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it difficult for Intel to stand alone in the short term, and can splitting it up not save it?

華爾街見聞
2024.09.06 07:3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伯恩斯坦分析師指出,英特爾的代工業務(IFS)依賴於內部,以及在萎縮的 x86 CPU 市場中失去市場份額。儘管英特爾考慮分拆業務作為戰略方案,但分析師認為,除非吸引大量第三方業務,否則分拆意義不大。2024 年收入預計較 2022 年減少 400 億美元,虧損和現金消耗嚴重,使其獨立運營面臨挑戰。

在全球半導體行業的激烈競爭下,深陷窘境的英特爾將 “分拆” 視作了新的救命稻草,但伯恩斯坦指出,英特爾目前面臨的挑戰可能不是簡單的分拆或出售部分業務就能解決的。

上週,據彭博社報道,英特爾已聘請顧問幫助他們探索未來的戰略方案,這些方案可能包括拆分產品和製造業務、取消項目或進行併購。

9 月 3 日,伯恩斯坦分析師 Stacy A. Rasgon、Akhilesh Kumawat、發佈報告稱,目前,無論是整體還是分拆,代工或產品業務都似乎沒有太大吸引力

當前,其代工業務(IFS)很依賴英特爾,而其產品業務在可能長期萎縮的 x86 CPU 市場中,也在結構性地失去市場份額。分析師指出,除非英特爾能夠吸引到大量的第三方業務,否則分拆並無太大意義。

盈利危機下,分拆業務或難以自理

從數據上看,英特爾 “失守” 的程度令人咋舌,報告指出,該公司 2024 年的收入可能比 2022 年分析師會議上設定的目標減少近 400 億美元,利潤率遠低於預期,收益幾乎為零,而且今年可能消耗掉約 150 億美元的現金,與管理層預計實現的盈虧平衡相去甚遠。

儘管市場有聲音認為分拆公司能夠 “為股東創造價值”,但分析師對此表示懷疑。

當前,英特爾已經在為分拆做準備,但具體來看,其代工業務(IFS)目前很依賴英特爾,而其製造部門由於虧損嚴重和規模不足,難以獨立運營。

分析師認為:

“除非英特爾能夠吸引到大量的第三方業務,否則分拆並無太大意義,而這似乎還需要多年時間(如果可能的話)。”

此前,摩根大通的分析師也指出,代工業務方面,由於其取決於為昂貴的前沿研發和產能建設提供資金的能力,英特爾在該業務方面的前景較不明朗。

此外,英特爾的產品業務也在結構性地失去市場份額,尤其是在可能長期萎縮的 x86 CPU 市場中。而對於簡單地剝離晶圓廠,分析師認為 “這也很有挑戰性”:

“雖然理論上廢棄芯片製造廠可能有意義(按照當前的發展路徑,可以説它們對英特爾的淨現值為負),但這還需要英特爾放棄其路線圖轉而以完全外包。”

“如此” 缺錢,進退兩難

報告還提到,英特爾可能正在考慮加快分拆 Altera 以籌集現金,並可能暫停其在德國的項目。英特爾原計劃最終將 Altera 公開上市,但現在看來他們可能在尋找更快的出售方式。同時,英特爾也可能進一步減持在 Mobileye 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此前已經宣佈削減運營開支、削減資本支出、暫停派息、補貼等,這本應該在 2025 年底之前為資產負債表帶來約 400 億美元的增量收入,但公司似乎還在通過出售資產籌集更多現金。

分析認為,儘管整體戰略在最初可能是有意義的,目前業務的發展路徑似乎不足以支持它走到終點,而且他們可能已走得太遠所以無法停止。

伯恩斯坦最終給英特爾的評級為 “與大盤持平”,目標股價為 25 美元。截至收盤,英特爾報 19.4 美元/股,下跌 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