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D is desperately trying to please merchants

華爾街見聞
2024.09.12 14:1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百億減免” 政策陸續落地。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劉寶丹

經過一年多的 “價格戰” 後,各大電商平台似乎都想要跳出這場漩渦,今年下半年以來,他們將更多目光放在用户體驗和商家權益的平衡上。曾被質疑偏袒用户的拼多多,也開始努力拉攏商家。

9 月 12 日,華爾街見聞獲悉,拼多多再次升級了商家服務費退免權益,先用後付訂單的技術服務費全部由 1% 降至 0.6%,目前已覆蓋全量商家。

據華爾街見聞了解,前不久,拼多多已將先用後付活動訂單的技術服務費,下調至 6 折,現在算是進一步擴大至先用後付的所有訂單。

所謂 “先用後付”,是指消費者下單後可以先使用商品,滿意後再付款。該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消費者的購買意願,增加銷售額,但商家則需要承擔消費者違約的風險。

如今通過降低先用後付訂單的技術服務費,拼多多希望商家在選擇使用先用後付這一刺激消費的功能時,也能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

有電商業內人士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對於一些依賴 “先用後付” 功能的商家來説,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它可以有效減輕其在促銷活動和大型活動中所面臨的資金壓力。

這是拼多多在二季度業績發佈會上宣佈推出商家 “百億減免” 政策後,一攬子減免計劃中的一環。

會上,拼多多管理層直言,拼多多整體規模已經具備了相當的體量,接下來做好了犧牲短期利潤, 通過 “扶持與治理” 並舉的方式,長期投入做生態建設的準備。

在商家扶持方面,拼多多將投入百億資源,並大幅度減免優質商家的交易手續費,未來一年預計減免 100 億元。

彼時,拼多多方面就披露,拼多多已向商家推出資源位技術服務費、推廣軟件服務費可退權益。以技術服務費可退權益為例,不僅適用於活動期間用户取消、退款的訂單,也包含用户收貨後的退貨退款訂單。

自 8 月中旬至今,拼多多的 “百億減免” 政策就開始陸續落地。

在技術服務費方面,除了先用後付技術服務費全面降至 0.6% 外,商家參與拼多多站內資源位活動產生的商品訂單,用户發起退款後,平台即按比例退回先用後付訂單 1% 的基礎技術服務費,其他訂單 0.6% 的基礎技術服務費。

所謂資源位,通常是指拼多多首頁諸如百億補貼、秒殺、平台大促、9 塊 9 特賣、潮流好價、多人團等促銷頻道。這項減免政策從 8 月 13 日開始推出。

與此同時,拼多多對推廣服務費也開通退返權益。據悉,消費者在發貨前全額退款的訂單,拼多多以紅包形式自動返還商家推廣軟件服務費,且無需商家發起申訴。

有拼多多商家告訴華爾街見聞,拼多多的推廣服務費價格不低,標準推廣價最低 4 元/單,高的可能達到十幾元、二十幾元一單,而且過去通過推廣換來的用户,如果用户下單後秒退了,這時被扣去的推廣服務費,平台是不會返還的。

“這對於不少商家來説,都是很大的負擔,有些訂單扣掉推廣服務費後,甚至不賺錢。” 該商家稱。

拼多多此番調整這一政策後,或許將減少商家很大一部分負擔。另一位拼多多商家透露,自 8 月 27 日起店鋪後台就陸續收到了平台退還的推廣費,平均每天的退返紅包有一千多塊錢,若依照此速度,一年將退還的紅包金額近 40 萬元。

到 9 月 5 日,拼多多又宣佈,商家店鋪的基礎保證金將從 1000 元下調到 500 元,新入駐的個人店鋪、企業店鋪初始化保證金也將下調至 500 元。

據瞭解,拼多多此次下調商家店鋪保證金正在進行集中測試,首批享受該政策的商家已經覆蓋近 70 個類目,部分商家已經完成提現,數百萬商家將因此受益,尤其是多店鋪經營的商家,經營成本進一步降低。

此外,9 月 9 日起,拼多多平台上產生的全部偏遠地區中轉訂單,商家只需將訂單發送至中轉倉,中轉倉二次發貨至新疆、西藏、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偏遠地區的物流中轉費,全部由平台承擔。目前,該項減免新舉措已經覆蓋平台全量商家。

這也是繼技術服務費、推廣服務費等退返權益,以及店鋪保證金下調後,拼多多向商家推出的又一項減免政策。

與此同時,拼多多還開始對商家售後服務體系進行升級,開通綠色通道,成立專項售後服務團隊,全面支持商家對異常訂單、惡意投訴訂單、消費者負向體驗訂單等進行申訴,商家申訴成功後將由平台對相關訂單進行賠付,並不再限定商家的申訴次數。

據悉,目前,這項新權益正在進行初步測試,部分商家已經可以享受該權益,預計將於近期覆蓋全量商家。

拼多多升級商家售後服務這一舉措,或許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商家對 “僅退款” 機制不滿。要知道,一直以來,拼多多 “僅退款” 機制都是平台上商家的痛點。

顯然,在依靠 “低價”“僅退款” 等策略,走過迅速跑馬圈地的階段後,立足長遠發展,拼多多現在主動選擇要停下腳步,不再將規模擴張作為第一要義,而把更多目光投入商家權益保護上去。

在電商競爭下半場,這是拼多多必須做好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