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w Federal Reserve Communication: Can the United States achieve a soft landing, success or failure lies in the next few months

經濟劇本已經開始翻轉,美聯儲能否實現對利率的精準調控,引領美國走向軟着陸。Timiraos 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月,擺在美聯儲面前的有兩條路:要麼小幅而緩慢的降息,要麼大幅而快速的降息。
“新美聯儲通訊社”、知名華爾街日報記者 Nick Timiraos 認為,未來幾個月將是美國經濟命運的決定性時刻。
成敗關鍵在於,鮑威爾帶領的美聯儲能否實現對利率的精準調控,以及對經濟數據的敏鋭洞察,從而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將通脹拉回目標水平。
Timiraos 在週三文章中指出,如果鮑威爾能夠實現這一目標,這將是一個值得載入 “央行名人堂的歷史性成就”。然而,如果他失敗了,美國經濟在高利率的重壓下無論如何都會陷入衰退,這將佐證一個關於美聯儲的古老格言——“經濟往往並非自然衰退,而是被美聯儲殺死的”。
決戰時刻已經到來,鮑威爾能否成為下一個沃爾克?
最近幾周,鮑威爾等美聯儲高官頻頻發出信號,暗示 9 月份將開啓降息週期,理由是通脹壓力正在緩解,但就業市場大幅降温,釋放了不利於經濟軟着陸的信號。
Timiraos 在文章中寫道:
對於鮑威爾而言,美聯儲抗擊通脹的決戰時刻已經到來,這將決定其(美國經濟)的成敗。他所採取的策略,將在本週於(美國)懷俄明州大提頓國家公園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上受到密切關注,尤其是在備受期待的週五演講中。
回顧兩年前的全球央行年會,鮑威爾明確表示了美聯儲對抗擊通脹的決心,稱即使以衰退為代價也要打擊高通脹。
這一表態徹底消除了外界對於美聯儲態度的懷疑,亦被稱為鮑威爾的 “沃爾克時刻”。沃爾克於 1979-1987 年擔任美聯儲主席,任期內成功 “馴服” 了高達兩位數的通脹率,為美國此後較長時期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隨後,美聯儲便開啓了大刀闊斧的加息週期。
自 2022 年 3 月以來,美聯儲已經加息 11 次,累計加息幅度高達 525 個基點。目前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為 5.25%-5.5%,這是二十三年來最高的利率水平。自 2023 年 7 月以來,美聯儲再也沒有調整過利率。
儘管利率高企,鮑威爾仍然認為,美國這次能夠避免經濟衰退,理由是 2021-2023 年的通脹與上世紀 70 年代的情況不同。
Timiraos 則表示:
對於美聯儲官員來説,軟着陸將是最終的救贖。三年前的他們錯誤地預測通脹將是短暫的。如果成功,這將證明 2021 年遲遲不結束激進的刺激政策的代價,並不像許多批評者所警告的那樣災難。
著名經濟學家 Dario Perkins 表示,如果美聯儲能夠成功地實現軟着陸,這將是其歷史上最輝煌的時刻。他們可以説,‘我們不僅阻止了上世紀 70 年代通脹危機重演,而且我們做到了這一點,而對經濟沒有實質性的傷害——這次完美軟着陸’。
Timiraos 認為,在這個過程中,鮑威爾有機會成為像沃爾克和格林斯潘那樣的 “英雄” 而銘刻歷史。
從過熱到過冷,美國經濟的劇本已經開始翻轉
8 月初公佈的數據顯示,7 月非農失業率意外升至近三年新高,並觸發了準確率高達 100% 的衰退指標——薩姆規則。
美國通脹率從兩年前的 7% 以上降至 2.5% 左右,越來越接近美聯儲 2% 的目標。結合勞動力市場發出的衰退警報,市場認為 9 月降息已是 “板上釘釘”。
此外,迄今為止美國經濟的 “緩衝墊”,包括疫情時期積累的儲蓄和提振消費的移民潮,都在逐漸消退。中低收入家庭陷入困難、美國住房市場前景黯淡、企業放慢招聘速度、職位空缺大幅下降......
一系列證據表明,如果美聯儲不及時降息,美國經濟很可能會按照硬着陸的劇本演繹。
對於軟着陸的問題,華爾街仍持樂觀態度,因為美聯儲在降息方面仍有很大的空間,將經濟提供了足夠的支持。Timiraos 也指出,軟着陸似乎仍觸手可及,因為迄今為止 “經濟更接近美聯儲官員兩年前提出的樂觀情景”。
首先,去年供應鏈問題得到緩解,減少了之前因供應鏈中斷導致的通脹壓力。其次,美國經濟避免瞭如油價急劇上升或金融市場崩潰等可能對經濟造成重大沖擊的事件。此外,移民的增加提高了勞動力市場的產出,同時幫助緩解了工人短缺的問題,這對經濟增長和控制通脹都有積極作用。
儘管美聯儲官員們認為經濟能夠實現軟着陸,但他們在措辭上仍十分謹慎,儘量不使用 “軟着陸” 這個詞,以避免出現 “半場開香檳” 的尷尬局面。
Timiraos 也警告稱:
許多衰退起初看起來像是軟着陸,但自二戰以來,美國只成功實現了一次(軟着陸),即 1995 年。當時,格林斯潘試圖通過迅速加息阻止通脹上行,利率從 3% 提高到 6%。然後他改變了方向,在六個月內將利率降至 5.25%。
他認為,鮑威爾是否能夠實現這一壯舉,不僅取決於經濟實際的疲軟程度,還取決於降息是否能刺激足夠多的新貸款和消費,來補充經濟疲軟造成的需求缺口。
關於降息路徑的兩大猜想
美聯儲內部對於未來利率路徑存在一定的分歧,但總結下來,Timiraos 認為,接下來的幾個月,美聯儲面前擺着的無非有兩條路:
第一條,為防止降息後通脹反攻,美聯儲將在年內接下來的幾次會議上每次降息 25 基點,然後根據明年初的經濟表現調整降息的規模和速度。
第二條,如果經濟出現更急劇的放緩,美聯儲可能會以 50 基點的速度大幅降息,在明年春天前將利率降至接近 3%。
鮑威爾在本週的講話中可能會留有餘地。8 月非農就業數據將在下個月初發布,如果像 7 月數據一樣不及華爾街預期,可能會傾向於支持更大幅度的降息。
芝加哥聯儲主席古爾斯比表示:
作為中央銀行成員,我認為,逐步行動的原因是這給了央行選擇的餘地。缺點就是,一旦情況開始迅速變化,這種靈活性就可能不再可行。
摩根大通、富國銀行等華爾街投行分析師則認為,鑑於勞動力市場出現了過度疲軟的證據,美聯儲立即進行更大幅度的降息,放棄他們長期以來對逐步行動的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