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se four companies about to debut on the US stock market are worth focusing on as they may reverse the Biotech IPO downturn

生物科技行業即將迎來四家新的上市公司,包括 BioAge 和 Bicara,旨在扭轉近期美股 IPO 遇阻的趨勢。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平淡交易和股票破發後,這些公司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定價 IPO。儘管今年已有 11 家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中,6 家股價跌破發行價,市場仍對這些新公司充滿期待。專家認為,如果這四家公司的股價走勢良好,可能會帶動更多生物科技公司在 2025 年前上市。
智通財經 APP 獲悉,在經歷了一系列平淡無奇的併購交易以及 “破發式” IPO 後,資本市場關注度最高的行業之一——生物科技 (Biotech),即將迎來四家首次登陸美股市場上市交易的公司,預計這些生物科技公司將在未來幾周內首次定價 IPO 股票發行價位,投資者們將密切關注它們能否重新點燃該行業的上市活力。
機構彙編的數據顯示,今年在美國 IPO 中籌集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創新藥物開發商大多數股價可謂 “步履蹣跚”,11 家公司中有 6 家公司股價跌破發行價位,中位數跌幅更是高達發行價的 45%。
像 BioAge Labs Inc.和 MBX Biosciences Inc.這樣的知名生物科技公司將尋求與頂級的行業銀行家和律師團隊共同合作,以扭轉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定價趨勢。一些銀行家表示,市場對下一批生物科技公司的反應將預示着其他該行業的公司是否能夠在今年晚些時候或 2025 年初密集登陸美股市場且獲得投資者看好。
來自 Paul Hastings LLP.的股權資本市場業務聯席主管 Seo Salimi 表示:“對於尋求在今年或 2025 年,美股上市的 Biotech 公司來説,這四家計劃於 9 月美股上市的 Biotech 公司股價的穩定態勢或大幅上行趨勢將產生明顯的順風效應。”
對於 Bicara Therapeutics Inc 以及 Zenas Biopharma Inc 來説,它們已經展示了所謂的概念驗證數據——這些結果表明它們的藥物可能在後期臨牀研究中取得巨大成功——強勁的上市首日股價走勢表現將表明,市場對於早期創新藥開發者的投資興趣正在擴大。此外,對於 BioAge 來説,它還將測試市場資金對聚焦於減肥藥物賽道的初創 Biotech 公司投資興趣。
圍繞開發創新藥物的二元風險使得生物科技行業成為一個非常動盪的投資領域。在市場動盪時期,多面手投資者們往往將迅速拋售那些在出售之前需要耗費數年研發時間治療方法的生物科技股票。
據瞭解,2020 年和 2021 年,在美聯儲史無前例 “大放水” 貨幣政策刺激之下,市場流動性資金極其寬裕,藥物開發商 IPO 熱潮推動生物科技公司們在兩年內籌集大約 465 億美元,甚至全面超過了此前八年的總和——讓許多非專業人士感到震驚。
該行業的繁榮或蕭條性質,加上當前的宏觀經濟和地緣政治風險,有可能使整個美股 IPO 市場陷入混亂,這四項懸而未決的 Biotech 公司 IPO 交易可謂正處於顯微鏡觀察下。

生物科技公司 IPO 收益在繁榮之後仍然低迷——多面手投資者們在 2020 年和 2021 年首次亮相時曾被震驚
機構編制的數據顯示,截至 9 月 3 日,今年 Biotech 行業的藥物開發商通過首次公開募股 (即 IPO),籌集了大約 20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24%,儘管近三分之二的收益是在最開始兩個月的行業新股發行熱潮中所籌集到。數據顯示,在隨後的六個月中,Biotech 行業在美國股市首次公開募股收益中所佔的整體比例從 2 月份的 17% 大幅降至 6.5%,籌集的資金則僅僅不到 8 億美元。
全新的生物科技初創公司大多表現平平,這是導致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數量大幅下降的關鍵因素,而 Alumis Inc.的上市遭遇嚴峻挑戰,目前交易價格持續低於發行價,也令潛在的 Biotech 上市公司感到非常恐慌。
納斯達克生物科技指數 (Nasdaq Biotech Index) 今年上漲大約 9.6%,得益於再生元製藥公司 (Regeneron Pharmaceuticals Inc) 和 Alnylam Pharmaceuticals Inc.等大型醫藥公司的蓬勃發展,而新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平均融資額超過 1000 萬美元,與公司首次亮相美股時相比股價以及實際經營幾乎沒有變化。然而,更糟糕的是,有四家新的上市公司在上市首日基本宣告上市旅途結束。
美聯儲預計將在兩週內開始降息,這可能會進一步吸引投資者聚焦於風險更高的Biotech投資機遇。雖然較低的利率需要時間才能進入資產負債表,但對於尋求在未來五個月內上市的私營生物科技公司來説,股票成功上市交易後市場給予的強勁表現將是至關重要的。
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提高的前景以及 9 月份的一系列美聯儲降息正式落地,可能會出現在 2025 年 Biotech 上市熱潮真正開啓之前,為Biotech 公司以強勢的市場認可地位結束這一年提供所需的驅動力。
“生物科技可能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大放異彩,我們即將擁有一個很好的產品管線。” 來自 Foley & Lardner 的合夥人 Louis Lehot 表示。“生物科技行業 IPO 的投資者們已經陸續到來,並準備投入更大規模的資金。”
近期美聯儲降息預期所帶來的小盤股估值提振,這四家 Biotech 上市公司有可能開啓今年上市高峰之一。成功上市後押注美聯儲今年結束前降息 100 個基點的預期有望於提振這些新股的交易價格。但如果美國經濟過於強勁甚至過熱,以及勞動力市場韌性十足,美聯儲可能拒絕 9 月降息 50 個基點,而是選擇再今年剩餘時間每次會議降息 25 個基點,意味着今年有望降息 75 個基點而不是 100 個基點。因此投資者們需要密切關注影響美聯儲政策決策的非農數據、CPI 以及核心 PCE 等經濟數據。
如果美聯儲降息迫在眉睫且美國經濟韌性十足未陷入經濟衰退,美股的漲勢則非常有望輪動到七大科技巨頭之外的那些自 2022 年以來股價長期遭受重創的中小盤股票,這些股票標的從投資理論上來説對於利率預期極度敏感,哪怕小幅降息也有望提高它們遭重創的股價。而在美聯儲即將開啓降息的無比強勁預期之下,中小盤股表現可能將遠超美股的七大科技巨頭們,主要邏輯在於中小盤股往往對美聯儲設定的基準利率非常敏感,它們非常依賴於浮動利率貸款,因此在降息背景下意味着它們長期以來的債務端壓力降大幅降低,從而有望提高利潤率。
在美聯儲如預期那樣在今年順利降息的大背景下,經典的中小盤股輪動行情或中小盤股票的利潤復甦趨勢或將徹底顯現,進而推動資金轉向一些受益於降息週期且股價非常便宜的中小盤股票而不是估值處於歷史高位那些科技巨頭們,投資者們將成為普遍意義上的 “比較型購物者”,也就是俗稱的 “貨比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