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worst drop in fifty years, what can Intel rely on to turn things around?

有分析認為,如果英特爾無法為最新兩款產品制定出一個有凝聚力的銷售和營銷策略,留給他們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本週,曾經的芯片巨頭英特爾成為了華爾街關注的焦點——但不是以它想要的方式。
Q2 財報後,公司股價一天內暴跌 26% 至 21.48 美元,這幾乎是公司 50 年來最慘跌幅,僅次於 1974 年 7 月下跌 31%。公司股價今年以來下跌了 42%,劇烈的拋售導致納斯達克指數下跌 2.4%,並拉低了全球半導體股。
目前公司市值已跌破 1000 億美元,至 967 億美元。

財報四處被打,高管承認誤判
本週,英特爾的壞消息可謂接踵而至:包括大規模裁員 15000 人、32 年來首次暫停派息,以及週四公佈的令人失望的財報業績。
其中最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其業績指引。英特爾表示,預計本季度營收為 128.3 億美元,遠低於普遍預期的 144 億美元。營收較上年同期下降 8%。
英特爾對第三季度的展望甚至更糟,預計收入為 125-135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 12 億美元。利潤率也很疲軟,預計為 38%,同比下降近 8 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英特爾主要的問題在於公司在產品研發方面沒有跟上步伐。特別是數據中心業務,營收 30.5 億美元,同比下降 3%,分析師預期為 30.7 億美元。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作為對比,英特爾最強勁的競爭對手AMD從中奪取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數據中心部門收入增長超一倍以上。New Street Research 估計,到年底,AMD 的 x86 服務器處理器業務的市場份額將達到 40%,而四年前這一比例還不到 5%。
英特爾 CEO 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與分析師的電話會議上表示,更快地生產能夠處理人工智能工作負載的 Core Ultra PC 芯片這一決定決定導致了公司損失。
公司其他高管承認,他們誤判了公司的銷售和技術改善速度。
“我們對收入過於樂觀,” 首席財務官 David Zinsner 説,“我們應該對業務在這一年中的發展方向有更深入的瞭解。”
靠什麼翻盤?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份額爭奪戰,英特爾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有分析認為,它需要兩款產品才能在未來 12 個月內取得成功:Lunar/Panther Lake 和 Gaudi 3。
Lunar Lake 和 Panther Lake 是客户端業務的關鍵產品,將加速 AI 性能並大幅提高消費和商用筆記本電腦的圖形性能。其中 Panther Lake 計劃於 2025 年下半年發佈,公司高管表示這將是 “比 AMD 產品在性能和能效方面更好的處理器”。
分析師表示,英特爾需要這些產品不僅僅是為了維持其客户羣,還要激勵和吸引他們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新產品,以提高利潤率,才能更好地應對來自 AMD 和高通的競爭。
與此同時,Gaudi 3 是英特爾 Habana AI 加速器系列的第三代產品,這是英特爾在數據中心 AI 生態系統革命中取得進展的最後希望。
Market Watch 專欄作家 Ryan Shrout 認為,英特爾的 Gaudi 產品線擁有技術實力和掀起波瀾的潛力。它具有價格優勢和多種架構特性,使其從標準 GPU 加速器中脱穎而出。
但如果英特爾領導層無法為最新兩款產品制定出一個有凝聚力的銷售和營銷策略,留給英特爾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