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miliar Mag 7 is back again?

華爾街見聞
2024.09.29 06:3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美股七巨頭股價最近表現突出,相關 ETF 本週上漲 1.7%,過去三週更是大漲約 12%。分析認為,Mag 7 仍是美股市場的動力源泉,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投資大公司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經歷7 月、8 月的暴跌後,熟悉的 Mag 7 又回來了?

當前美股科技股重拾升勢,投資者重新展現對科技七巨頭(Mag 7)的熱情。週五標普 500 大盤再創歷史新高,科技股漲幅居前。

Mag 7 股價近來表現突出,相關 ETF 本週上漲 1.7%,過去三週更是大漲約 12%。從 Roundhill Mag7 ETF 表現來看,Mag 7 近期漲勢幾乎快要抹平前幾個月的跌幅。

對於近期 Mag 7 的上漲,《巴倫週刊》評論稱,我們本已經過了(科技股狂熱)這個階段。過去三個月裏,投資者的關注重點已轉向標普 500 指數中其他 493 只股票(即小盤股)。然而,小盤股的持續上漲需要投資者相信,美聯儲的大幅降息足以防止經濟衰退。

但目前來看經濟似乎還沒走那麼遠。與此同時,中東地區地緣政治緊張加劇也並未對經濟好轉帶來幫助。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裏,投資大公司似乎是更好的選擇。

該報進一步指出,Mag 7 的持續吸引力可能是市場效率極低的又一證據,投資者已經停止以理性的方式定價股票。

AQR 資管公司合夥人 Clifford Asness 在近期的論文中指出,從 1950 年到互聯網泡沫時期(1995 年至 2001 年),股票市場相對高效,這一判斷可通過最昂貴的大盤股與最便宜股票的市淨率來驗證。在大約 50 年的時間裏,這一比例相對穩定,直到互聯網泡沫期間飆升,並在過去十年再次上漲,這顯示出投資者已停止理性定價。

Asness 認為當前市場轉變的三個原因是:指數化、長期低利率,以及新技術推動散户交易者的崛起,使得 “散户抱團股” 如 GameStop 等股票遠超合理估值。Asness 的建議是投資 “價值股”。

隨着美聯儲降息開啓全球央行寬鬆週期,歐洲通脹持續回落,中國央行推出系列 “政策大禮包” 提振國際市場,投資者開始重新審視投資組合和股票選擇。美股七巨頭(谷歌母公司 Alphabet、亞馬遜、蘋果、Meta、微軟、英偉達、特斯拉)仍然是美股市場的動力源泉(Powerhouse)。

Mag 7 行情經歷過山車,華爾街看多美股

今年上半年美股科技巨頭 Mag 7 一直被視為美股增長的關鍵引擎,截至 6 月,Mag 7 貢獻了標普 500 指數近 60% 的回報。然而,進入 7 月以來,這股動力迅速熄火停轉。

今年 7 月、8 月,Mag 7 紛紛出現不同程度的大跌。據統計,7 月至 8 月初,Mag 7 的市值下跌了驚人的近 2 萬億美元。9 月期間,Mag 7 大跌之勢有所企穩,進入整盤迴升階段。

對於當時的大跌,市場分析人士指出,Mag 7 公司在 AI 領域的巨大投資引發了市場對其變現能力的懷疑。當時資金開始流向小盤股,市場風格也隨之切換。與此同時,由於 Mag 7 的高市值,美股集中度創歷史新高。德銀分析師 Jim Reid 表示,歷史上的高估值和高集中度往往伴隨後續市場調整。

經歷此番下跌後,Mag 7 公司市值仍佔標普 500 指數的 30% 以上。

不過,對於標普 500 指數後續走勢,市場觀點偏於樂觀,華爾街最高看至 6100 點。華爾街一些知名賣方機構預計,標普 500 指數年終目標點位從最低的 4200 到最高的 6100。

此外,高盛發現,從 1996 年到 2023 年,股票和期權的平均日交易量在 10 月達到峯值。由於 10 月是財報季,上市公司通常會管理到年底的業績,並提供來年的業績指引,因此未來幾周將是交易活動的重要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