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W accelerates the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vehicles

華爾街見聞
2024.08.03 02:53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主動退出價格戰一月後,寶馬交上了二季度答卷。

8 月 1 日,寶馬集團發佈了 2024 年的二季度財報。當季,寶馬整體的銷售額為 369.4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2888 億元),同比微降 0.7%。

不過,佔主要營收的汽車部門收入並沒有下降,該部門營收 320.7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2508 億元),同比增長了 1.4%。

從營收的角度來看,寶馬相比同期波動不大,但利潤則有所下滑。

第二季度寶馬集團息税前利潤 38.8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303 億元),同比減少 10.7%。汽車業務的息税前利潤率為 8.4%,較去年同期的 9.2% 下降了 0.8 個百分點。

寶馬方面解釋,利潤下滑主要是生產和人員支出的增加以及 IT 項目成本的增加。

整個上半年,寶馬研發投入達 41.69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325.97 億元),同比增長了 22.8%。這一投入,比一些新勢力一年的營收還要高出不少。

寶馬方面預計,今年的研發投入,也將達到歷史巔峯水平,研發佔到總營收的比例將超過 5%。

另外,利潤下滑也是受到了需求端的變化,以及宏觀環境的影響。

特別是在其主要市場的中國,寶馬的降價策略未起到預期中提振銷量的效果。其第二季度全球總交付量 61.87 萬輛,同比減少 1.3%,而在華市場的銷量為 18.85 萬輛,同比下降了 4.7%。

作為在汽車行業叱吒百年的企業,面對短期的風暴,寶馬也有自己的底氣。

就以二季度財報來看,寶馬的淨利潤為 303 億元,相當於每天賺 3.3 億元。車圈還有不少開始陷入虧損或者一直在虧損,相比下來,寶馬問題不大。

當然,寶馬也沒有躺平,而是主動出擊。調整產能,退出價格戰,支持經銷商穩紮穩打,也是為之後的反擊做準備。

雖然較晚的電動化進程讓寶馬的電車陷入 “油改電” 的詬病當中,這也成為撕開寶馬穩定價格的口子。

但現如今,寶馬電動化的進程越來越多了,並沒有受到部分車企放緩電動化進程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電動化的進程。

此次利潤下滑的原因被歸結為在中國市場銷量的下滑,但是當前,中國市場依舊是寶馬集團在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佔比超 30%。

在今年,寶馬計劃為中國市場提供 11 款純電車型,不少就在後半年上市。而寶馬計劃中的新世代車型,已經進入研發投入的峯值期,預計 2026 年將在瀋陽實現國產。

寶馬今年投出大筆的研發資金,已經流向了車輛互聯、自動駕駛和軟件堆棧,這些都是當前行業最卷的方向,也是車企們扎堆講故事的方向。值得一提的是,寶馬也是第一批在國內市場拿到 L3 試點牌照的車企。

進入中國 30 年,寶馬作為豪車的認知範圍非常廣泛,即使不少年輕消費者選擇當下的新能源品牌,但在二三線城市,寶馬過去積累的粉絲,依舊可以為其提供不小的市場。

中國也是寶馬最重要的戰略市場之一。

寶馬在中國擁有非常完備的研發體系,在北京、上海、瀋陽和南京均有研發基地。同時,在華研發團隊在過去三年增加了 3 倍,目前有超過 3000 名的研發人員。

曾經,寶馬因為在運動、性能等方面的積累,賺得盆滿缽滿。

如今,大筆研發資金已經投放下去,在汽車行業的這場長跑中,寶馬依舊在加速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