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sheng Securities: Suppressive factors are gradually fading, increasing the probability of market rebound

智通財經
2024.09.17 13:14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民生證券發佈研報指出,壓制性因素逐漸減弱,房地產投資在低位震盪,財政支出有所改善。強勁出口和海外降息預期使大宗商品反彈力量增強,市場在 2024 年 2-4 月反彈概率增加。推薦關注上游資源類資產、家居用品及資本品等領域,預計國內需求將逐步恢復。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民生證券發佈研報稱,當下,壓制性的因素正在漸漸褪去,房地產投資在更低的平台震盪,財政支出有了邊際改善的跡象,而更重要的是持續強勁的出口與海外降息的臨近讓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實物資產正在積聚反彈的力量。同樣的,市場出現 2024 年 2-4 月份反彈的概率也在增加。

民生證券推薦:第一,在實物資產經歷了衰退交易之後,上游資源類資產將迎來轉機:能源(油、煤炭)、有色(銅、黃金、鋁)、船運(油運、造船、幹散);第二,全球衰退預期回擺後,中國製造仍是優勢產業,外需預期邊際企穩、本身也處於產能出清過程中的家居用品、家電,受新興市場生產拉動的中間品(特鋼)和投資重啓下的資本品(儀器儀表、通用設備);第三,資本回報下降下的相對優勢資產,經過調整之後性價比凸顯,推薦銀行、鐵路、燃氣和港口

民生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國內:從需求走弱到恢復。

上週(2024-09-09 至 2024-09-15,全文同)國內 8 月經濟數據悉數公佈,基本符合了資本市場此前交易的 “需求走弱” 的預期。但我們需要看到未來需求恢復的力量在積蓄:首先國內對於 “以價換量” 的出口的依賴並未降低,反而還在超預期增強,出口的韌性今年以來已經多次在市場的質疑中超出投資者的預期;從金融數據來看,得益於政府債的加速發行,8 月社融當月新增規模略超預期,無論從絕對值還是佔比來看,2024 年 8 月的政府債發行都是 2017 年以來最多的,這意味著財政在上半年的意外收縮開始扭轉。未來在出口 + 財政共同的作用下,國內總需求的階段性低谷或已顯現。2023 年以來,由於去金融化與中游產能過度充盈的影響,PPIRM 相較於 PPI 而言上行時更具彈性,下行時更具韌性。這意味着上游依然是更好的表達需求恢復的工具。

海外:從衰退交易到二次通脹的蓄力階段。

對於海外而言,通脹的韌性再次體現,核心 CPI 略超預期,與此同時長期通脹預期與短期再次背離:9 月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短期通脹預期繼續回落至 2.70%,但 5 年期通脹預期卻反彈至 3.10%。儘管就業數據依舊疲軟,但此前交易衰退預期的全球大宗商品已經開始出現普遍企穩反彈,這或許意味著衰退交易已經告一段落。從基本面看,美國經濟 “軟着陸” 是大概率的場景:8 月美國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明顯高於預測值以及往年同期值,大規模的財政支持保證了美國經濟的韌性;而降息本身也更有利於實物需求的修復。

為下一個場景做好準備:預防性降息後的路徑演繹。

以製造業 PMI 的絕對值作為歷史刻度,本輪降息更接近於歷史上的預防性降息,從降息到製造業數據的實質性修復大概需要經歷五個月(歷史平均時長),雖然慢於製造業 PMI 在低位降息後的修復速度,但單看方向是不對的:實體需求的絕對程度同樣重要。我們統計顯示,在相對高位的製造業 PMI 下的降息,此時即便製造業活動尚未立刻恢復,但是大宗商品的回撤幅度已經非常有限:1970 年至今 PMI 處於高位降息時能源、金屬和礦物指數的漲跌幅均值分別為-0.40%/-2.94%,相比之下 PMI 處於低位時能源、金屬和礦物指數的漲跌幅均值分別為-12.29%/-12.71%。而一旦製造業活動出現反彈,則商品價格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能源與黃金相較於其他商品的漲幅更高。綜合來看,考慮到當下中國房地產市場尋找到了一個新的更低的平台,全球實物需求的恢復已經只是時間問題,大宗商品以及相關股票從衰退交易過渡到降息交易的概率已經在大幅增加。

轉機或已出現。

過去 2 個月,無論是市場整體還是實物資產面對了系統性的逆風。在實物資產回撤過程中,市場也出現了螺旋下跌,從反面驗證了實物消耗這一市場主線。當下,壓制性的因素正在漸漸褪去,房地產投資在更低的平台震盪,財政支出有了邊際改善的跡象,而更重要的是持續強勁的出口與海外降息的臨近讓以大宗商品為代表的實物資產正在積聚反彈的力量。同樣的,市場出現 2024 年 2-4 月份反彈的概率也在增加。我們推薦:第一,在實物資產經歷了衰退交易之後,上游資源類資產將迎來轉機:能源(油、煤炭)、有色(銅、黃金、鋁)、船運(油運、造船、幹散);第二,全球衰退預期回擺後,中國製造仍是優勢產業,外需預期邊際企穩、本身也處於產能出清過程中的家居用品、家電,受新興市場生產拉動的中間品(特鋼)和投資重啓下的資本品(儀器儀表、通用設備);第三,資本回報下降下的相對優勢資產,經過調整之後性價比凸顯,推薦銀行、鐵路、燃氣和港口

風險提國內經濟修復不及預期,海外經濟大幅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