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TIC Securities: "Carrot Run" Nationwide Promotion Market Space Can Reach 155.3 Billion, Corresponding to a Profit of 51.6 Billion

中信建投認為,百度 “蘿蔔快跑” 有望在中長期實現盈利,市場空間可達 1553 億元,對應利潤 516 億元。百度 Apollo Go 已初具商業化落地能力,每季度維持 80 萬次以上服務量。當前 “蘿蔔快跑” 補貼後價格明顯較高,通過補貼和新奇感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情緒。在中長期降本後,單車日均盈利有望提升至 133.04 元。如果 “蘿蔔快跑” 能在全國範圍推廣,中性預期下市場空間可達 1553 億元,對應利潤 516 億元。
百度 “蘿蔔快跑” 近三季度每季度維持 80 萬次以上服務量,已初具商業化落地能力,目前主要通過補貼後的低價和新奇感,雙重刺激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情緒。通過中長期降本,我們認為 “蘿蔔快跑” 有望在中期實現單車日均盈利 25.40 元,回本週期 6.17 年;在長期實現單車日均盈利 133.04 元,回本週期 2.72 年。如果 “蘿蔔快跑” 能在試點城市/一二線城市/全國範圍推廣,中性預期下市場空間可達 426/529/1553 億元,對應利潤 142/176/516 億元。
百度 “蘿蔔快跑” 已初具商業化落地能力
百度 Apollo Go 已面向十餘城開放,乘坐累計超過 600 萬次,近三季度每季度維持 80 萬次以上服務量,已初顯商業化能力,其中武漢地區 “真” 無人駕駛佔比已達 70% 以上。費用端,“蘿蔔快跑” 在各地價格存在差異,試點城市中一線城市如北京價格相對更高;相較於出租車和網約車,當前 “蘿蔔快跑” 補貼前價格明顯更高,主要通過補貼後的低價和新奇感,雙重刺激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情緒。
當前補貼下 “蘿蔔快跑” 難盈利,中長期降本後盈利能力提升
RoboTaxi 成本主要包含整車、運營和運維等。根據武漢現有信息測算,在客單價(不含補貼)假設下,單車每日 91.95 公里可實現盈虧平衡,對應單均里程 8 公里 11.49 單,目前武漢地區訂單量已達到;在客單價(含補貼)假設下,單車每日 593.28 公里能實現盈虧平衡,對應單均里程 8 公里 74.16 單,難以實現。考慮中長期降本,預計中期 “蘿蔔快跑” 單車日均盈利 25.40 元,回本週期 6.17 年;長期單車日均盈利 133.04 元,回本週期 2.72 年。
“蘿蔔快跑” 全國推廣下市場空間可達 1553 億,對應利潤 516 億
全國出租客運汽車市場中,網約車運力趨近飽和,巡遊出租車整體下滑,我們對 “蘿蔔快跑” 業務 2030 年的市場空間進行測算。若 Robotaxi 僅在現有試點城市推廣,悲觀/中性/樂觀預期下市場規模分別 212.86/425.73/ 638.59 億元,利潤分別 70.80/ 141.60/ 212.40 億元;若 Robotaxi 在一二線城市推廣,悲觀/中性/樂觀預期下市場規模分別 264.40/528.81/793.21 億元,利潤分別 87.94/175.88/263.82 億元;若 Robotaxi 在全國推廣,悲觀/中性/樂觀預期下市場規模分別 776.36/1552.73/2329.09 億元,利潤分別 258.22/516.44/774.66 億元。
一、“蘿蔔快跑” 關注度激增,武漢已實現全程全時段覆蓋
面向十餘城開放,武漢地區 “真” 無人駕駛佔比已達 70% 以上。目前,Apollo Go 已在中國的 12 個城市開放,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武漢、成都、重慶、合肥、長沙、福州、嘉興、陽泉。就全無人駕駛而言,Apollo Go 於 2022 年 7 月 20 日獲得在北京公共道路上收取無人駕駛叫車服務費用的許可,並於同年 12 月 30 日獲得北京首個無駕駛員或安全操作員測試車輛的牌照,最終於 2023 年 8 月 10 日起收取費用;在武漢和重慶,Apollo Go 於 2022 年 8 月 8 日開始提供完全無人駕駛的叫車服務並收費,其中武漢全無人駕駛訂單的比例已經於 2024 年 4 月達到 70%,預計數個季度後將提升至 100%;Apollo Go 還於 2023 年 5 月在深圳屏山獲得提供完全無人駕駛叫車服務的許可;於 2023 年 7 月開始在上海浦東的開放道路上進行完全無人駕駛測試。
“蘿蔔快跑” 各地價格存在差異,一線城市價格相對更高。“蘿蔔快跑” 在各地收費標準不同,以落地較快的武漢和北京對比,武漢起步費在 15-16 元不等,低於北京的 16-20 元;武漢里程費在 2.40-3.50 元/公里不等,高於北京的 1.95-2.25 元/公里;武漢的超時費在 0.20-0.40 元/分鐘不等,低於北京的 0.70-0.80 元/分鐘;遠途費方面,武漢則對超過 12 公里的部分較北京額外加收 1.00 元/公里的費用。我們以週末 17:00 出行 8 公里,耗時 20 分鐘計算,武漢 “蘿蔔快跑” 收費(補貼前)38.9 元,北京 “蘿蔔快跑” 收費(補貼前)46.4 元,北京作為一線城市價格相對更高。
武漢補貼前價格高於出租車和網約車,補貼後價格優勢明顯。“蘿蔔快跑” 目前在武漢市全地區、全時段覆蓋,我們仍然以週末 17:00 出行 8 公里,耗時 20 分鐘進行對比,同時假設出租車未加收等候費。此時,武漢 “蘿蔔快跑” 收費(補貼前)38.9 元,2.0L 以下排量出租車收費 19.0 元,2.0L 及以上排量、純電動客運出租車收費 22.0 元,網約車(快車)收費 23.9 元,“蘿蔔快跑” 價格明顯更高。但在目前平台的補貼下,“蘿蔔快跑” 在武漢單公里價格能低至 1 元左右,通過低價和新奇感,雙重刺激提升消費者的消費情緒。
二、以武漢 “蘿蔔快跑” 現狀為基,測算該業務中長期盈利能力
RoboTaxi 成本主要包含整車、運營和運維等,考慮商業模式和業務屬性,安全運營與降低單位成本是業務商業化落地的核心點。基於羅蘭貝格和如祺出行聯合發佈的《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商業化趨勢展望 2024》,Robotaxi 全生命週期運營總成本主要包括整車製造、安全運營和運力運營三大部分:
整車製造成本:主要包括整車與自動駕駛模塊的採購成本,前者一般取決於和主機廠的合作情況,未來有望通過規模效應促使成本下降;後者則主要包括芯片、激光雷達等硬件和智駕軟件成本,通過技術成熟有望實現降本;
安全運營成本:主要包括安全員的培訓、薪資成本和平台運營的相關開支,一方面安全員逐步由車上一車一人向雲端多車一人轉向,降低成本擴大覆蓋面,另一方面隨着平台覆蓋度的增加和調度算法的成熟,帶動中長期成本有望下降;
運力運維成本:主要包括 Robotaxi 的售後維保、充電換電等運維成本,牌照、保險等其他運力相關運營費用,該成本相對剛需,後續存在電池運維成本下降的可能。
運營單量快速上漲帶動 “蘿蔔快跑” 營收激增,預期武漢地區有望在 2024 年實現盈虧平衡。2024 年 5 月 15 日,百度 Apollo Day 2024 在武漢舉辦。百度自動駕駛業務部總經理陳卓表示,“截至 2024 年初,隨着時空覆蓋和運營效率的大幅提升,‘蘿蔔快跑’ 的營收同比增長了 9 倍,虧損減少了一多半。” 陳卓同時預計,“後續隨着千台第六代無人車陸續投入使用,‘蘿蔔快跑’ 的營收增長速度會更快,目標到 2024 年底,‘蘿蔔快跑’ 在武漢實現收支平衡,並在 2025 年全面進入盈利期。”
根據武漢現有信息,我們對 “蘿蔔快跑” 業務未來的盈利情況進行測算分析:
固定成本端:
(1)整車成本:目前百度第六代無人車 Apollo RT6(頤馳 06)售價 20.46 萬元(不含智駕套件),我們假設包含搭載智駕所需的智能套件後,3 年內整車成本控制在 25 萬,長期成本控制在 20 萬,按網約車 8 年強制報廢期進行折舊;
(2)人力成本(含安全員及其他運營):2023 年武漢市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 11.01 萬;據《自動駕駛汽車運輸安全服務指南(試行)》,從事出租汽車客運的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經設區市人民政府同意,在指定的區域運營時可使用遠程安全員,遠程安全員人車比不得低於 1:3;我們假設武漢全時段運行下安全員三班倒,按城鎮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發放薪酬。同時,預計 3 年遠程安全員人車比達到 1:5;長期遠程安全員人車比達到 1:10。
(3)保險費用:據車主指南網測算,對於網約營運車,一年的車險費用在 7000-15000 元左右。可參考交強險 1150 元,車損險 1800 元,50 萬額度的第三者責任險 4500 元,車上人員責任險 *5 個座位 120 元,盜搶險 500 元,單獨玻璃破碎險 120 元,劃痕險 480 元,不計免賠險 400 元,合計 9550 元。我們以 9000 元進行假設計算。
(4)維保費用:據 F6 汽車科技大數據研究院及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22 年新能源汽車年均維保費用為 1210 元,傳統汽車為 2570 元,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維保費用的差距隨着車價的差距擴大而擴大。我們以 1200 元進行假設計算。
可變成本/收入端(與單日裏程相關):
(1)里程電費及其他電力相關運維成本:據懂車帝數據,頤馳 RT6 載了一塊容量為 56.06 千瓦時的磷酸鐵鋰電池,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 380 公里;電費方面,據長江日報 2023 年 8 月報道的武漢換電出租車集中交付,有司機花費 48 元,單次換電里程 260 公里,則單公里電費 0.185 元;而據特來電 APP,武漢市區的充電樁充電價格普遍在 1.3 元/度上下,則按頤馳 RT6 的容量和里程計算,單公里電費為 0.192 元。我們以 0.2 元/公里的電費進行計算,同時假定其他電力相關運維(換電運維、車機電力損耗等)成本與里程電費相當。
(2)客單價(不含補貼):以武漢 “蘿蔔快跑” 收費標準,按照常規日以及休息日各時段的收費價格進行加權計算,對應常規日起步費 15.19 元,里程費加權平均 2.85 元/km,時長費加權為 0.24 元/分鐘;休息日起步費 15 元,里程費加權平均 2.94 元/km,時長費為 0.2 元/分鐘。據廣州市交通運輸局(武漢未披露單車日均里程,以廣州市數據推算)數據,2024 年 5 月,全市網約車單車日均訂單量約 12.22 單,單車日均運營里程約 99.49 公里、單車日均營收約 311.63 元,則單均里程為 8.14 公里。我們以網約車每單 8 公里進行計算,對應行駛時間 20 分鐘,按工作日和週末進行加權,則單公里費用為 4.92 元。
(3)客單價(含補貼):據澎湃新聞 2024 年 7 月 12 日文章,武漢有網友曬出打車 28 公里僅需 26 元,平均每公里 0.93 元;一位武漢市民曬出自己 7.1 公里的行程一共花費了 5.07 元,平均每公里 0.71 元;據 36kr 7 月 13 日文章,《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武漢通過蘿蔔快跑 3.9 公里行程 6.2 元,平均每公里 1.59 元。我們對以上數據進行簡單平均計算,假設單公里費用為 1.1 元。
現行盈虧平衡點:根據以上數據測算,在客單價(不含補貼)假設下,單車每日跑 91.95 公里即可實現盈虧平衡,對應上述測算 過程中單均里程 8 公里需要 11.49 單;而根據新浪財經引述湖北發佈數據,“蘿蔔快跑” 在武漢單日單車峯值超過 20 單,已能實現盈虧平衡;在客單價(含補貼)假設下,單車每日跑 593.28 公里才能實現盈虧平衡,對應上述測算過程中單均里程 8 公里需要 74.16 單,明顯不夠現實。
中長期盈利測算:
(1)成本部分假設:同上述測算過程,預計包含搭載智駕所需的智能套件後,3 年內整車成本控制在 25 萬,長期成本控制在 20 萬,按網約車 8 年強制報廢期進行折舊;預計 3 年內遠程安全員人車比達到 1:5,長期遠程安全員人車比達到 1:10;日均保險費用、維保費用、里程電費及其他電力相關運維成本與前述相同。
(2)收入部分假設:假設客單價維持在 2.00 元/公里,實現盈利的同時較網約車有競爭力。單日裏程方面,我們假設 robotaxi 通過安全員三班倒實現 24 小時服務,對應每日運營里程數達到網約車的 2 倍,則以廣州的平均數據推算,單車日均服務里程為 200 公里。
(3)盈利情況:按照上述假設,中期內 “蘿蔔快跑” 單車日均收入 400 元,盈利 25.40 元,利潤率為 6.35%,8 年生命週期總盈利 7.41 萬元,單車回本週期 6.17 年;長期看 “蘿蔔快跑” 單車日均收入 400 元,盈利 133.04 元,利潤率為 33.26%,8 年生命週期總盈利 38.85 萬元,單車回本週期 2.72 年。
根據全國出租客運汽車現狀,我們對 “蘿蔔快跑” 業務未來的市場空間進行測算分析。
基本假設:
(1)網約車數量:據交通運輸部數據,2023 年我國網約車車輛運輸證達到 279.20 萬,同比增長 31.82%;進入 2024 年,多地發文預警運力飽和,部分地區暫停相關證件辦理。我們假定全國各城市網約車發展節奏一致,呈現網約車車輛運輸證增速趨緩的發展格局,2023-2030 CAGR 約 5.22%,對應 2030 年網約車車輛運輸證達 391.87 萬。
(2)巡遊出租車數量:據交通運輸部數據,2023 年我國巡遊出租車達到 136.74 萬,同比增長 0.40%。由於巡遊出租車受到網約車的衝擊,我們假定其數量逐年下滑 1%,到 2030 年數量為 127.45 萬。
(3)滲透率:如果社會輿情、政策約束、技術發展等因素影響 Robotaxi 商業化推廣節奏,悲觀假設下給予 2030 年 10% 滲透率;如果 Robotaxi 商業化推廣平穩,中性假設下給予 2030 年 20% 的滲透率;如果政府大力支持 Robotaxi 商業化推廣、車路雲建設和自動駕駛技術突破促進產業發展,樂觀假設下給予 2030 年 30% 的滲透率。
情形一:Robotaxi 僅在現有試點城市推廣,中性預期下市場規模為 425.73 億,利潤規模為 141.60 億。
若 Robotaxi 僅在現有試點的 12 個城市進行推廣,我們根據各城市網約車和巡遊出租車的數量,結合全國增速估算,2023 年試點城市約有 87.87 萬輛網約車,20.09 萬量巡遊出租車。按前述基本假設,悲觀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212.86 億元,利潤規模為 70.80 億元;中性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425.73 億元,利潤規模為 141.60 億元;樂觀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638.59 億元,利潤規模為 212.40 億元。
情形二:Robotaxi 在一二線城市推廣,中性預期下市場規模約 528.81 億,利潤規模為 175.88 億。
若 Robotaxi 在一二線城市進行推廣,我們選取第一財經 “新一線城市魅力排行榜” 中的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和二線城市,並剔除冬季雨雪較多的瀋陽、長春和哈爾濱,共計 46 個,按照各城市 2023 年常住人口合計佔全國總人口的比例估算,2023 年上述城市約有 95.09 萬輛網約車,46.57 萬量巡遊出租車。按前述基本假設,悲觀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264.40 億元,利潤規模為 87.94 億元;中性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528.81 億元,利潤規模為 175.88 億元;樂觀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793.21 億元,利潤規模為 263.82 億元。
情形三:Robotaxi 在全國推廣,中性預期下市場規模為 1552.73 億,利潤規模為 516.44 億。
若 Robotaxi 在全國推廣,2023 年共有網約車 279.20 萬輛,巡遊出租車 136.73 萬輛。按前述基本假設,悲觀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776.36 億元,利潤規模為 258.22 億元;中性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1552.73 億元,利潤規模為 516.44 億元;樂觀預期下 Robotaxi 市場規模為 2329.09 億元,利潤規模為 774.66 億元。
本文作者:中信建投應瑛(S1440521100010),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ID:gh_79ce9c666738),原文標題:《中信建投:如何測算 “蘿蔔快跑” 的盈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