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spending momentum boosts NVIDIA's growth prospects, with stock prices expected to reach new highs

智通財經
2024.08.21 13:41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隨着各大公司向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服務投資數百億美元,英偉達的增長前景顯得相當樂觀。預計其將於 8 月 28 日公佈的第二季度財報將進一步印證強勁的人工智能需求,有望推動股價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儘管短期內科技股可能會面臨波動,但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硬件的中長期走勢持積極態度,認為短期拋售是買入良機。

智通財經 APP 獲悉,在圍繞美聯儲政策、經濟狀況和美國總統大選的種種疑問中,至少有一件事在華爾街看來是明確的,即人工智能支出仍是核心優先實現。各大公司正在投入數百億美元建設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服務,這使得 “賣鏟人” 英偉達 (NVDA.US) 的增長前景看起來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英偉達將於美東時間 8 月 28 日公佈第二季度財報。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頭的最新財報預計將進一步明確人工智能需求,並可能推動其股價重返創紀錄水平。

Voya Investment Management 首席投資組合經理 Erik Swords 表示:“我們離完成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還差得很遠,這讓人們對未來幾年的增長有了一個很好的預期。”“因此,儘管短期內我們會看到波動,但我們對這些人工智能硬件股票的中長期走勢並不擔心。”

在第二季度財報季,一些在人工智能方面進行大規模資金投入的科技公司並不受投資者歡迎,因為投資者開始質疑如此鉅額的支出能產生多少回報。這種擔憂導致了對科技股的拋售,儘管有跡象表明經濟增長仍有彈性,而且投資者們對人工智能支出將保持強勁的信心日益增強,因此,這些科技股的回調很容易被視為買入良機。

在人工智能硬件和芯片公司的帶領下,納斯達克 100 指數從 8 月份的低點實現了反彈。其中,英偉達表現最佳,漲幅近 30%,距離該股的歷史高點僅差 6.1%。美光科技 (MU.US)、邁威爾科技 (MRVL.US)、超微電腦 (SMCI.US)、博通 (AVGO.US)、AMD(AMD.US) 和 Arm(ARM.US) 都在這輪反彈中扮演了主角。

此前,包括微軟 (MSFT.US)、亞馬遜 (AMZN.US)、Alphabet(GOOGL.US) 和 Meta(META.US) 在內的幾家大型科技公司都強調了它們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承諾,而這些公司貢獻了英偉達總營收的 40% 以上。Alphabet 和 Meta 的首席執行官表示,他們寧願在人工智能上過度支出,也不願冒險在這項技術上投資不足。鑑於這些玩家財力雄厚,它們的投資承諾表明,即使經濟背景走弱,人工智能支出也將保持持久。此外,台積電 (TSM.US) 強勁的月度銷售同樣表明人工智能需求依然強勁。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 高級投資組合經理 Bryant Vancronkite 表示:“無論出於何種意願和目的,這些大型科技公司都不會限制它們的資源。如果它們覺得錯過人工智能會危及它們的主導地位,它們在人工智能上的支出將持續多年。”

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預計將是昂貴且持久的。Needham 引用了與一家生成型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公司首席執行官的談話稱,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所需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投資可能達到 6 萬億美元。

即便如此,有證據表明,市場並沒有完全理解這種趨勢。瑞銀全球財富管理美洲首席投資官 Solita Marcelli 估計,到 2025 年,大型科技公司的資本支出可能會增長 25%,遠高於 10-15% 的普遍預期。她表示,這 “對半導體領域的人工智能推動者尤其有利”。

對英偉達最大的客户們來説,人工智能方面的支出尚未轉化為顯著改善的增長和效率。然而,分析人士相信,目前的支出速度是可持續的。摩根士丹利表示,平均資本支出強度 (衡量資本支出與營收之比) 約為 25%,這是 “健康水平”,此外,資本支出與息税折舊攤銷前利潤 (EBITDA) 的比例 “表明有足夠的現金流用於支出”。分析師 Charlie Chan 表示,英偉達的業績 “將消除人們的擔憂,推動整個人工智能供應鏈的股價反彈”。

可以肯定的是,一些人還不相信在人工智能上的支出足以繼續提振人工智能硬件股,因為它們的市盈率幾乎沒有讓人失望的空間。包括超微電腦和戴爾科技 (DELL.US) 在內的一些公司儘管近期表現強勁,但仍難以恢復今年早些時候的勢頭。

Bryant Vancronkite 表示:“如果你能保證利潤率的可持續性,那麼英偉達的估值是合理的。但風險似乎更大,因為如果這些公司停止支出,他們可以獲得回報,而硬件公司只會面臨負面影響。”“我們還沒有到投資者準備拋售股票的地步,但他們開始質疑人工智能的投資回報率,這是行動變得更戲劇性之前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