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Securities: The continuation of a major policy

华尔街见闻
2024.09.24 08:29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民生证券指出,当前财政政策正从 “稳投资” 转向 “促消费”,并强调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使用。货币政策已显现宽松趋势,财政宽松可能在未来出现。近期金融政策发布会显示出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支持,央行推出新工具以支持股票市场,市场反应积极,上证指数上涨超过 2%。政策层需继续推出短期内可见成效的政策组合,以稳经济。

今天这场金融 “序幕战” 为节前的政策预期开了一个好头。上午国新办的发布会,无论从开会的时点、出席人的级别、还是内容的超预期程度,都凸显出满满的 “诚意”:

抓住第三季度最后的时间窗口,无疑是为了争取时间、稳定第四季度经济进一步向好回升。

三大金融部门一把手齐聚一堂,这样的级别上一次可能还要回到今年 3 月两会后的部长发布会。

直击市场最关心的资本市场、地产、金融风险等问题,集中出台多项增量政策

市场是 “心动” 的,上证午盘上涨超过 2%、汇率也升破 7.04。“诚意满满” 的金融政策无疑是有助于稳住信心。但是真正要做好第四季度的稳经济举措,政策层可能需要趁热打铁,顺势推出更多能够在短期内形成实物工作量的政策组合,财政无疑会是接下来最受瞩目的。

最 “打动” 市场的,可能还是国家对资本市场持更支持的态度。央行本次新创设两项工具支持股票市场:第一项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规模 5000 亿元,未来可视情况扩大规模;第二项是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

从具体操作上看,虽然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并不直接承接股票资产,但股票资产已实质上成为央行流动性投放、银行信用扩张的抵押品,这在中国货币政策的历史上还是首次,其对股票市场的意义重大。

从海外经验来看,美联储的一级交易商信贷便利工具(PDCF)在机制上或与之类似,PDCF 在 2008 年金融危机与 2020 年初向金融机构投放了大量资金,较好地缓解了当时的流动性风险。

投资后劲偏弱,给居民减负的重要性再次被拔高。考虑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中部分存量房贷与新发房贷利率有较大差距,部分居民较高的利息支出或影响消费能力,存量房贷利率一次性调降至新发利率水平附近,有望进一步提振消费。

当然也不能让银行压力太大。根据央行公布的政策,我们测算存量房贷利率调降 50bp、1 年与 5 年期 LPR 同步调降 20bp 将分别影响银行息差 6bp、12bp;而如果存款利率近期下调 20bp,约提振银行息差 14bp,能部分对冲降息带来的压力。

把金融风险的围栏扎牢,才能让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布会还宣布计划对六家大型商业银行增加核心一级资本,从更底层缓解银行息差收窄与利润增速放缓的趋势,有利于稳定大型商业银行这一支持实体经济的 “主力军 “。

根据历史经验,降准往往是一揽子政策的 “排头兵”:如 2022 年 11 月末央行降准后,紧接着 12 月 “十四五 “扩大内需实施战略发布 ,2023 年 1 月初央行建立房贷利率调整机制;2023 年 9 月央行降准后,10 月中央汇金宣布增持 ETF,且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万亿国债增发;2024 年 1 月末央行降准后,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速落地,随后 2 月央行下调 5 年期 LPR25bp 稳地产。今天宣布降准后,降息、存量房贷利率调降只待落地,而更多稳经济的接续政策或已经 “箭在弦上”。

财政是否会接过货币的 “接力棒”?考虑到新增专项债刚进入加速发行通道、超长期特别国债也仍有余量尚未发行,资金落实到项目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当前财政端考量的更多是如何用好存量政策。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财政从 “稳投资” 转向 “促消费” 的趋势也在显现,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 “两新” 也是一大力证。当然,货币政策已显现出宽松态势,待财政存量政策用好、用完后,财政宽松的接续或许也正在路上。

本文作者:陶川 S0600520050002、邵翔 S0600120120023、吴彬、李潇宇,文章来源:川阅全球宏观,原文标题:《重磅政策的未完待续(民生宏观陶川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