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difficult-to-summarize luxury goods Q2 report: zero revenue growth, price hikes and promotions together, Hermès "holding up the sky"

美銀美林表示,二季度奢侈品行業加權平均收入錄得零增速,創十五個季度以來的最低,還呈現出品牌兩極分化、硬奢收入負增長、美國需求惡化等趨勢。
全球消費放緩趨勢延續,二季度奢侈品公司表現差強人意。
據美銀美林分析師 Ashley Wallace、Daria Nasledysheva 等於 8 月 27 日發佈的研報,奢侈品公司 Q2 營收基本持平,上半年平均盈利同比下滑 12%,並且自 5 月以來,股價表現平均落後市場 5%,市場共識預測也已下降 5%。
這些跡象都顯示出奢侈品消費疲軟的態勢和前景。具體而言,美銀還發現以下幾大趨勢。
奢侈品收入零增長,品牌兩極分化嚴重
報告數據顯示,二季度,奢侈品行業的加權平均收入增速為 0%,較一季度的 2% 有所下滑,創十五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
從年度增速來看,二季度營收增速也呈現放緩趨勢。報告顯示,按 5 年複合年增長率計算,二季度行業營收增速放緩 0.9% 至 8.8%,按 2 年複合年增長率計算,二季度行業營收增速放緩 0.4% 至 6.8%。

報告還指出,對奢侈品的需求在 2023 年一季度達到頂峯,隨後持續正常化,到今年二季度,按 5 年複合增長率計算的營收增速已經比長期平均水平低了 0.2%,意味着新冠疫情後的 “過度消費” 潮已經結束。
就個品牌而言,營收表現分化嚴重。報告顯示,Prada 營收同比增長 18%,在一眾品牌中最為強勁,Burberry 的業績表現最弱,同店銷售同比增速為-21%,與 Prada 的增速差達到了 39%。

就營收絕對值看,愛馬仕幾乎以 “一己之力” 帶動了行業營收增長。相比去年同期,愛馬仕二季度營收增加 4.4 億歐元,而消費者在其他奢侈品牌的支出共減少 1.4 億歐元。上半年看,愛馬仕的營收也同比增長了 10 億歐元,而消費者在其他奢侈品牌的總支出僅新增了 4 億歐元。

硬奢表現遜於軟奢,品牌比品類更重要
奢侈品可分為軟奢和硬奢兩類,前者主要包含香化和箱包,後者主要包括腕錶和珠寶。
從二季度營收表現看,硬奢的加權平均收入為-1%,而軟奢的平均收入則持平。硬奢品類中,手錶比珠寶更具週期性,表現最好的珠寶品牌是潘多拉;軟奢品牌中表現最好的品牌是 Miu Miu、Hermes 和 Cucinelli。

報告指出,硬奢表現遜於軟奢有些 “反常識”,尤其是在這個需求正常化的階段。美銀稱這意味着產品類別不是決定相對收入增量的關鍵因素,反倒是下面這三個因素更具決定性:1)品牌吸引力和勢頭;2)時尚內容及其新穎性;3)品牌投資週期及管理執行。
漲價 + 促銷 “齊頭並進”,但銷量或在今年轉負
實際上,從 2022 年開始,以香奈兒、迪奧、路易威登和勞力士為首的奢侈品品牌就開始漲價,導致 2022 年 2023 年間全行業的平均價格均上漲了 7%,和全球 CPI 增速相符。
如今,這一漲價潮仍在繼續。報告表示,多數品牌在今年實施了小幅漲價,預計今年的行業均價將上漲 4%-5%,日本和中國市場的漲價力度最大;預計今明兩年全球行業的均價漲幅為 2-4%,仍略高於長期趨勢。

以愛馬仕為例,該品牌在美國和日本市場的漲價力度最大,在歐洲最小,各品類中漲價幅度最小的是美容產品,最高的是人氣產品 Oran 涼鞋、男士領帶和 Avalon 毯子。

與此同時,考慮到奢侈品消費需求疲軟的背景,品牌促銷活動力度也有所加大。
報告數據顯示,6 月奢侈品電商網站上有 52% 的女裝產品打折促銷,高於上一年的 48%,折扣力度也有所加大。


儘管品牌推出了多重舉措,但 2024 年的行業銷量可能將轉為負值。
報告表示,在 2019-2023 年間,價格和產品組合是這期間最重要的收入增長驅動力,幾乎為行業增長貢獻了 60%。
而對於 2024-2025 年,美銀認為價格和產品組合仍將是最大的增長因素,但全球範圍內的增長將主要來自產品組合的優化而非均價上漲,並將首次出現銷量下滑,特別是在歐洲和美國市場。

美國需求有所惡化,歐洲本地需求依然疲軟
分地區看,美國市場的需求環比惡化。
報告指出,美國消費者是 “煤礦中的金絲雀”,往往呈現全球消費趨勢的早期跡象,然而由於美國的月度消費數據趨勢沒有顯示出實質性改善,預示着全球奢侈行業下半年仍存在下行風險。
美銀信用卡和借記卡匯總數據顯示,二季度美國奢侈品消費率為-12%,比一季度的-11% 低 1 個百分點。

北美奢侈品收入增速也從一季度的 4% 放緩至二季度的 2%,雖然比美銀信用卡和借記卡數據的趨勢更好,但也錄得連續減速。

歐洲地區二季度的收益報告略好於預期,但美銀認為主要是由旅遊業所推動的,本地需求仍然疲軟。
數據顯示,旅遊支出約佔歐洲奢侈品市場的 50%。根據 Planet 的數據,第二季度歐洲國際遊客退税總額增長了 8%,而歐洲整體奢侈品市場錄得低個位數增長(4%),意味着當地消費者支出略有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