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porting economic growth, active fiscal policy is expected to be strengthened

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專家預計積極財政政策將進一步加碼,以支持經濟穩增長。政策工具包括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額度和降息重啓 PSL。財政部已加強宏觀調控,前 8 個月全國公共預算支出同比增長 1.5%。專家建議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刺激總需求,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今年以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撐。專家預計,為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在落實好前期出台措施的基礎上,積極財政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
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
今年財政部加強和改進財政宏觀調控,組合運用赤字、專項債券、財政補助、貼息、税收等多種政策工具。比如中央財政安排 1 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着力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以及支持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
財政部數據顯示,今年前 8 個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 17.4 萬億元,同比增長 1.5%,低於全年增速預期。專家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市場對於財政增量政策預期加大。後續應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刺激總需求,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在穩增長中發揮更大作用。”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比如研究追加赤字增發國債,彌補土地出讓收入等下行引發的收入缺口,提高財政支出增速。
也有專家建議,在當前形勢下,可以考慮增加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額度,進一步加大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超長期特別國債不計入財政赤字,政策觀察窗口期主要集中在 10 月至 11 月。
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認為,增量財政政策可以考慮 PSL(抵押補充貸款)通過降息方式重啓,對應支持到地產和基建端;也可以提前增發超長期特別國債,對應 “兩新” 和 “兩重” 政策加碼,從目前政策來看,既可用於繼續支持消費,也可用於中央主導的大基建項目建設。
提高財政政策效能
在穩經濟背景下,隨着第二批新增債券額度下達,地方加快發債進度。根據專項債券信息網數據,截至 9 月 26 日,今年地方債已發行 6.1 萬億元。其中,新增專項債券發行 3.1 萬億元。山西、寧波、內蒙古、大連已完成全年新增專項債券發行。
“從各地公佈的發行計劃來看,9 月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為 7381 億元,加上 1787 億元的計劃償還規模,預計 9 月地方債發行規模在 9000 億元左右。按此計算,10 月新增地方債發行規模或在 7000 億元左右。”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温彬預計,新增地方債剩餘額度或在 10 月底前基本發行完,並在年底前使用完畢。
提高地方債的發行使用進度是政策重點。日前公佈的《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在部署下一步財政六大重點工作時,將 “提高財政政策效能” 置於首位。
在羅志恆看來,下一階段要加快專項債發行進度,放寬專項債的使用範圍,並考慮將部分專項債額度調整為一般債。
“可合理拓寬一般債資金使用範圍,如將城鄉建設、生態環保等公益性較強但收益偏低的項目更多向一般債傾斜,允許一般債投向上述領域中具有一定收益的項目,以項目收益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相結合的方式償債,從而減輕專項債投資壓力,提高地方債資金整體使用效率。”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執行院長袁海霞建議。
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防範化解地方債務風險依然是財政重點工作之一。近期發佈的《國務院關於 2023 年度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報告》、《關於 2023 年度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監督調研報告》和《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等多份文件,明確統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建立同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政府債務管理機制。
其中《國務院關於 2023 年度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的報告》提出,要加強和完善地方政府債券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務全鏈條、全流程監管。比如,進一步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和用作項目資本金範圍,適當提高用於項目資本金的規模和比例。
《國務院關於今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提出,要防範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比如統籌好風險化解和穩定發展,進一步落實好一攬子化債方案,省負總責、市縣盡全力化債,逐步降低債務風險水平。
近幾個月來新增專項債發行提速,為地方輸送更多增量資金的同時,相當比例的資金將用於存量項目、化解債務。僅 8 月當月,福建、山西、重慶、吉林等 9 地發行了約 2097 億元 “特殊” 新增專項債,約佔當月新增專項債發行規模的逾四成。
羅志恆建議,未來應優化 “化債” 政策,推動地方從應急狀態迴歸常態。比如,對於當前部分地方政府化債壓力較大,可以考慮採取中央發行國債轉貸地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給地方政府發放貸款、繼續發行特殊再融資債券等三個方式緩解地方壓力,避免出現流動性風險,確保 “三保” 支出,以時間換空間。
本文作者:李苑,來源:上海證券報,原文標題:《支持經濟穩增長 積極財政政策有望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