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 SECURITIES' Song Xuetao: AI remains the biggest macro narrative

近期市場出現了科技股財報不及預期、日央行加息導致套息交易反轉等情況。然而,未來的焦點應該放在美國人工智能(AI)的發展上,這是當前最重要的宏觀敍事。AI 的發展與科技股的走勢密切相關,對家庭財富、消費、經濟以及美元和美債也有影響。如果 AI 敍事能夠繼續,美股可能只是技術性調整,美國經濟沒有太大問題。此外,當前華爾街和硅谷之間的矛盾也在加劇,AI 進入了信仰之戰。對 AI 應用和模型的提升將決定美股是技術性調整還是趨勢反轉。
隨着科技股財報的持續不及預期,市場開始從降息交易向衰退交易傳導。在這之上,日央行加息導致套息交易反轉,加劇了波動。日央行加息帶來了去槓桿的效果,但影響大小取決於估值和擁擠度。問題不來自於日央行加息,而是資產本身是否被高估、交易過度擁擠、泡沫過大。但在風暴過去之後,目光仍然需要聚焦於美國 AI 的進程,AI 發展的故事就是當下最大的宏觀敍事。
過去的一個月,我們看到了市場交易邏輯的變化,且出現了非線性加劇的過程。但在套息交易的風暴平靜之後,我們認為最核心的觀察基準還是落在 AI 的進程上;與之映射的科技股走勢既關係到家庭財富、消費和經濟,也影響了美元強弱和美債擴張空間。
如果 AI 敍事能夠繼續,美股可能就只是技術性調整。我們認為美國經濟當下也沒有太大問題,只是在高利率下週期性放緩,聯儲不會過早降息,也不會搶戲 “AI”。
敍事不一定要講到結尾,但要不斷地留下懸疑和彩蛋,同時也需要一些 “戲劇性的矛盾” 讓大家可以保留興趣。當下的矛盾就是華爾街和硅谷開始對立,硅谷仍在燒錢,而華爾街談論業績;硅谷仍在強調基礎技術突破,而華爾街開始期待技術發散。近期矛盾加劇的起點在於二季度財報整體來看業績不及預期的偏多,所以對敍事的關注明顯多了起來。科技巨頭們的資本開支仍然非常積極,產業依然堅定要搞軍備競賽,擔心掉隊。但資本對敍事的耐心正在消失,因此 AI 進入了信仰之戰,是關注現在還是關注未來。這也是美股的關鍵問題,比美國經濟強弱、降息次數時間、日元套息交易反轉等等的影響都重要。但這僅是 “矛盾”,尚未引發到 “衝突”,我們認為對耐心的考驗可能會持續到下一個財報季,破局關鍵在於 AI 應用和模型是否出現提升。美股是技術性調整還是趨勢反轉,決定了 “衰退交易” 會被證偽還是會自我實現。換言之,美國衰退的潛在源頭不來自經濟基本面本身,而來自於科技突破的證偽從而引發廣泛的去槓桿進程。基於經濟基本面的衰退交易僅僅是作為宏大敍事中的附庸,而套息交易更只是一個去槓桿的波瀾,與本身的根基無關,也不會影響根基。
隨着科技股財報的持續不及預期,市場開始從降息交易向衰退交易傳導。在這之上,日央行加息導致套息交易反轉,加劇了波動。衰退交易與過去一個月的美國經濟數據相關,且對於經濟數據出現明顯不對稱性。
雖然經濟放緩的方向是顯而易見的,但還沒有出現衰退跡象,短期因素放大了經濟數據波動,套息交易反轉又放大了美股波動。兩者互相影響,在最極端的情景下市場交易出了 “會間降息” 這一尾部風險事件,這顯然過於不理性。
最近有關日本央行加息與全球衰退的相關性圖片傳播較廣,但兩者只存在時間上的相關性,而非因果性。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受到全球外溢性較小,所以當日本經濟都感受到過熱需要加息時,其他經濟體往往已經也過熱到快要進入衰退了。
這一次日央行加息帶來的日元套息交易反轉也是類似的道理。借入低息日元,做多美股或者日股本質上是金融加槓桿,日央行加息帶來了去槓桿的效果,但影響大小取決於估值和擁擠度。
問題不來自於日央行加息,而是資產本身是否被高估、交易過度擁擠、泡沫過大。日央行只是不湊巧,在衰退交易的風暴中加劇了波動,又在 “近因效應” 的作用下承擔了所有。
但在風暴過去之後,目光仍然需要聚焦於美國 AI 的進程,AI 發展的故事就是當下最大的宏觀敍事。
本文作者:宋雪濤,來源:天風研究 (ID:gh_fa3ddaa46ee4),原文標題:《天風宏觀宋雪濤:AI 仍是最大的宏觀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