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cedes-Benz Group AG is also not making money easily now

華爾街見聞
2024.07.30 16:16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奔馳發佈了 2024 年第二季度的財報,銷售額下降 3.9%,利潤下降 19%。豪車市場競爭激烈,新能源車企搶佔市場份額,奔馳面臨銷量和價格雙重困境。今年上半年,奔馳全球總銷量減少 6%。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周智宇

跟寶馬一起退出價格戰之後,奔馳交出了一份並不亮眼的二季報。從這份財報可以看到,一貫能夠以優異財報讓投資者安心的奔馳,面對慘烈價格戰,也在艱難退守。

7 月 26 日,梅賽德斯 - 奔馳發佈了 2024 年第二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當季奔馳銷售額為 367.4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2884.02 億元),同比小幅下降 3.9%。

比銷售額更不樂觀的是利潤。

奔馳當季息税前利潤為 40.4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317.13 億元),同比下降 19%;淨利潤為 30.6 億歐元(約合 240.2 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 16%。

儘管從淨利潤來看,奔馳二季度依舊每天要賺 2.6 億元。但目前,對於奔馳而言,已經算得上是嚴峻的情況了。在如今的複雜環境之下,奔馳賺錢也不會像 “呼吸” 一樣簡單了。

畢竟在過去數年,奔馳的業績一直非常傲人。

2022 年的年報中,奔馳的息税前利潤同比增長 28%,淨利潤更是增長了 34%,達 148 億歐元(約合人民幣 1163 億元)。算下來,在 2022 年,奔馳一天淨賺 3.2 億元。

然而,跨過最好的財年之後,奔馳也和所有的車企一起,捲入了世界的新能源浪潮中,其主力銷售的中國市場,更是被新能源車企掀起狂風暴雨。

甚至作為豪車品牌也沒有幸免,這些品牌曾統治了數年的豪車市場,也被撕開口子。理想、蔚來、問界等品牌紛紛盯上豪華市場,重新定義新能源時代的豪華,並持續搶佔 BBA 的銷量。

更糟糕的是,在激烈的競爭中,這些合資品牌一度處於劣勢。今年以來,傳統豪車品牌就面臨着銷量和價格兩不保的局面,奔馳 C 級車甚至跌到 20 萬元以下,寶馬腰斬式降價,但這都沒有換來更多銷量。

今年上半年,奔馳全球總銷量為 116.86 萬輛,同比減少 6%。而梅賽德斯 - 奔馳轎車銷量為 95.97 萬輛,同比減少 6%。

雖然中國市場依舊是其乘用車第一的市場,佔比超過三分之一,但當下的表現也是不樂觀的。上半年,在中國銷量為 34.15 萬輛,同比減少 9%。

巨大的佔比也意味着,如何改善在中國市場接下來的表現,直接關係到奔馳未來財務指標的改善。

面對當前的狀況,梅賽德斯 - 奔馳集團表示,銷售額的下降主要受到市場環境低迷、車型更替以及供應鏈緊張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儘管如此,集團仍在積極推進電動化轉型和高端車。

如果世界範圍內的情形是需求放緩,那中國市場的環境則更加複雜。不僅大眾需求在變化,市場競爭也更加激烈。降價也只能放緩下降的速度,還傷及利潤。

一直以來,奔馳等豪華車對於其利潤引以為傲,除了上述集團總利潤下滑之外,汽車部門的利潤也有較大幅度的下滑,二季度奔馳核心的汽車部門,調整後盈利下降了 27.5%。

不過,目前奔馳的電動車型銷量佔比並不高,只有 5.1 萬輛為純電動汽車,未來還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並且,今年以來,奔馳在電動化方面的進度也已有了階段性成果。

4 月,奔馳在上海的研發中心升級並啓用全新的大樓。在這一研發中心,研發內容涵蓋智能互聯、電動出行、自動駕駛等各大領域。

這也是中國車企角逐的主流領域,更是當前中國消費者比較容易感知的領域。

另外,奔馳新一代 MMA 平台量產車將於 2025 年起在北京奔馳投產,其純電車型也是業內流行的 800V 電氣架構。

對於奔馳而言,不論是賺錢能力還是銷售體量,雖然開始下滑,但依然是龐然大物,離跌落還尚遠。

汽車畢竟是一個長週期的產業,其在過去積累的能力,依然有望應用到更廣泛的市場競爭當中,尤其是世界範圍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