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s rock-solid fundamentals position "halved"! Will Buffett's new move that swept the investment circle be imitated?

智通財經
2024.08.05 00:4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巴菲特大幅減持蘋果股份,引發投資者關注。分析師表示,不應過度反應巴菲特的舉動,需要保持冷靜。歷史數據顯示,蘋果股價在機構大規模減持後往往會全面收復跌幅並創下新高。巴菲特還大幅減持美國銀行股份,現持股規模為 9.42 億股。此次減持可能被解讀為對蘋果增長前景不確定和美國經濟衰退的押注。伯克希爾哈撒韋現金儲備規模達到歷史紀錄高點,為 2769 億美元。

對於蘋果 (AAPL.US) iPhone 等消費電子產品以及蘋果股票的狂熱粉絲來説,“股神”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 (Berkshire Hathaway Inc.) 大幅拋售所持蘋果股份的行為,可能被解讀為對這家 iPhone 製造商的增長前景缺乏信心;或者結合巴菲特近日大幅賣出美國銀行 (BAC.US) 股份的操作,這一系列在美國高利率背景下囤積現金的行為可能被解讀為 “股神” 似乎正押注於美國經濟衰退。

但是對於巴菲特的一系列最新大規模減持動作,華爾街許多投資機構都在敦促投資者們儘量不要理會這些消息,不要被市場新聞影響投資決策與判斷,目前非常需要保持冷靜。從歷史角度來看,每當有機構大規模減持蘋果導致蘋果股價出現恐慌式的暴跌之後,蘋果股價後續必然全面收復跌幅並且股價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這家由沃倫·巴菲特所領導的企業集團當地時間上週六透露,它在第二季度賣出了所持有的這家科技巨頭近一半的股份。其持股規模現在價值約為 840 億美元,低於 3 月底的約 1400 億美元,並且一舉推升伯克希爾哈撒韋現金儲備規模衝上高達 2769 億美元的全新歷史紀錄,連續 7 個季度賣出股票規模多於買入規模。

此外,自 7 月以來,經歷四輪拋售之後,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累計減持 9000 萬股美國銀行股票,套現高達 38 億美元。不過,目前伯克希爾仍然持有美國銀行 9.42 億股股票,並且仍然是美國銀行的最大股東。

巴菲特的此次拋售蘋果股份發生在美國股市新一輪 AI 投資狂潮之中,在這輪狂潮之中,蘋果基本面可謂 “堅如磐石”,巴菲特最為青睞的財務指標——自由現金流儲備方面,蘋果可謂無比強大,並且宣佈史上最大規模的 1100 億美元股票回購計劃來提振股東回報率。在巴菲特拋售蘋果期間,蘋果股價大幅上漲 23%,市值持穩於 3 萬億美元以上,奪回 “全球最高市值上市公司” 的寶座,市值領先於微軟和英偉達,期間標普 500 指數也屢創歷史新高。

蘋果以 “近乎吝嗇的方式” 佈局 AI,但是深得市場青睞

自 2016 年巴菲特首次披露伯克希爾哈撒韋持有蘋果股份以來,隨着該巨頭鞏固了對行業的控制以及完善蘋果生態,其自那以來股價狂飆近 900%,在此過程中為伯克希爾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未實現利潤。

蘋果和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代表們在週末正常工作時間以外沒有回應媒體的置評請求。

“在我看來,巴菲特減持蘋果僅僅是為了風險管理。” Integrity Asset Management 高級投資組合經理喬·吉爾伯特表示。“如果對蘋果公司的長期生存能力有任何擔憂,巴菲特就會退出整個倉位。與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其他股票倉位減持類似,巴菲特同樣擁有龐大的未實現收益。”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佈投資組合的幾天前,蘋果發佈了其超預期的季度業績,該業績顯示其營收恢復增長趨勢,並暗示全新的 AI 功能蘋果智能 (即 Apple Intelligence) 將在未來幾個季度大幅提振 iPhone 銷量。儘管美國股市週五普遍下跌,但蘋果股價在財報公佈後保持穩定漲勢,最終在上週實現逆勢收漲。

並且從業績電話會以及財報披露來看,蘋果在 AI 方面的資本支出可謂極度 “摳門”,規模遠低於微軟 (MSFT.US)、谷歌 (GOOGL.US) 以及亞馬遜 (AMZN.US) 等科技巨頭耗巨資購買英偉達 AI GPU 的規模,且增長速度可能慢得多,但這種近乎吝嗇的支出可能是目前市場青睞的方式。

畢竟從 Q2 科技公司財報數據來看,AI 貨幣化前景仍然虛無縹緲,AI 收益相比於龐大規模的 AI 基礎設施支出來説甚至連 “九牛一毛” 都談不上,因此市場更希望科技巨頭們在發展 AI 技術的同時能夠保住強勁的利潤率,投資者們無疑更青睞蘋果這種漸進式的 AI 支出模式。

當前市場不願意看到大規模 AI 支出規模越來越龐大,以致於大幅傷及科技巨頭們利潤率。反映在股價上就是蘋果在公佈業績後,並未像微軟與谷歌還有亞馬遜那樣出現大幅下跌,反而在全球股票下跌之際逆勢上漲。

蘋果最新公佈的截至 6 月 29 日的 2024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其不動產、廠房和基礎設備等支出高達 21.5 億美元,季度環比增長 8%,較去年同期則增長約 3%。值得注意的是,去年蘋果上述支出基數已經處於高位,主要因新產品的研發、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擴建與升級,這也顯示出蘋果與 AI 有關的支出逐季增多,但速度較慢。不過這其中有一部分資本投資不是不僅針對人工智能,還針對蘋果的其他業務。

與微軟、谷歌以及 Meta 等大型科技同行相比,蘋果的 AI 相關資本支出增長幅度顯得非常渺小。蘋果的大型科技同行正在耗費巨資建造和大幅擴建以人工智能為中心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核心的支出在於斥巨資採購英偉達 AI GPU。

例如,根據 FactSet 的最新統計數據,微軟在 6 月份的季度報告中顯示資本支出高達驚人的 138.7 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 55%。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的支出增幅則高達驚人的 91%,達到 131.9 億美元,Facebook 母公司 Meta 資本支出則增長約 31%,截至 6 月的季度支出達到 83 億美元,在科技巨頭中的支出幅度相對較小,但是也大幅高於蘋果。

蘋果,似乎正在玩一種與科技巨頭們截然不同的 AI 支出遊戲,這一點集中體現在蘋果並未效仿巨頭們大規模耗資購買英偉達 AI GPU。

蘋果本週在一篇技術方向的論文中透露,該公司租用了相對少量的並且價格便宜得多的谷歌 TPU(Tensor Processing Unit) 算力系統,而不是像其他科技巨頭那樣大規模配置英偉達 AI GPU,來訓練人工智能大模型。在 Apple Intelligence 所需要的前期算力資源以及雲端 AI 推理算力方面,蘋果則計劃今年晚些時候利用蘋果自研的服務器 AI 芯片支持與覆蓋龐大規模的 AI 推理算力。此外,蘋果還從亞馬遜、谷歌以及微軟等雲服務供應商那裏租用雲容量。

據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古爾曼披露,蘋果將在雲計算服務器中部署自研高端 AI 芯片,用於處理蘋果設備上最先進的人工智能雲端算力任務,而較簡單的人工智能相關功能將直接在 iPhone、iPad 和 Mac 等端側設備 AI 大模型處理,即蘋果以 “端側 + 雲端算力” 相結合的方式來佈局生成式 AI 領域。

隨着蘋果公司建設與擴建 AI 基礎設施,蘋果公司相比於其他科技巨頭,可能將具有自研 AI 芯片帶來的成本優勢,無論是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還是雲端服務器芯片,因此該公司不必在第三方的 AI GPU 硬件上,比如英偉達和 AMD AI GPU 方面花費數百億美元規模。

庫克在與分析師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在 AI 相關的資本支出方面,重要的需要要記住,我們採用了一種偏向混合的方式,我們在內部做事,同時我們也有一些外部合作伙伴,資本支出也將出現在他們各自的業務中。

“股神” 巴菲特近期一系列減持操作,會否被市場效仿?

雖然巴菲特的投資策略——長期以來被市場稱為 “奧馬哈先知”,依靠無比強大的資本市場預判能力,巴菲特老爺子幾乎避開全球範圍的所有股災。但不容忽視的是,但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近年來在蘋果公司的持股比例如此之大,以至於一些投資者開始懷疑該公司是否必須進行減持以平衡其持股比例。並且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蘋果持倉幾乎腰斬後,蘋果仍然是巴菲特旗下伯克希爾哈撒韋最大規模的單一持倉。

“如果你持有這種超大規模持倉標的,那麼你可以通過減持來獲得一些利潤,並降低一些集中持倉的風險,” 來自 CFRA 的研究分析師凱茜·塞弗特表示。“儘管大幅減持了蘋果,但是他們的投資組合仍然相當集中,” 她補充道。

這也不是伯克希爾第一次減持所持有的蘋果股份。在 5 月份的年會上,該公司透露,今年第一季度其持倉規模已經有所減少。當時,巴菲特向投資者們暗示,美國税收影響可能在伯克希爾削減倉位中發揮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伯克希爾哈撒韋最新公告發布之際,投資者們對未來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情緒大幅升温。尤其是上週五公佈的低於預期非農就業數據以及比預期高得多的失業率全面引發了人們的衰退擔憂情緒,擔憂美聯儲可能等待太久才開始降低利率。最終導致納斯達克 100 指數進入技術修正,芝加哥期權交易所波動率指數 (即 VIX 指數) 接近 25,並且全球 “衰退交易” 浪潮似乎已經到來——即全面押注於在經濟衰退之下受益的傳統避險板塊醫療保健板塊以及黃金等防禦型板塊。

美國 7 月份失業率超預期升至近三年來的最高水平,且終於觸發了預測經濟衰退準確率高達驚人 100% 的 “薩姆規則” 。美國失業率意外攀升至 4.3%,超過經濟學家們預期的 4.1%,為連續四個月上行,加之此前公佈極度疲軟的 ISM 美國製造業 PMI 等經濟數據,均表明美國經濟惡化的速度比市場預期快得多,可能使美聯儲更加堅定地走上 9 月份降息的道路,並且交易員們開始押注 9 月以及 11 月降息力度可能高達 50 個基點,而不是此前預期的 25 個基點。

包括微軟、亞馬遜和谷歌母公司 Alphabet 在內的大型科技公司股票,均從 7 月初創下的歷史高點大幅度下跌。全球科技股風向標——納斯達克 100 指數成分公司的總市值在這段時間內減少超過 3 萬億美元,其中英偉達和特斯拉總市值都減少了超過 20%。相比之下,科技巨頭蘋果的股價從歷史最最高點僅下跌約 6%。

來自 Zacks Investment Management 的客户投資組合經理布萊恩·莫爾貝瑞表示:“伯克希爾哈撒韋可能像越來越多的投資者一樣,希望看到更多證據表明蘋果的人工智能投資將帶來實際業績增長,並且不相信這種情況發生的速度將足夠快。”

機構彙編的數據顯示,截至 7 月中旬,蘋果預期市盈率約為 33x,比更廣泛的標普 500 指數估值高出 11 個百分點,這一差距上一次出現在新冠疫情以及金融危機之後。但儘管估值溢價,莫爾貝瑞仍然認為投資者持有蘋果股票仍然是有意義的。“他們的資產負債表狀況仍然健康,他們的利潤增長速度仍將快於整體市場,” 這位投資組合經理表示。

包括 Wedbush 資深分析師丹·艾夫斯在內的其他華爾街分析師則指向了蘋果品牌忠誠度以及未來增長預期——他認為蘋果正處於一個重大設備升級週期的最前沿,這將推動 2025 年和 2026 年業績加速增長。

艾夫斯表示:“雖然有些人可能會將此解讀為持股信心的擔憂,但蘋果剛剛交出了一份強勁的季度報告,未來將出現一個由人工智能驅動的超級消費電子週期,我們認為現在還不是按下退出按鈕的時候。”

當然,蘋果並不是伯克希爾最近減持的唯一股票,巴菲特領導下的該機構一直在減持美國銀行股票,自 7 月中旬以來減持高達 8.8% 的股份。一些投資者堅持認為,這表明巴菲特沒有看到這兩家公司存在任何的基本面問題,而是押注美國消費者支出和整體美國經濟將走弱。

“巴菲特可能覺得我們有可能陷入經濟衰退,所以現在在美國高利率環境之下抓緊籌集現金,這樣他之後就能以較低的價格重新買入一些基本面優質公司的股票。” Clearstead Advisors 高級董事總經理吉姆·阿瓦德表示。

巴菲特大舉減持美國銀行以及蘋果的操作,被機構普遍視為這位 “奧馬哈先知” 在押注美國經濟衰退即將到來,因此選擇在美國仍然高利率的大環境之下手握創紀錄的現金。巴菲特向來青睞在事件落地之前或者在一家公司業績出現下滑苗頭之時提前獲利一部分,同時在市場環境變化時進行適當的調整,以確保投資的穩健和持續增長。

尤其是銀行股往往在經濟衰退時期的表現相對低迷。降息預期通常反映出美聯儲官員們對經濟放緩或潛在衰退的擔憂。銀行業在經濟週期中具有高度的週期性,經濟放緩可能導致貸款需求下降、違約率上升等問題,從而影響銀行的整體表現。“股神” 巴菲特可能認為,在降息預期升温的背景下,銀行業風險可能因經濟陷入頹勢而上升,需要減少對銀行股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