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derstanding the appreciation of the Renminbi in three charts

人民幣升值主要受美元指數下跌和中美利差收窄影響。隨着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美元利率重新定價使人民幣面臨的下行風險有限。近期離岸人民幣匯率一度破 7.09,市場需關注美元匯率變化及中美利差的變化。人民幣升值現象並非孤立,而是市場整體動向的反映,且中美利差縮小顯著影響人民幣匯率。
離岸人民幣匯率隔夜一度擊破 7.09,與此同時,美元指數甚至出現了一些上漲。這樣的景象讓市場有些疑慮,到底是什麼力量推動了人民幣的升值?我們用以下的三張圖來解釋外匯市場發生的變動。
首先,隔夜的人民幣升值看似是一個獨立現象,但美元指數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已經出現了較明顯的跌幅,其背後的主要因素是市場在積極交易美聯儲可能開啓的降息進程。7 月份美元指數下跌 1.67%,8 月則下跌了 2.63%。從過去 5 年的經驗來看,7 月份美元指數大概率會出現下跌,但連續在 8 月出現下跌,這樣的情況僅發生在 2020 年疫情肆虐時——很顯然,彼時市場對於貨幣和財政的雙寬鬆預期打擊了美元匯率。而今年的情況則集中在貨幣政策寬鬆(即降息)上,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人民幣匯率,我們會發現人民幣兑美元的升值,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事實上,與美元指數在過去兩個月的大幅下跌相比,人民幣指數的表現仍然屬於相對穩定。從這個意義上來説,人民幣的升值,主要受到了美元下跌的影響。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中美利差在近期的收窄。就像我們上述提到的,市場集中交易美聯儲降息,一個結果就是美國國債利率的下行。而由於近期中國國債利率相對穩定,結果就顯示為中美利差的快速收窄。以 10 年中美國債利差為例,近期的水平大約維持在 170 個基點左右,7 月份則大約為 200 個基點。今年的峯值出現在 4 月底,當時的利差水平大約為 240 個基點。從這個角度而言,人民幣的升值與中美利差收窄有顯著的相關性。從利率角度來理解匯率,也不容易掉入 “陰謀論” 的陷阱。

第三圖我們來看離岸和在岸人民幣兑美元的掉期情況。以 1 年為例,近期 CNH 的掉期點數表現較為穩定,但 1 年期的 CNY 掉期點數則出現了快速的上行,並開始接近離岸的水平。這樣的情況表明在岸人民幣利率出現了較快的上行,或者是在岸美元利率出現了快速的下行。某種程度上,這似乎與日元的 carry trade 的平倉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出現套利交易平倉,往往是兩個原因造成,一個是本來低息的負債,其利率開始出現上行預期;另一個則是資產端出現波動。以日元套利交易為例,當日本央行開始升息、美國股票市場出現波動時,那麼套利交易就存在被負債端和資產端同時擠壓的風險,因此就可能出現大幅反向平倉。

往前看,利率和中美利差仍然是決定人民幣匯率的主導因素,從這個角度來看,9 月份美聯儲降息之後,市場才可能對未來的美元利率進行新一輪的重新定價。這也意味着短期之內人民幣面臨的下行風險相對有限。
本文作者:周浩、孫英超,來源:國君海外宏觀研究,原文標題:《三張圖理解人民幣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