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urbulence or celebration? The market welcomes "NVIDIA time" early tomorrow morning!

市場普遍預期英偉達 Q2 營收將同比翻倍,達到 286.8 億美元。大摩表示,如果營收超預期,AI 相關股票可能上漲 3-15%;反之可能引發市場崩潰。英偉達的財報同時也將揭示其下代 AI 芯片 Blackwell 的進度。由於市場對其成長的期盼,英偉達的業績將直接影響 AI 股票的走勢。
市場翹首以盼的 “英偉達時間” 即將重磅來襲。
美東時間週三美股盤後,被稱為 “全球最重要股票” 即將發佈 2025 財年第二財季財報,隨後進行財報電話會。英偉達的成績單不僅關乎自身,更連帶着全球科技乃至金融行業產業鏈。
AI 狂潮中 “一騎絕塵” 的英偉達被市場給予厚望。市場樂觀預期,英偉達本季度營收將同比翻倍,並期待公司股價再創新高。當然 “AI 被炒過頭了”、“英偉達估值虛高” 這樣的質疑聲也接連不斷。
英偉達能否接住市場的樂觀為 “AI 信仰” 續費成為關鍵。大摩稱,若英偉達收入超預期,或將帶動 AI 相關股票上漲 3-15%,反之則將帶崩 AI 股票。美銀則認為,若英偉達業績表現失望,恐將出現 10% 的波動,即約 3 千億美元波動。
除業績表現外,英偉達下一代 AI 芯片 Blackwell 生產時間表也成為關注焦點。
Zerohedge 報道稱,一般來説,英偉達財報數據通常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4:20 左右(北京時間週四凌晨 5:20)發佈,然後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 5 點(北京時間週四 6:00)進行電話會議。
營收能否翻倍?高盛、大摩、小摩預期樂觀
今年至今英偉達飆升逾 170%,市值維持在 3 萬億美元出頭,而標普 500 指數的平均成分股只有 990 億美元。不過,Koyfin 數據顯示,該股在 6 月創下 135 美元左右的高峰後,似乎有些停滯不前。
最新財報能讓英偉達股價再度衝高嗎?市場普遍預期,英偉達 Q2 營收將同比翻倍,即營收將同比增長約 112%,達到 286.8 億美元。
高盛力挺英偉達,並給出高於市場預期的營收判斷。該機構預計公司 Q2 營收將達到 297.69 億美元、每股收益 0.68 美元,分別較市場預期高出 4.1% 和 5.9%。高盛認為 Q2 財報將顯示對英偉達 H100 GPU 的需求仍將強勁,且 H200 開始批量發貨。高盛表示:
英偉達盈利有上行空間,預計 2025 財年的每股收益(GIR)為 4.16 美元;且強勁需求趨勢持續,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和企業需求依然強勁,這可能支撐英偉達的業績。
過去幾個季度的業績節奏,即每個季度的收入比預期高出大約 15 億美元(以 7 月季度的營收預期約為 288 億美元為參考),並且預計下個季度的收入將環比增長約 20 億美元。
摩根大通則預計,英偉達 Q2 營收將達 298.5 億美元亦高於市場普遍共識(286 億美元),指導區間 274.4~285.6 億美元:
Q2 預期方面
營收:298.5 億美元,指導區間 274.4~285.6 億美元,市場共識值 286 億美元;
數據中心收入:255.2 億美元(上一季度為 226 億美元);
毛利率 76.2%(指導區間為 75%-76%);
每股盈利 EPS 為 0.69 美元,市場普遍共識是 0.64 美元。
業績指引方面
Q3 營收 329.5 億美元,市場普遍共識為 314.1 億美元。
2025 財年和 2026 財年收入分別為 1257 億美元和 1,866 億美元,市場普遍共識為 1,203 億美元和 1,661.8 億美元。
圖:目前市場對於英偉達業績的預期值
摩根士丹利在 8 月 25 日的研報中,也對英偉達的業績表示樂觀,“我們預計這將是一個強勁的季度,很可能超過較高預期。”
大摩指出,如果英偉達的收入超出預期,AI 相關股票的價格可能會有 3-15% 的上漲空間。相反,若不及預期,整個 AI 股票組可能會有 5-10% 的下跌空間,並且股票選擇的優先級可能會逆轉。
不過,大摩建議,即使第三季度財報令人失望,也 “不要放棄 AI 相關股票”。其認為,儘管 AI 股票的估值已經重新調整,目前還遠未達到泡沫水平,股價在價格發現階段出現一些回調是正常的。
有趣的是,幣圈給英偉達悄悄投了肯定票。分析指出,從 AI 代幣的近日表現來看,幣圈似乎給英偉達的這份財報投上了肯定票。AI 加密代幣在過去一週內飆升,明顯跑贏整體加密貨幣市場。
英偉達恐現 3 千億美元波動?美銀提醒:別低估風險
美國銀行分析師 Gonzalo Asis 在最近一份報告中警告:市場 “可能低估了英偉達業績表現令人失望的風險”,財報結果可能會給市場帶來意外的波動。
目前期權市場已經 “預定” 了英偉達財報後的股價高波動。英偉達期權隱含的股價波動率達 10%(按照 3 萬億市值算約為 3000 億美元的波動),自 2018 年以來該股在財報當日的跌幅從未超過 8%。美銀報告提及:
英偉達期權隱含的股價波動率是 10%,這意味着股價可能朝任一方向波動 10%,自 2018 年以來該股在報告當日的跌幅從未超過 8%。
8 月 5 日的波動率指數 (VIX) 為 65,突顯了更廣泛市場的脆弱性迴歸,而標普 500 指數在如此大的衝擊後往往仍然脆弱,英偉達財報的任何不利結果都可能加劇市場的不穩定。
下一代 AI 芯片 Blackwell 時間表引發擔憂
大摩認為,英偉達 Q3 的收入指引是否達到市場預期可能對股票的影響不大。真正影響股票的,是公司能否緩解投資者對可能因芯片設計重新調整而導致的 Blackwell 延遲的擔憂。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曾在 5 月份表示,該芯片將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貨。本月早些時候,The Information 報道稱,該公司正面臨生產問題,這可能會將大量出貨推遲到 2025 年第一季度。分析師指出,設計障礙可能會推遲出貨時間。
大摩表示,不能排除這種延遲的可能性,但通過對供應鏈的調查,以及觀察到強勁的採購需求和雲計算廠商增加資本支出等現象,大摩得出結論: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目前的狀況非常好。
一些分析師表示,英偉達可以通過用上一代 Hopper 芯片替代 Blackwell 芯片訂單,來抵消 Blackwell 芯片延遲帶來的大部分衝擊。滙豐銀行分析師 Frank Lee 在 8 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我們預計英偉達將在下半年減少對 Blackwell B100/B200 GPU 的重視,轉而加大對 Hopper H200 的重視。”
摩根大通認為,英偉達 GB200 產能提升在 2024 年下半年或將放緩,但預計在 2025 年大幅擴張。儘管初期會面臨產量挑戰,但預計 Blackwell 相關的 GPU 出貨量在 2025 年仍能達到約 450 萬台以上。
還有啥值得關注?
“這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股票”,EMJ Capital 的分析師 Eric Jackson 對媒體表示,“如果他們失敗了,那將給整個市場帶來重大問題。我認為他們的股價將出現意外上漲。”
多位分析師認為,英偉達的財報是對人工智能投資和半導體行業的一次公投。
他們表示,英偉達的高速增長將不可避免地減速,未來幾年從同行競爭到宏觀經濟再到地緣政治的各種風險都將逐漸顯現。不過,他們仍認為好時光至少能暫時持續。
同時,9 月被認為是股市季節性最疲軟的月份,標普 500 指數在此期間僅有 44% 的時間上升,平均回報為-1.20%。美銀指出,總統選舉年份的 9 月和 10 月回報率同樣不佳,平均分別為-0.46% 和-0.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