認為,在這方面,我們大有可為。”
然而,谷歌大舉押注 AI 產生了 “副作用”:兩個月前谷歌公佈的年度環境報告顯示,因為支持 AI 系統的數據中心擴張,2019 年到 2023 年,谷歌的温室氣體排放量五年間猛增 48%。這意味着,AI 系統產生的用電需求讓谷歌可能難以實現減碳目標。三年前谷歌承諾,到 2030 年,將所有直接和間接温室氣體排放淨值降為零,並且,屆時其運行的電網每日 24 小時全部由無碳能源供電。
在這種背景下,隨着時間向 2030 年靠近,谷歌可能不得不想方設法確保獲得綠色能源,同時控制碳排放。
Pichai 本週四説,谷歌的前述 2030 年減碳目標 “非常雄心勃勃”,“我們仍將非常雄心勃勃地朝着這個目標努力。顯然,AI 投資的軌跡增加了(達成)任務所需的(減排)規模。” 他接着説:
“我們現在正在考慮追加投資,例如對太陽能,並且評估小型模塊化核反應堆等技術。”
採訪 Pichai 的媒體日經新聞指出,Pichai 並未明確谷歌可能從何處着手採購核電。大部分電力可能來自重啓 “發揮餘熱”。也就是像微軟那樣,重新啓用曾發生嚴重核事故的美國三里島核電站。
華爾街見聞最近文章提到,因為需要大量的清潔能源滿足其 AI 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微軟上月與美國最大的核反應堆運營商 Constellation Energy 簽訂了一份為期 20 年購買電力的協議——三里島(Three Mile)協議,重啓三里島核電站,將所有發電量賣給微軟。這可能會激勵核能供應鏈的優化和擴展,包括鈾礦開採、核燃料加工、核反應堆建設和維護等環節。
這份協議令市場看到了清潔能源需求的巨大潛力,即隨着數據中心和其他大型能源消費者對電力需求的增加,核能作為一種穩定和低碳的能源選擇,其需求可能會持續增長。
上週三,OpenAI CEO Sam Altman 擔任董事長的核能初創公司 Oklo 宣佈,其首座商業微型反應堆的正進入初步建設階段。Oklo CEO Jacob DeWitte 當天就提到三里島核電站重啓的意義,稱它是科技行業看到 “能源需求上升及鎖定安全能源供應重要性” 的 “證明”。
DeWitte 認為,核能行業 “在應對市場需求方面表現嚴重滯後”。他説,美國能源部已經批准 Oklo 開始進行微反應堆的選址調查,調查將集中於基礎設施規劃、環境調查和岩土評估。他預計,Oklo 將在 2026 年在愛達荷州的選址動工,計劃在 2027 年讓反應堆投入運行。
有評論稱,現在融資市場對核能交易的接受度越來越高,因為各國政府和科技巨頭都明白,要實現雄心勃勃的淨零碳排放目標,唯一的途徑不是太陽能和風能,而是核能。
上月 Constellation Energy 與微軟達成 20 年出售三里島核電站發電的協議後,美股一眾鈾礦股和核能概念股飆漲。高盛上月發佈的報告也提到了鈾價上漲的前景。
報告稱,鑑於對核能在整個能源轉型中的作用持建設性看法,高盛認為,受強勁的需求基本面(新建反應堆、重啓和擴建)以及對本世紀末供應量增加有限的預期推動,鈾價有可能隨着時間推移繼續逐步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