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GDP revised up "mystery"? Commerce Department increases national savings by 500 billion in a month

華爾街見聞
2024.09.28 10:1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GDP 得到 “意外” 提振源於美國商務部修改了個人收入和支出,税後個人可支配收入上調 3.8%,支出上調幅度不到收入的一半。由此計算,調整後個人儲蓄從 7 月的 6000 億美元增至 8 月的 1.1 萬億美元。

本週四美國商務部的經濟分析局(BEA)公佈了今年第二季度的 GDP 終值,還將 2020 年二季度至 2023 年的經調整 GDP 上修,但除了 2023 年下半年外,其他期間的修正值並未較此前大幅提升。而此前高盛等銀行警告,過往 GDP 數據將大幅下修。

為什麼高盛的預測和 BEA 實際公佈的結果相差這麼大?金融博客 Zerohoedge 認為,本週五公佈的美國消費者個人收入和支出可以解釋,為什麼高盛的下修推測是錯的。美國經濟增長意外 “提振” 的原因是,商務部長雷蒙多決定決定大幅修改支撐美國經濟的兩個最重要的數據集:個人收入和個人支出。一個月前,雷蒙多曾對媒體表示,她不熟悉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也就是上月公佈將截至今年 3 月一年間就業人口大幅下修 81.8 萬的那個部門。

那麼,美國商務部是怎麼調整的?首先,如下圖所示,個人收入意外上調了約 8000 億美元,這不僅源於美國政府所認為的利息和股息收入增加,也是政府補貼增加的結果,即個人經常轉移收入(PCTR)增加超過 2000 億美元),而且工資和薪金累計增加了 2930 億美元。總體而言,個人可支配收入從年化略低於 21 萬億美元上調至 21.8 萬億美元。

支出數據也被上調,但幅度較小:8 月個人支出被上調約 3500 億美元,從 7 月的 20.38 萬億美元上調至 20.73 萬億美元,反映出商品支出減少被服務支出大幅增加所抵消。

總結一下,結果就是:税後的個人可支配收入上調 3.8% 至 21.8 萬億美元,而個人支出上調的幅度不到收入的一半,即上修 1.7% 至 20.7 萬億美元。

Zeohedge 稱,由於個人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差額也稱為儲蓄,我們終於可以弄清楚,按照官方數據,美國經濟過去幾年中為何奇蹟般地增長而不是進一步萎縮:當美國商務部 BEA 的某些官員最近幾周決定點擊鼠標按鈕,或許是為了政治方面應對就業崗位大幅下修的反應,他們就讓美國民眾突然變得更加富有了,即使只是存在於商務部的電子表格中。

所以,商務部數據呈現給大家的結果就是,經過數據修訂,以修正後的個人收入減去個人支出,美國老百姓修正後的儲蓄上修了將近一倍,從 7 月的 6000 億美元增加到 8 月的 1.1 萬億美元,大家的儲蓄一個月就激增了 5000 億美元。

最終,經過修正,美國的個人儲蓄率也就被調高了。

Zeohedge 認為,這次調整的意義重大,因為就在上個月公佈的個人收入和支出還亮起了紅燈,示警消費者的財務健康狀況接近歷史最低水平,這次一修正,後疫情時期收入、支出和儲蓄假設走勢就讓人覺得,消費者的情況看起來比上個月健康得多。

為什麼這很重要?因為消費者的信用卡餘額已達到創紀錄的水平,美聯儲的多種估算又顯示,所有疫情期間消費者得到的超額儲蓄都已經耗盡,在這種情況下,個人儲蓄如果跌至歷史最低水平,那就是經濟學家認為最終會壓垮消費者的最後一根稻草。換言之,美國距離自我強化的消費者驅動衰退敍事僅一步之遙。

Zeohedge 吐槽,現在,美國商務部的修正來得恰到好處,它暫時掩蓋了迅速升級的衰退敍事,可以讓數據顯示美國消費者和家庭相當健康,哪怕只有幾個月時間,持續到大選,哪怕這種健康狀態只是鼠標點擊修改的結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