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anguard Group: Market's Expectations for AI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re Too High, US Stock Valuations Are Unreasonable

先鋒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Joe Davis 表示,市場對 AI 推動經濟增長的預期過於樂觀,認為即使 AI 如預期般繁榮,股市估值仍然偏高。他指出美國企業利潤必須在未來三年內年均增長 40% 才能支持當前股價,而今年的實際盈利增長僅為 10.9%。先鋒集團預計 2025 年美國 GDP 增長率僅為 1% 至 1.5%。儘管對 AI 長期潛力持樂觀態度,但短期內對高估值股票的支持持悲觀態度。
智通財經 APP 獲悉,隨着科技公司不斷推動人工智能的邊界,市場對這一技術的熱情似乎無窮無盡。然而,先鋒集團 (Vanguard Group) 週四表示,這種熱情對技術的期待過高,且希望在短時間內見效。
華爾街充滿了對人工智能將如何影響經濟和企業利潤的樂觀預測,其中大部分預測都基於美國職場的革命性變革和生產力的爆發。這種樂觀情緒推動了股市的強勁上漲,標普 500 指數今年截至週四已上漲 18%。
但先鋒集團全球首席經濟學家 Joe Davis 認為,市場預期太樂觀,即使人工智能的繁榮如預期般實現,股市估值還是過高。
他估計,美國企業利潤必須在未來三年內每年增長 40%,才能證明當前的股價合理。作為對比,根據 FactSet 的數據,截至 2024 年第二季度,標普 500 指數過去一年的盈利增長率為 10.9%。
“我對人工智能在長期內推動工人生產力和經濟增長的潛力持樂觀態度,” Davis 寫道。“但我對人工智能能否支撐高估值的股票或拯救我們免於今年或明年的經濟放緩持悲觀態度。這相當於 20 世紀 20 年代電力普及時期年化增長率的兩倍,當時電力不僅照亮了全國,也點燃了經濟產出和企業收益。”
如果明年經濟放緩,這樣的企業表現激增更顯得不太可能。先鋒集團預計 2025 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 (GDP) 僅會增長 1% 至 1.5%。
這並不是説該投資公司對人工智能的潛力沒有信心——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引發勞動生產力繁榮的可能性為 45% 至 55%。在 2028 年至 2040 年期間,這可能會促使美國實際經濟年均增長率達到 3.1%。
但投資者需要放下對這一變化立即發生的幻想,Davis 表示。雖然公司已經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以在該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但一些市場參與者錯誤地認為人工智能投資將在短期內達到 1 萬億美元。
他稱:“到 2025 年實現 1 萬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資需要 286% 的增長。這可能不會發生,這意味着我們不太可能在 2025 年經歷人工智能驅動的經濟繁榮。”
華爾街的一些人則更加悲觀。貝萊德集團曾表示,大規模的人工智能投資很可能在任何生產繁榮出現之前引發更高的通脹。這可能會侵蝕企業利潤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