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CXI International: How will the Fed's interest rate cut and the start of an easing cycle impact the market?

中誠信國際分析美聯儲首次降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降息 50 個基點後,市場波動加劇,股指一度創新高後回落。美國經濟顯示韌性,但通脹下降緩慢,失業率上升至 4.2%。美聯儲政策重心轉向保就業,預計年底失業率中位數為 4.4%。
智通財經 APP 獲悉,9 月 19 日,中誠信國際發文稱,當地時間 9 月 18 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為 4.75% 至 5%,即降息 50 個基點,這是美聯儲自 2020 年 3 月以來的首次降息。2024 年 6 月以來,全球央行接連發布降息決議,美聯儲貨幣政策路徑成為全球市場關注的焦點。由於此次議息會議與 7 月會議間隔較長,期間市場對降息預期進行了激烈博弈,資本市場波動性明顯上升。雖然此次降息在公佈 8 月非農數據後有所預兆,但最終 50 基點的降息幅度仍超出部分機構預期。
美聯儲最新的點陣圖顯示,年內仍有 50 個基點的降息空間。降息消息公佈後,市場隨之大幅震盪,道指和標普 500 指數盤中均創新高,但隨後回落,最終三大指數集體小幅收跌。美元、美債收益率先跌後漲,黃金在升逾 2600 美元/盎司、創新高後回落,新興市場貨幣亦衝高回落。
美國經濟能否實現軟着陸?
年初以來,美國經濟顯示出較強韌性,二季度經濟在消費的支撐下實現超預期增長。由於通脹下降速度不及預期,美聯儲多次鷹派表態延緩降息。在持續的高利率之下美國通脹壓力逐步緩解,8 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 (CPI) 同比上漲 2.5%,漲幅較 7 月收窄 0.4 個百分點,這是 2021 年 2 月以來最小漲幅,為美聯儲降息提供了一定的鋪墊。
在通脹下降的同時,美國就業市場出現了疲軟跡象,美聯儲的政策關注點由抗通脹轉為保就業。失業率抬頭、新增就業速度放緩、空缺職位與失業人數趨於平衡等跡象,均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在不斷降温,美國失業率已從年初的 3.7% 升至目前的 4.2%。根據美聯儲最新經濟預測,今年底失業率的中位數預測值為 4.4%,高於 6 月 4.0% 的預測值;對於 2024 年的經濟增速預期為 2%,低於 6 月的 2.1%;對於 2024 年的 PCE 通脹預測為 2.3%,較 6 月的 2.6% 進一步降低。隨着失業率上升,美聯儲面臨通脹、就業、經濟壓力以及金融穩定之間的再平衡,致力於最大化就業的目標,實現經濟的 “軟着陸”。
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走勢未形成一致預期,大幅降息或增加經濟的脆弱性。美聯儲自去年 7 月以來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 5.25% 至 5.5% 之間,為 23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長期的高利率對於財政債務、銀行業等造成廣泛風險。在美國債務風險上升、兩黨分歧加劇的背景下,由於市場對於美國經濟走勢未形成一致預期,大幅降息或增加經濟的脆弱性,加劇資本市場的波動。整體來看,美國經濟的不確定性依然較大,降息在短期內或將無法扭轉經濟下行趨勢,後續走勢仍主要取決於經濟數據、美聯儲決議和政治及地緣風險的演化。
聯儲降息對中國影響幾何?
歷史經驗表明,美國開啓降息週期整體利好全球經濟回暖和風險偏好回升。對我國來説:
其一,美聯儲降息為我國貨幣政策進一步降準降息打開空間。一般來説,美聯儲降息後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央行可能也會採取相應措施,8 月以來,英國、加拿大、歐洲央行等相繼降息,全球貨幣政策轉向寬鬆。儘管今年以來,我國央行先後採取了貨幣政策換錨、LPR 改革、建立臨時利率走廊等政策,但降息的力度仍有不足,央行在 8 月金融數據解讀中表示,將 “着手推出一些增量政策舉措,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後續通過降準降息、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等措施降低實體經濟資金成本,有利於推動經濟復甦。
其二,美元降息通常會導致美元指數回落,人民幣等非美元貨幣可能出現升值。人民幣升值有助於提振人民幣資產表現,同時也為央行進一步降息降準提供支持條件。8 月以來,美元兑人民幣匯率開始波動下行,提前反映美元降息預期,後續下行空間更多取決於美聯儲降息節奏與美國經濟數據表現。
其三,美聯儲降息往往伴隨資本流出美國,短期或帶動我國資產價格小幅上漲。外資流入資本市場有助於 A 股、債市流動性改善,提高市場交易活躍度,短期或助力 A 股上行,但中長期看 A 股表現與我國經濟基本面相關性更高,美聯儲降息對 A 股的提振或較為有限。
其四,美聯儲開啓降息週期有助於推動我國外資流入回升與資本項目改善,助力經濟修復。4 月以來,我國外商直接投資規模累計同比增速由正轉負,後續伴隨美聯儲開啓降息週期,全球流動性改善,我國 FDI 或重回增長趨勢,有利於繼續發揮外資對產業升級與經濟增長的積極作用。此外,全球經濟回暖也有利於我國出口保持增長,部分抵消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不利影響。
對美國主權信用水平有何影響?
目前,美聯儲的政策路徑選擇面臨多重挑戰,雖然美國經濟韌性仍在,但經濟下行壓力顯著加大;美國的債務水平在同級別國家中處於最高水平,高利率導致美國政府債務成本顯著上升,在政府缺乏可靠的財政鞏固措施的背景下,債務可持續性不斷降低,財政實力的惡化正在侵蝕美元的信用基礎;同時,伴隨大選的臨近,美國兩黨政治分歧加劇,或對於政策的延續性以及有效性構成負面影響。近期,中誠信國際將重點關注降息對美國主權信用的影響,評估美國的經濟、財政及政治風險,並適時發佈評級行動。
近年來,中誠信國際密切跟蹤美國主權信用變化,在 2020 年至 2023 年對於美國主權信用級別的調整中,中誠信國際的調整行動早於國際評級機構,相對體現出評級的及時性。中誠信國際於 2020 年 4 月 21 日將美國的評級展望由穩定調至負面,並維持其 AAAg 主權信用級別。2023 年 3 月 16 日,中誠信國際發佈公告,將美國主權信用級別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2023 年 5 月 25 日,中誠信國際將美國主權信用級別由 AAAg 下調至 AA+g,繼續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