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y is the hawkish signal from the Bank of Japan "ignored"?

日本央行最近面臨溝通挑戰,分析認為其鷹派信號未被市場認可,需實際加息措施來傳達意圖。雖然在 7 月底將短期利率上調至 0.25%,這是自 3 月結束負利率政策後第二次加息,但市場的動盪迫使央行承諾在穩定之前不再加息。這突顯了行長植田和其他官員在政策溝通上的難題,明確的利率路徑指導顯得尤為重要。
加息完一週緊急 “投降”,日本央行近期的一系列的行動表明,在貨幣政策的實施上,實際的行動比鷹派信號更能影響市場預期。日央行面臨着對未來利率路徑進行更明確指導的要求。
7 月底,日本將短期利率從 0-0.1% 上調至 0.25%,這是自 3 月日本央行結束了 8 年的負利率政策後的今年第二次加息。這一意外舉措觸發了全球套利交易的平倉,而近十年來,套利交易一直由超低成本的日元融資。分析認為,此舉系日本央行用行動支持了鷹派的信號。
然而,市場隨後的動盪迫使日本央行不得不回撤,並保證在市場穩定之前不會再加息。似乎在言辭與行動相匹配時,央行的溝通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日央行面臨溝通問題
分析認為,日本央行實際的加息行動才能真正傳達其鷹派信號,這一事實突顯出包括行長植田和男在內的日本央行官員面臨的溝通挑戰。
此前,日本央行曾表示對其加息的觸發因素是明確的,且政策決策更多由數據驅動,但日央行卻在消費明顯復甦的跡象出現之前就採取行動。分析師表示:
“這使我們認為,日本央行 7 月的加息是出於支撐日元暴跌的願望,而不是基於強勁的經濟數據。”
牛津經濟研究院日本經濟主管 Shigeto Nagai 表示:“日本央行溝通的根本問題在於,儘管許多經濟指標疲軟,但它仍需要提供鷹派指引以遏制日元下跌。”
與 7 月的鷹派溝通相反,日本央行副行長內田信一本月向緊張的市場保證,在市場不穩定的情況下不會加息。
然而,隨着市場現在恢復了一定程度的平靜,行長 Kazuo Ueda 上週五再次強調,日本央行將繼續加息至中性水平,既不刺激也不限制經濟。
行動比信號更重要 日央行需清晰指導利率路徑
日本央行的經歷與今年美聯儲傑克遜霍爾年度經濟會議上公佈的一項新研究結果相吻合,“只有美聯儲實施了實質性的加息,公眾和市場才完全理解政策制定者確保通脹迴歸到 2% 目標的決心”。
研究報告指出,政策利率行動有助於提高溝通的有效性,甚至可能是必要的,特別是在貨幣政策框架的不確定性很高的情況下:
“及時對通脹作出政策利率反應對影響當前的金融狀況很重要,還表明政策制定者會認真對待未來通脹消息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日本通脹的最高漲幅在 2023 年 1 月為 4.2%,遠低於美聯儲於 2022 年 6 月開始加息時 7.1% 峯值,但日本 7 月通脹為 2.7%,已連續兩年多高於日央行的 2% 目標,工資的普遍提升開始推高服務價格。
在 7 月做出的最新預測中,日本央行預計核心消費者通脹將在截至 2027 年 3 月的一年內保持在目標水平附近。它還警告稱,日元貶值可能會加劇通脹風險,從而導致央行需要穩步加息。
隨着通脹預期在接近 2% 的新水平保持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Pierre-Olivier Gourinchas 上週五表示:
“在我們看來,未來有進一步正常化貨幣政策的空間,政策利率將逐步提高一段時間。”
為了避免混淆市場,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日本央行需要一箇中期框架,以更清晰地指導其長期加息路徑。雖然日本央行每季度發佈長期增長和通脹預測,但它沒有美聯儲式的點陣圖或政策制定者利率預測,也沒有對中性利率的估計。
Ueda 上週五表示,目前沒有足夠的數據來得出日本中性利率的可信估計,但日本央行將繼續嘗試。
美國研究公司 DeepMacro 首席執行官 Jeffrey Young 指出:
“日本央行的主要任務是將市場的焦點從下次會議或下次加息轉移,更多地引導市場關注中期利率的走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