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 Stock IPO Preview | Will the autonomous driving unicorn WeRide, which has been losing 5.1 billion RMB in the past three and a half years, go to the US for a "blood transfusion"?

智通財經
2024.07.31 08:22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文遠知行計劃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將牽頭此次 IPO。該公司成立於 2017 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 L4 級自動駕駛科技公司,已在全球 30 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文遠知行的發展速度快,但三年半虧損 51 億元。自動駕駛市場前景廣闊,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及中國大陸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1.745 萬億美元及 6390 億美元。

隨着蘿蔔快跑的快速出圈,自動駕駛概念無疑再次成為當下的熱門風口。

根據灼識諮詢報告,自動駕駛有望迎來大爆發,2022 年全球及中國大陸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分別為 100 億美元及 20 億美元,預計到 2030 年全球及中國大陸自動駕駛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 1.745 萬億美元及 6390 億美元,行業增長速度十分驚人。另外,L4 及以上級別自動駕駛市場增速有望遠超同期整體自動駕駛市場平均增速。

值此風口之際,自動駕駛獨角獸企業文遠知行也啓動了 IPO 之行,試圖衝刺 “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

7 月 27 日,文遠知行在美國證監會 (SEC) 公開披露招股書,擬在美國納斯達克 IPO 上市,該 IPO 由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和中金公司牽頭。該公司曾於 2023 年 2 月 23 日在 SEC 秘密遞表,此次一旦成功上市,其便有望拿下全球 “通用自動駕駛第一股” 之稱。

資本市場向來不乏 “天時地利人和” 的故事,而此次文遠知行赴美 IPO 之行也可謂滿足了 “天時地利” 的客觀條件,不過,關於公司 “人和” 的自身條件恐怕仍需透過招股書深度探討一下。

估值高達 51 億美元 VS 三年半虧損 51 億元

成立於 2017 年的文遠知行,總部位於廣州,是一家全球領先的 L4 級自動駕駛科技公司。

或由於搭上了自動駕駛的風口,文遠知行的發展速度也是讓人意想不到的快。

截止目前,文遠知行已在全球 7 個國家 30 個城市開展自動駕駛研發、測試及運營,運營天數超過 1600 天,形成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小巴、自動駕駛貨運車、自動駕駛環衞車、高階智能駕駛等五大產品矩陣,可提供網約車、隨需公交、同城貨運智能環衞、高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等多種服務,且同時擁有中國、美國、阿聯酋、新加坡四地自動駕駛牌照。

發展至今,短短几年時間,文遠知行在自動駕駛領域便擁有了多項 “第一”,如下:

全球首家向公眾提供 L4 級付費 RoboTaxi 服務且運營歷史最長的公司;全球首家研發專用於開放道路的 L4 級 Robobus,並首家在開放道路上向公眾推出無人駕駛 Robobus 服務的公司;

全球首家研發專用於開放道路的 L4 級 Robos 掃地車,並首家推出無人駕駛 Robos 掃地車城市清潔服務的公司;全球首家累計訂單量突破 1 萬輛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里程碑在各行業中最為領先……

身處風口行業,又是行業新秀,文遠知行面世以來自然也頗受資本青睞。

智通財經 APP 觀察到,成立至今,文遠知行已先後完成 10 輪融資,投資方中不乏廣汽資本、博世、宇通集團、英偉達等產業方,也包括何小鵬、中阿產業投資基金、凱雷投資集團等知名機構。2022 年,該公司完成最後一輪 D+ 輪融資,投後估值達 51 億美元。

透過股權結構圖來看,IPO 前,文遠知行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韓旭持有 7.6% 的股份,並擁有 31% 的投票權;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李巖持有 6.3% 的股份,享有 10.8% 的投票權;DuaneZipingKuang 則持有 8.5% 的股份,並擁有 5.7% 的投票權。

然而,如眾多高成長性科技企業一般,為保持核心競爭優勢,“高虧損” 也成為了文遠知行當下的發展通病。

據招股書數據顯示,2021 年至 2023 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 1.38 億元、5.28 億元和 4.02 億元,整體表現較為波動,呈先升後降趨勢。至 2024 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僅為 1.5 億元,同比減少 17.8%。

除了營收顯現下滑現象之外,文遠知行的虧損也:2021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該公司錄得淨虧損分別為 10.073 億元、12.985 億元、19.491 億元、8.82 億元,三年半累計約 51.73 億元。

受常年虧損的 “拖累”,文遠知行的資產負債結構也處於 “不健康” 狀態:截止 2024 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 18 億元 (2.517 億美元),總資產為 52.47 億元,總赤字為 36.71 億元,總負債總額為 89.18 億元。

如此財務壓力之下,似乎也就不難理解文遠知行乘勢赴美 “補血” 的舉動了。

研發費用佔虧損額 54%,商業化仍是待解難道

據悉,文遠知行於 2019 年在國內便推出了付費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於 2021 年,該公司在中國實現了自動駕駛巴士的商業化生產,並於 2022 年在廣州開始向公眾提供服務。此外,該公司還分別於 2021 年 9 月和 2022 年 4 月推出了自動駕駛貨車和自動駕駛清掃車。2022 年,我們開始提供關鍵的 ADAS 技術和生態系統支持,並於 2024 年 3 月開始大規模生產最先進的 ADAS 解決方案。

截至目前,文遠知行收入主要來源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銷售產品,包括機器人巴士、機器人出租車、機器人清掃車以及相關傳感器套件;第二部分是提供服務,包括自動駕駛運營、技術支持服務以及高級輔助駕駛系統 ADAS 研發服務。

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 L4 級及以上自動駕駛仍處於商業化的早期,這也意味着,即便文遠知行在自動駕駛領域做了不少突破之際,但 “何時盈利” 仍是一個未知的難題。

據灼識諮詢披露,未來十年,L4 及以上的自主駕駛技術將通過機器出租車、機器客車、城市內和城市間機器人後勤車輛、機器人車輛、其他工業和城市服務車輛及其他客車實現商業化。到 2030 年,L4 級及以上自動駕駛用例的商業化預計在全球範圍內將達到 15,350 億美元,2022 年至 2030 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 151%。

(圖片來源:文遠知行招股書)

雖然自動駕駛行業仍處於商業化早期階段,但由於行業前景廣闊,擁有核心競爭力仍是行業內公司趨之若鶩的追求。

這一點文遠知行也瞭然於心,為開發新產品和技術進行了大量投資,並打算繼續投入大量資源,開發新技術、工具、特性以及產品和服務,進而導致公司虧損額不斷走高。

據招股書顯示,2021 年至 2024 年上半年,該公司的研發支出 4.432 億元人民幣、7.586 億元人民幣,分別佔當年總收入的 320.7%、143.8% 和 285.5%,344.1%。計算來看,三年半的時間累計研發費用達 27.78 億元,佔虧損額的 54%。

對此該公司也提示風險稱,公司正在並預計將繼續在未來進行大量投資,開發新產品和新技術。如果不將公司的發展預算用於創新和商業上成功的技術,公司可能無法實現預期的投資收益。

眾所周知,自動駕駛技術是一項新興技術,目前面臨大量技術和商業挑戰,包括預期駕駛性能會比人力更好、資本需求大、車輛開發週轉時間長、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專門知識要求、監管框架不一致且不斷變化、需要建立公眾信任和品牌形象以及一種全新技術的實際運作等。

這也就促使了文遠知行當下的商業化之路仍充斥着不少 “迷霧”,譬如公司的技術可能表現不如預期,或者商業化所需的時間可能比目前預計的要長。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正如文化知行實現商業化之路一般,該公司的 IPO 之路亦充滿挑戰與機遇,一方面三年半虧損 51 億元、何時真正的商業化仍是謎題等表現或促使投資者對其信心大打折扣,另一面,在全球 7 個國家 30 個城市的佈局以及在自動駕駛領域做到多項 “第一” 的表現,也進一步為其估值增添砝碼。兩相對比之下,後續該公司能否在二級市場大放異彩,恐有待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