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rtheast Securities: The turning point of AI innovation on the terminal side has arrived, optimistic about the prosperity of the Apple supply chain

蘋果加碼 AI 手機,發佈全新個性化智能系統 AppleIntelligence,實現端側智能。AI 手機需融合大模型與操作系統,打破單個 App 的數據割裂,構建 AI 生態。手機在終端設備中完美契合 AI 要求,滿足所有 AI 分發的硬件條件。蘋果等國際和國內手機龍頭積極佈局 AI 手機,通過大量投入保持競爭優勢。手機端側部署 AI 優勢明顯,可幫助企業搶佔市場份額,為商業化變現創造條件。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東北證券發佈研報認為,手機在所有終端設備中完美契合 AI 在端側普及的要求,並且滿足所有 AI 分發的硬件條件,端側部署優勢明顯。當前,國內外手機龍頭均積極佈局 AI 手機,其中蘋果 (AAPL.US) 雖尚未直接發佈 AI 手機,但已在 2024WWDC 上重磅發佈全新個性化智能系統 AppleIntelligence。AI 手機若想實現真正的端側智能,需要融合大模型與操作系統,打破單個 App 的數據割裂,構建起接入第三方 App 的 AI 生態。此外,消費者對於具備創新點的 AI 手機仍有強勁的換機需求,隨着體驗升級 AI 手機的放量值得期待。
手機端側部署 AI 優勢明顯,完美契合普及與硬件要求。自 GPT 問世以來,AI 在雲端側和終端側發展並不均衡,終端側落地顯著滯後於雲端側發展。大模型公司的高額投入暫未完成商業閉環,迫切需要 AI 的應用創新,而大模型的終端部署落地可以幫助企業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建立用户基礎,為進一步商業化變現創造條件。手機在所有終端設備中完美契合 AI 在端側普及的要求,並且滿足所有 AI 分發的硬件條件,端側部署優勢明顯。
蘋果加碼 AI 厚積薄發,率先實現實質性創新突破。當前,蘋果、三星、谷歌等國際手機龍頭,以及華為、榮耀、小米、OPPO、vivo 等國內手機領軍企業均積極佈局 AI 手機,雖然發展戰略各不相同,但通過對硬件和軟件的大量投入來保持競爭優勢是業內共識。其中,蘋果雖尚未直接發佈 AI 手機,但已在 2024WWDC 上重磅發佈全新個性化智能系統 AppleIntelligence,蘋果大模型可結合使用者的個人資料,跨應用地執行操作按需完成複雜任務。7 月 29 日蘋果上線 AI 功能測試版,開放全新的 AppleIntelligence&Siri 功能體驗。
大模型與操作系統加速融合,AI 生態有望逐步成型。由思維鏈進化到累積推理,大模型解決問題能力和實用價值不斷增強,在端側部署上大模型與操作系統的融合網聯成為一種技術趨勢。AI 手機若想實現跨應用完成複雜任務,讓 AI 助手實現真正的端側智能,需要打通第三方應用、打破單個 App 的數據割裂,構建起接入第三方 App 的 AI 生態。
消費者興趣日益濃厚,AI 手機放量值得期待。Canalys 消費者 AI 傾向指數顯示,消費者對智能手機 AI 功能的興趣日益濃厚。2024 年 1 月三星發佈 Galaxy S24 系列手機,內置融合本地和雲端 AI 體驗的 Galaxy AI 備受市場關注,據 Canalys,24Q1Galaxy S24 系列出貨量達 1350 萬台,與上一代相比同比 +35%。東北證券認為,消費者對於具備創新點的 AI 手機仍有強勁的換機需求,隨着體驗升級 AI 手機的放量值得期待。
LLM 帶來性能壓力,或將驅動新一輪換機潮。參數量很大程度上決定 AI 大模型的性能,更大參數級別的模型對手機硬件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儘管蘋果已經對軟硬件進行一些優化,但仍僅能支持 iPhone15Pro 以上機型。性能壓力或將為新一輪換機潮創造條件。
東北證券認為,Apple Intelligence 的重大實質性創新,疊加端側大模型帶來的性能壓力,有望驅動蘋果新一輪換機潮。建議關注消費電子核心賽道,蘋果產業鏈。
相關標的:1) 整機組裝:立訊精密、藍思科技;2) 零組件:領益智造;3) FPC/PCB:鵬鼎控股、東山精密;4) 電池:欣旺達;5) 模切:恆銘達。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AI 進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