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nsen Huang "Versailles" exclaimed: Products are too hot to handle, making customers unhappy! NVIDIA once again saves the US stock market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高盛科技會議上表示,由於產品供應有限,客户感到沮喪,導致公司與客户關係緊張。他提到最新一代芯片 Blackwell GPU 需求強勁,英偉達依賴台積電生產芯片。黃仁勳的言論推動美股反彈,英偉達股價一度上漲 8.4%。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英偉達 (NVDA.US) 首席執行官黃仁勳週三在高盛組織的一次科技會議上表示,由於其產品供應有限,一些客户感到沮喪,公司與這些客户關係也變得緊張。
黃仁勳表示:“需求非常強勁,每個人都想要成為第一個收到貨的,每個人都想收到最多的產品。”“我們現在可能有更多的情緒化客户,這也是理所應當的。現在局勢有些緊張,我們正在盡最大努力了。” 他補充稱,最新一代芯片 Blackwell GPU 的需求強烈,供應商們正在迎頭趕上。
此外,當被問及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支出是否為客户提供了投資回報——在這輪人工智能熱潮中這一直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黃仁勳表示,除了擁抱 “加速計算”,企業別無選擇。他指出,英偉達的技術加快了傳統的工作負載處理,還能處理舊有技術無法應對的人工智能任務。
黃仁勳還提到,英偉達在生產芯片方面非常依賴台積電,因為後者在芯片製造領域內遙遙領先。他補充稱,公司大部分技術都是自己研發的,有能力將訂單轉給其他供應商,但這種變動可能會導致芯片質量下降。他表示:“台積電的靈敏度、以及響應我們需求的能力令人難以置信。我們選擇他們是因為他們確實出色。但如果有必要,我們當然也可以啓用其他供應商。”
英偉達再度成美股 “救星”
黃仁勳關於 “人工智能芯片需求巨大” 的言論可謂在週三拯救了美股,令幾大主要股指均在尾盤完全抹去日內跌幅、實現 V 型反彈轉漲,且科技和芯片股的漲幅尤為亮眼。
數據顯示,週三美股,英偉達在早盤一度微跌下逼 107 美元,但隨後伴隨着黃仁勳的講話漲幅不斷擴大,最高漲 8.4% 一度升破 117 美元,從日低到日高的振幅最高達 9%。英偉達週三收漲 8.15%,報 116.91 美元。
在英偉達上漲的帶動下,標普 500 指數由盤初跌 1.6% 止跌轉為上漲漲超 1%,道瓊斯指數由盤初跌 1.8% 轉為上漲 0.3%,納斯達克指數由盤初跌 1.4% 轉為上漲超 2%,從日低到日高的振幅超 630 點或 3.8%,費城半導體指數由跌 1.4% 轉為上漲近 5%。
有分析指出,這是自 2022 年 10 月以來標普 500 指數和納斯達克 100 指數首次完全抹去了盤中至少 1.5% 的跌幅。可以説,英偉達憑一己之力抹除了週三早些時候美國 8 月 CPI 數據對美股的影響。
英偉達股價在過去 12 個月裏的漲幅接近 500%。不過,英偉達在上週大跌 14%,市值蒸發 4000 億美元。投資者如今開始擔心,推動美股大盤上漲的人工智能熱潮可能很快因經濟增長放緩阻止需求而開始消退,企業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大規模支出能否產生實質性回報同樣令投資者感到困惑。
因此,有不少分析人士表示,黃仁勳的演講被視為平息投資者緊張情緒的機會。儘管聽起來有些 “凡爾賽”,但黃仁勳對 “人工智能芯片需求之大” 的強調是推動英偉達股價和美股指數反轉的關鍵。黃仁勳還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仍處於起步階段,它將擴展到數據中心以外的更多領域,點燃對未來增長的想象空間。
有媒體指出,本週公佈的甲骨文 (ORCL.US) 財報讓人們意識到,其對英偉達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預計將保持強勁。此外,馬斯克旗下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xAI 正大量使用英偉達 GPU 來構建其 Colossus AI 訓練基礎設施。Meta 早就計劃在今年底前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英偉達芯片。英偉達的客户還包括微軟 (MSFT.US) 等。這些着力於擴張的大型科技客户足以令英偉達主導人工智能芯片市場。
英偉達股票前景如何?華爾街大行意見不一
英偉達在 8 月底公佈的 Q2 營收和每股收益均大超預期。其中 Q2 營收同比大幅增長 122%,調整後 (NON-GAAP 準則下) 每股收益為 0.68 美元,同比增長 152%,分析師預期 0.64 美元。但是在第二財季,英偉達業績指標超預期的幅度,為過去 6 個季度以來幅度最小的財報季度。
整體業績預期方面,英偉達預計,截至 10 月份的第三財季營收約為 325 億美元,意味着有望比去年同期增長約 80%,高於分析師平均預計的 317 億美元。然而,市場對英偉達 Q3 營收最高預期達到驚人的 379 億美元,這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人們對其爆炸式增速趨緩的擔憂。
英偉達股價在公佈最新財報後出現了較大波動,部分原因還包括一系列疲軟的美國經濟數據。此外,英偉達高昂的價格也是導致其不被一部分投資者看好的原因,英偉達在公佈業績後的市盈率指標略高於 56x,此前在 7 月份一度接近 80x。
不過,在高盛知名分析師 Toshiya Hari 看來,英偉達在上週被過度拋售。Toshiya Hari 在本週維持了對英偉達的 “買入” 評級。他表示:“最近 (英偉達) 的表現不太好,但我們仍然看好這隻股票。首先,對加速計算的需求仍然非常強勁。我們傾向於花費較多時間在超大規模企業上,如亞馬遜 (AMZN.US)、谷歌 (GOOGL.US)、微軟等全球大型企業,但你將看到的是,需求範圍正擴大到企業,甚至是主權國家。”
高盛指出,隨着人工智能等深刻的世代技術變革,“根據短期成本和回報經濟學來做出判斷將是徒勞的”。重點將是長期的。高盛估計,到 2025 年下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將開始為行業增長做出實質性貢獻。
Toshiya Hari 在談到英偉達時表示:“他們的競爭地位仍然非常穩固,我們確實認為,在商用芯片領域,英偉達是首選,即使與定製芯片相比,他們在創新速度方面也有優勢。”
但花旗美股策略師 Scott Chronert 則認為,英偉達可能正在成為一隻不再令人興奮的、規規矩矩的大型成長股。他在上週英偉達大跌之際警告稱:“簡單看一下 (英偉達) 業績前瞻指引增長速度的減速,就會發現其最深遠的表現和對大盤走勢的根本影響可能已經過去了。”
黃仁勳大幅拋售英偉達並非 “逃頂”
值得注意的是,黃仁勳近期大幅拋售英偉達引發了對他是否在 “逃頂” 的猜測。據悉,黃仁勳在 6 月 13 日至 9 月 4 日的一系列交易中,以每筆 12 萬股的價格出售了近 530 萬股英偉達股票,總額約為 6.33 億美元。
數據顯示,黃仁勳近幾個月來幾乎每天都在拋售價值約 1400 萬美元的英偉達股票。但黃仁勳近期的股票出售計劃都是通過 10b5-1 交易規則進行的,這意味着股票出售並非恐慌性出逃或者所謂 “逃頂”。根據 9 月 5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最新文件,這些交易是今年早些時候制定的 10b5-1 規則交易計劃的一部分。根據該計劃安排,黃仁勳將在 2025 年 3 月 31 日前出售最多 600 萬股英偉達股票。
針對黃仁勳為何密集拋售英偉達股票,一位前美國公司高管分析稱:“他可能不得不賣掉一些股票來交税,或者用於一些其他的日常花費開銷、或者購買房產,因為他們的現金薪酬可能不足以支付這些。而且黃仁勳持有的英偉達股票實在太多了,拋售的份額只佔他持有的非常小的一部分,還不足以讓你認為他在試圖創造一個高價拋售。” 黃仁勳是英偉達最大的個人股東,截至 8 月 9 日,他持有該公司約 3.5% 的流通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