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Peng's bold bet on intelligent driving in the second half

華爾街見聞
2024.07.31 13:3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智駕技術發佈會上透露,今年小鵬在智駕上投入了 35 億元,並招了 4000 人。小鵬的智駕將全球都能開,並新增了攝像頭感知離車泊入、100m 循跡倒車等功能。此次更新的 OTA 中,小鵬還和蘋果生態互聯,新增遠程語音控車、手勢控車、百變 NFC 觸碰控車等功能。小鵬是全球唯二實現端到端大模型上車的主機廠,OTA 更新速度更快。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今年去美國出差,發現美國的企業都在卷端到端,卷大模型,而我們卻在卷周銷量榜。”

往日頗為低調的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加入近期對國內車企卷周榜的 “聲討” 當中。

在 7 月 30 日的 “AI 智駕技術發佈會” 上,何小鵬直言,僅今年,小鵬就在智駕上投入了 35 億元,並且還招了 4000 人。

過去三年,小鵬的研發開支分別是 41.14 億元、52.15 億元、52.77 億元,佔小鵬汽車總收入的佔比都在 17% 以上。而在一季度,小鵬的研發投入也不過 13.5 億元,可見小鵬正在加速投入智駕。

豪賭智駕背後,是小鵬汽車想讓自己的智駕標籤更加清晰。

在發佈會上,小鵬汽車透露,接下來小鵬的智駕將全球都能開,並且在具體場景中,不限城市、不限路線、不限路況。

從去年上海車展各大主機廠捲開城開始,智駕領域就掀起狂風驟雨。到後來,有車企率先做到 “全國都能開”。

但在小鵬看來,不是全量推送的,前面加有限定詞的 “全國都能開”,都不算數。這一次,小鵬升級之後的 XNGP,做到了全量推送。

除了不限定的全國都能開之外,此次更新的功能,還有攝像頭感知離車泊入、100m 循跡倒車等。

其中,“100 米循跡倒車” 可在無法掉頭的死衚衕、狹窄小路等極限場景,自動沿原行駛軌跡返回,實現 “一鍵駛回原位”。

另外,小鵬發現自己的用户中,有 60% 的是蘋果用户。於是在本次 OTA 中,該系統還和蘋果生態互聯,新增遠程語音控車、手勢控車、百變 NFC 觸碰控車等功能。

而實現這些能力,得益於小鵬率先實現端到端大模型量產上車,目前,小鵬也是全球唯二,全國第一家實現端到端大模型上車的主機廠。

端到端上車之後,小鵬汽車 OTA 更新速度也更快了。當前,可以做到 “每 2 天一次版本迭代,每 2 週一次體驗升級”。

年初的一場分享上,小鵬就為今年提前定下了 KPI。當時,小鵬説要將智駕做到更多長尾場景,這一次,小鵬已經覆蓋到了 ETC 等場景,年內要直接完成 “門到門”。

在外界看來,小鵬的當務之急還是銷量的提升。不過,對於銷量,何小鵬表示自己並不焦慮。

他認為,汽車行業是一個馬拉松式的長跑,今年以來,已經感受到了內部的變化,磨刀不誤砍柴工功,最近幾個月,小鵬就是在磨刀,銷量提升不會等太久。

另外,小鵬也在謀劃新的銷量增長點。在智駕領域積累了這麼多年,何小鵬必然有所謀劃,他明確表示,未來小鵬也會進入 Robtaxi 領域。

在何小鵬看來,繼計算機網絡、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及雲服務後,AI 開始在 2023 年後引領新的時代趨勢與科技浪潮,並帶來 4 大全新方向:芯片、大模型、無人駕駛、機器人。

而小鵬要抓住的,就正是其中的無人駕駛,未來將會以和運營商合作的模式進入行業。何小鵬在採訪中透露,他最近就還見了滴滴和 Uber 的 CEO。

不過,即使在自動駕駛行業,行業競爭依舊很激烈。小鵬對於智駕的豪賭,也需要市場的驗證。

以下是華爾街見聞等媒體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小鵬智駕負責人李力耘對話實錄(經編輯):

問:大家對於小鵬的期待中,智駕方面都符合預期,但銷量並不符合預期。你對銷量到底怎麼看的?為什麼它還沒有達到外界的預期?

何小鵬:我覺得有幾個點:第一,我們的 AI 還沒有做得足夠好;第二,純電這兩年壓力比較大;第三,我們所在的賽道是競爭最激烈的,30 萬以上的有兩三家,20 萬以上的也就兩三家,我們所處的 20 萬-30 萬是最多的,新進入者就會想跟我們 PK 一下。

從前年開始,我們的變化越來越明顯,我對長期馬拉松長跑的勝利越來越充滿信心。不用等很長時間,大家會看到,小鵬磨刀不誤砍柴工。假設銷量是砍柴,我們最近幾個動作都是在磨刀。明年這個時候來問,你可能就會問:“小鵬,你們磨刀的第一階段為什麼有效果?”

做企業要看長遠。

問:小鵬會不會進入自動駕駛出租車這個行業?或者會不會給相關的企業提供一些技術方面的支持?

何小鵬:我們會介入到 Robotaxi,但我們是不願意接管運營,我們希望未來 Robotaxi 不僅服務中國,還要服務全球。

最近一個多月,我見了滴滴的 CEO,也見了 Uber 的 CEO,他們在無人駕駛領域都做得不錯。我相信將來全球有很多這樣的運營商,我希望與他們合作。

造車很難,做運營是難上乘難,不是 “加難”,是 “乘難”,應該有更多的夥伴一起把這個事情做好。

問:智駕現在對於小鵬銷量上的加持到底有多大?智駕真的能成為一家車企的護城河嗎?

何小鵬:現在對智駕的疑惑,和 5 年前對新能源的態度非常相似。2019 年,很多人不敢説新能源有怎樣的未來。

我認為,真正的換道一定是 AI。過去 12 個月,小鵬銷量中,高階的、帶智駕功能佔比越來越高。我們相信,AI 是很重要的護城河,是很有價值的數據。如果是 20 萬級別的車,甚至更便宜的車,都能夠把這個數據做好。有 10 萬、100 萬和有 1 億的數據,差別非常大。

我相信不用 5 年,只需要 3、4 年,大家都會認為智駕會是一個巨大的變化,我非常堅信。

問:XNGP 全國都能開之後,小鵬下一步計劃是什麼?

何小鵬:下一步全國都好開,花 18 個月把它做到類似 Waymo。我們四季度要做 “門對門”,現在只是部分的人,我們的目標是讓所有的小鵬車主都可以。我覺得這個挺難的,因為太多中間的場景,每個場景不僅要做,還要做得更可靠更穩定,還要準確,這是很難的。

問:端到端大模型上車以後,為用户帶來的切實感受,究竟有什麼不同?

何小鵬:我向力耘提的目標,到明年下半年,要能夠用現在的車(Max 版本),能夠 OTA 升級到國外 Waymo 的水準。

這也就意味着一個人平均一天開 70 公里的路,開一個星期只用接管一兩次。這種體驗會是顛覆性的,和現在的駕駛體驗完全不同。

我覺得這已經不再遙遠,18 個月內甚至更短就能實現。雖然這會很有壓力,但你想象一下,我們小時候看到的車都是人在開,但三、四年或五年後,開車的人、握方向盤的人越來越少,人們在車裏面可以做一些其他事情。

現在開啓智駕之後,別人不知道你在智駕,但以後他們會知道,我們將在今年某個階段,所有改款都會加入這個功能,因為我是智駕,所以我和其他人不一樣。

問:你為什麼要勸雷軍造車?

何小鵬:我當時和他講了一件事,汽車最終還是要看智駕。換個角度,多個友商我們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