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 An Securities: NVIDIA's Q2 FY2025 performance continues to grow rapidly year-on-year, with intense competition in the global large model field

智通財經
2024.08.30 06:27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平安證券發佈研報,指出英偉達 2025 財年 Q2 業績同比增長 122%,實現收入 300.40 億美元,淨利潤達 165.99 億美元,增長 168%。全球大模型競爭依然激烈,國內閉源模型已超越 GPT-3.5Turbo,預計將加速國產大模型的應用。同時,大模型的迭代將推動 AI 算力市場發展。

智通財經 APP 獲悉,平安證券發佈研報稱,英偉達 (NVDA.US) 2025 財年 Q2 業績同比持續高速增長,數據中心業務表現強勁,其收入達到了 2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4%,環比增長 16%。當前,全球範圍內大模型領域的競爭依然白熱化,我國大模型廠商持續迭代升級算法能力,2023 年底國產大模型發展邁入爆發期,根據 SuperCLUE2024 年上半年最新的評測結果,國內絕大部分閉源模型已超過 GPT-3.5Turbo,將有望加速國產大模型在各場景的應用落地。同時,大模型的持續迭代升級將為 AI 算力市場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事項:

英偉達發佈 2025 財年二季報,根據英偉達公司公告,英偉達公司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00.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2%,環比增長 15%,實現淨利潤 (GAAP) 165.99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8%,環比增長 12%。

平安觀點:

英偉達 2025 財年 Q2 業績同比持續高速增長。根據英偉達公司公告,英偉達公司 2025 財年第二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300.40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2%,環比增長 15%。根據英偉達公司在 FY25Q1 業績説明會上對 FY25Q2 的業績的展望,公司彼時預計二季度實現收入 280 億美元,上下浮動 2%。公司 2025 財年 Q2 實際實現的營收超過之前預計的上限 (上限為 285.6 億美元),二季度營收超預期。在利潤端和費用端,公司 2025 財年第二季度 (GAAP) 毛利率為 75.1%,同比提高 5.0 個百分點,環比下降 3.3 個百分點;營業費用為 39.32 億美元,同比提高 48%,環比提高 12%;營業利潤 186.42 億美元,同比提高 174%,環比提高 10%;淨利潤 165.99 億美元,同比提高 168%,環比提高 12%。公司 2025 財年 Q2 業績表現亮眼。

英偉達 2025 財年 Q3 營收預期增速有所放緩,但仍預計大幅增長。根據英偉達公司在 FY25Q2 業績説明會上對 FY25Q3 的業績的展望,公司預計 2025 財年第三季度營收為 325 億美元,上下浮動 2%,以營收 325 億美元估算,同比增長 79%,環比增長 8%,第三季度營收的預計同比增速 (79%) 相比過去五個季度 (FY24Q2 至 FY25Q2 五個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 101%、206%、265%、262%、122%) 有所放緩,但仍同比大幅增長;毛利率預計為 74.4%,上下浮動 50 個基點,全年毛利率預計 75% 上下;營業費用預計約為 43 億美元;其他收入預計約為 3.5 億美元;税率預計為 17%,上下浮動 1 個百分點。

英偉達公司數據中心業務表現強勁。2025 財年第二季度,英偉達公司數據中心業務收入達到了 26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54%,環比增長 16%。公司數據中心業務表現強勁,主要是因為,公司 Hopper 架構 GPU 計算平台被用於大模型、推薦引擎和生成式 AI 應用的訓練和推理,市場需求強勁。其中,雲服務商貢獻了數據中心業務約 45% 的收入。分板塊看,計算板塊收入為 226 億美元,同比增長 162%,環比增長 17%。網絡板塊收入為 37 億美元,同比增長 114%,環比增長 16%,主要來自於 InfiniBand 交換機和以太網交換機的增長。在過去的四個季度裏,來自於推理需求產生的收入大概佔公司數據中心收入的 40% 以上。

Blackwell 架構的 GPU 產品將在 2025 財年四季度放量。根據英偉達公司在 FY25Q2 業績説明會的信息,英偉達公司已經在 2025 財年第二季度給客户送去 Blackwell 架構的 GPU 樣本產品進行測試。公司對 Blackwell 架構的 GPU 的掩膜版做了一些改動以提高產品生產良率。Blackwell 架構產品的產量爬坡將從 2025 財年第四季度持續到 2026 財年。2025 財年四季度,公司預計 Blackwell 架構產品的收入將達到數十億美元。另外,Hopper 架構產品的市場需求仍然強勁,出貨量在 2025 財年的下半年預計將持續增長。平安證券認為,以英偉達為代表的 GPU 芯片市場未來仍有強勁的市場需求。另外,在下游客户端,科技巨頭的資本支出也保持較高的增長水平,2024 年 2 季度,微軟、Meta、谷歌、亞馬遜四家公司合計資本支出為 571 億美元,同比增長 66%,環比 1 季度增長 22%。科技巨頭較高的資本支出增速也為 AI 算力市場的持續高景氣提供了有力支撐。

投資建議:平安證券堅定看好 AI 主題的投資機會,標的方面:1) 算力方面,推薦工業富聯(601138.SH)、浪潮信息 (000977.SZ)、中科曙光 (603019.SH)、紫光股份 (000938.SZ)、神州數碼 (000034.SZ)、海光信息 (688041.SH) 以及龍芯中科 (688047.SH),建議關注寒武紀 (688256.SH)、景嘉微 (300474.SZ) 和軟通動力 (301236.SZ);2) 算法方面,推薦科大訊飛 (002230.SZ);3) 應用場景方面,強烈推薦中科創達 (300496.SZ)、恒生電子 (600570.SH) 和盛視科技 (002990.SZ),推薦金山辦公 (688111.SH),建議關注萬興科技 (300624.SZ)、同花順 (300033.SZ) 和彩訊股份 (300634.SZ);4) 網絡安全方面,強烈推薦啓明星辰 (002439.SZ)

風險提示:1) AI 算力供應鏈風險上升。美國對華半導體出口管制升級,將倒逼我國國產 AI 芯片產業鏈加快成熟。但如果我國國產 AI 芯片的迭代速度不達預期,將影響我國 AI 算力的發展,進而制約大模型的突破。2) 大模型產品的應用落地低於預期。當前,我國國產大模型已經開始在教育、醫療、汽車、辦公、工業、智能硬件等 B 端和 C 端應用場景持續落地,如果產品的市場拓展不及預期,我國大模型產品的應用落地將存在低於預期的風險。3) 國產大模型算法發展可能不及預期。當前,雖然國產大模型能力持續升級,但相比 OpneAI 等全球領先的大模型廠商,國產大模型廠商的追趕進度存在不達預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