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B Securities: Balancing risks of US inflation and employment, nearing rate cut but final decision depends on data

招商證券發佈研報認為,美聯儲在 31 日的議息會議上維持政策利率和縮錶速度不變,通脹目標有所放鬆,就業權重上升。鮑威爾講話和答記者問釋放的信號是,通脹和就業風險平衡,接近降息但最終決策依賴數據。降息預期升温提振市場風險偏好,降息或為美股虹吸效應退潮的催化劑之一。
智通財經 APP 獲悉,招商證券發佈研報認為,31 日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維持政策利率和縮錶速度不變,通脹目標有所放鬆,就業權重上升。鮑威爾講話和答記者問釋放的信號:通脹和就業風險平衡,接近降息但最終決策依賴數據。降息預期升温提振市場風險偏好,大類資產普漲;首次降息 “數據依賴”,後續降息 “邊走邊看”;降息或為美股虹吸效應退潮的催化劑之一。
當地時間 2024 年 7 月 31 日,美聯儲召開議息會議,維持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在 5.25%-5.50% 區間不變,縮表節奏和 6 月議息會議決議維持一致,即減持 250 億美元/月美債和 350 億美元/月 MBS,符合市場預期。
美聯儲維持政策利率和縮錶速度不變,通脹目標有所放鬆,就業權重上升。FOMC 聲明中有三點增量信息:第一,對就業的評估轉為放緩 (moderated) 而非保持強勁 (remained strong),為今年 1 月 FOMC 以來首次;第二,對通脹的描述從 “處於高位” 變成 “在某種程度上處於高位”,同樣為今年 1 月 FOMC 以來首次;第三,雙重風險迴歸。2022 年 5 月以來美聯儲政策重心一直是抗通脹——“委員會高度關注通脹風險”,但本次會議定調轉變——“委員會高度關注雙重使命的風險”。
鮑威爾講話和答記者問釋放的信號:通脹和就業風險平衡,接近降息但最終決策依賴數據。
1) 經濟:仍具韌性。經濟活動繼續以穩固的步伐擴張;消費已從去年的強勁步伐放緩,但仍然穩固;設備和無形資產投資從去年的低迷中復甦,房地產投資 Q1 大幅上升、Q2 停滯;目前硬着陸的概率偏低。
2) 就業:勞動力市場有所降温。Q2 就業增長略慢於 Q1,但仍然穩固;失業率略有上升,但仍維持較低水平;勞動力市場狀況已回到疫前水平——強勁但不過熱。
3) 通脹:取得明顯進展,但仍需強化信心。核心 PCE 中的商品、非住房服務和住房服務都看到了明顯的進步,Q2 的通脹數據增加了信心,更多的積極數據將進一步強化這種信心。
4) 利率路徑:降息時機逐漸成熟,9 月可能首次降息但依賴數據支持。答記者問時,鮑威爾表示 9 月降息或在 “考慮之中”,但前提是整體數據而非單一數據符合美聯儲預期。對 “本次會議不降息” 的解釋是,雖然委員會雖普遍認為經濟已接近降息的適當時機,但尚未完全成熟。在基本情況下政策利率有望從當前水平開始下調。此外,鮑威爾並不想設定降息的具體路徑和前瞻指引,根據經濟狀況考慮零到多次降息。
市場反應:降息預期升温提振風險偏好,大類資產普漲。FOMC 決議公佈前各類資產均有所上漲,在決議公佈以及鮑威爾講話後資產漲幅擴大。2Y 和 10Y 美債盤中分別下行 10.1BP 和 10.6BP 至 4.27% 和 4.04%;美元指數盤中下跌 0.43% 至 104.04;COMEX 黃金、WTI 原油和 LME 原油分別收漲 1.70%、5.23% 和 2.99%;標普 500、納斯達克、道瓊斯指數分別收漲 1.58%、2.64% 和 0.24%。市場降息預期略有升温,9 月首次降息 25BP 概率為 87.5%,11 月降息 25BP 概率為 66.4%。
首次降息 “數據依賴”,後續降息 “邊走邊看”。儘管鮑威爾極力保持風險中性和數據依賴,但市場仍解讀為中性偏鴿,原因在於給出 “9 月” 這一具體時點降息的可能性。按照鮑威爾的説法,若 7-8 月經濟和就業數據轉差或通脹進一步回落,都有可能觸發 9 月落地降息靴子。因此,往後看每一次經濟數據的確認都是對降息預期的強化,而數據的偏離 (如通脹仍有韌性) 又會令市場重新修正降息路徑。此外,鮑威爾提及 “目前只有一個季度的積極通脹數據”,若 9 月落地降息靴子,美聯儲有可能會預留一個季度的窗口期 “邊走邊看”,連續降息條件相對苛刻、有待觀察。
為何大選前降息成為可能?招商證券在 3 月議息會議點評《左右逢源》、5 月議息會議點評《不進不退》等報告中多次表達過 “大選前或難降息” 的觀點,主因是拜登任期支持率走勢基本反映了選民對通脹的態度。2021 年 Q3 美國通脹開始走高,拜登支持率驟降;2022 年 6 月拜登支持率為今年 6 月首次辯論前的最低水平,也對應了本輪美國 CPI 同比的頂部;去年 Q4 拜登支持率再度跌破 40% 榮枯線,也與尚未結束高通脹但已提前結束加息有關。進而,若拜登仍有勝算,大選前降息勢必不利於其選情,不排除會加以阻撓。但,情況在首次辯論、特別是拜登退選後發生變化。通脹不再與候選人選情掛鈎,美聯儲反而可以更加獨立地推動貨幣政策決定。
降息或為美股虹吸效應退潮的催化劑之一。2023 年底至今年 2 月以及今年 6 月等美元與美股共振走強階段,美股的虹吸效應被強化,非美資產短期承壓。近期美聯儲 9 月降息成為可能,疊加日本央行再次加息逆轉了日元貶值趨勢,此外,降息預期也助長了市場對於美國經濟放緩的擔憂,美股虹吸效應冷卻,提升了非美資產的關注度。加上,三中全會、央行降息、財政積極等一系列內部變化,國內權益表現也逐漸積極。
值得注意的是,招商證券在 7 月 29 日報告《資產端的 “自主可控”》中指出,當前人民幣匯率大概率仍在 “7.0-7.3” 區間波動;並將國內利率債與國有國資高股息權益資產定義為 “自主可控資產”(不受外部和外資影響)。顯然,若美聯儲降息持續、內因逐漸積極,國內風險偏好保持回升,那麼此類資產將陷入持續調整;但若美聯儲降息持續性以及內因變化仍具不確定性,那麼,“自主可控資產” 仍有配置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