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 industry downturn! Sephora lays off employees, L'Oreal and Estee Lauder performance slumps

華爾街見聞
2024.08.22 01:5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口紅效應” 要失靈了?國際美妝品牌紛紛遇冷,銷售額出現下滑。絲芙蘭中國區宣佈裁員近 3% 以期扭轉虧損局面,雅詩蘭黛、歐萊雅也因中國市場表現不佳而導致整體業績承壓。

以往火熱的美妝市場在今年夏天似乎按下了暫停鍵,多家巨頭銷售遇冷。“口紅效應” 要失靈了?

近日,LVMH 旗下絲芙蘭因中國美妝市場低迷,裁員近 3% 以期扭轉虧損局面。

全球最大美妝集團歐萊雅二季度的財報數據也乏善可陳,中國地區銷售額增長放緩;還有美妝巨頭雅詩蘭黛,2024 財年淨銷售額下滑近 2%。

美妝市場正面臨多重挑戰,市場競爭加劇、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消費者行為的轉變等因素,共同制約着行業的發展。

絲芙蘭中國市場裁員,“未能複製其在其他地區的成功”

週三,絲芙蘭表示,正在將中國的員工人數減少約 120 人,重點是精簡總部的職位。

公司指出,隨着買家減少購買,中國地區競爭日益激烈,這對價格敏感的美容市場形成巨大壓力。

為了應對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並確保我們在中國的未來增長,絲芙蘭中國目前正在精簡總部的組織結構,以確保我們具備長期可持續增長的適當能力。

絲芙蘭是繼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和迪奧(Dior)之後法國奢侈品集團最大的品牌和利潤中心之一,在大部分奢侈品行業放緩之際,絲芙蘭繼續實現強勁增長。

上月,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 LVMH 公佈,二季度有機銷售增長放緩至 1%,遜於預期,當季 LVMH 在歐美日有機銷售均增長,在中國等日本以外亞洲地區卻下降 14%,部分抵消了中國遊客海外消費強勁的影響。

儘管在北美、中東和歐洲成績亮眼,但絲芙蘭在中國市場卻未能複製其在其他地區的成功。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7 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中,化妝品類下滑 6.1%,6 月下滑了 14.6%。

高端美妝遇冷,美妝巨頭業績承壓

更多的美妝品牌在中國市場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雅詩蘭黛和歐萊雅均表示,需求疲軟,尤其是對更昂貴的高檔產品的需求疲軟正在影響公司的業務。

週一,雅詩蘭黛發佈了比預期更悲觀的銷售業績。2024 財年,雅詩蘭黛實現淨銷售額 156.1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 2%。其中,護膚品、化妝品、護髮業務分別下滑 3%、1% 和 4%,僅有香水業務實現 2% 的增長。

主要原因是其在中國大陸和亞洲旅遊零售業務的顯著下滑。

歐萊雅指出,在中國大陸,第二季度的美妝市場的表現因去年同期高基數而負增長,並因消費者信心持續低迷而下滑加劇。

上月歐萊雅 CEO Hieronimus 曾在公開活動中對投資者警告,今年全球美妝市場將增長 4.5% 到 5%,低於此前歐萊雅預期的 5%,因為此前歐萊雅業績的增長引擎——中國市場在前些年銷售高速增長後今年將表現平平。

壞消息還來自中國市場的競爭。阿里巴巴和天貓等電商平台的崛起,為價格更低、質量不輸大牌的本土美妝品牌提供了舞台,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國外高端美妝品牌雖然也在積極拓展線上渠道,但面對激烈的價格競爭,仍顯得有些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