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ounterintuitive" impact of the Fed rate cut on US stocks

美聯儲降息對美股的影響出現了反直覺的情況。降息成為了一個信號,暗示着跨國公司的集體運動從回流轉向出海,導致美元走弱和美股下跌。如果被息差鎖定的賣盤足夠多,降息可能導致美國樓市下跌,進而引發美股下跌。這一現象挑戰了以往的經驗規律。
引子
關於美聯儲降息和美股的關係,有一個爛大街的理解,那就是:美聯儲降息有利於美股。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一個理論,它只是一個經驗規律的總結。
近期,市場的走勢對這個經驗主義規律提出了挑戰。
7 月 11 日,美國公佈了 6 月的 cpi 數據:
美國 6 月未季調 CPI 同比升 3.0%,預期升 3.1%,前值升 3.3%。6 月季調後 CPI 環比降 0.1%,預期升 0.1%,前值持平。6 月未季調核心 CPI 同比升 3.3%,預期升 3.4%,前值升 3.4%。6 月季調後核心 CPI 環比升 0.1%,預期升 0.2%,前值升 0.2%。
兩年美債利率所隱含的降息預期大幅提升,市場認為,9 月議息會議美聯儲會降息。
弔詭的是,當晚納斯達克指數,大幅下挫了 1.95%。
這個現象對經驗規律提出了挑戰:我們又拿到了一個樣本——“降息預期提升,美股下跌”。
那麼,我們該如何化解這個矛盾呢?我們該如何理解美聯儲降息和美股之間的關係呢??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把這個經驗規律轉化成一個理論:
如果美聯儲是上位者,那麼,美聯儲降息會導致美股上漲;如果美聯儲是下位者,那麼,美聯儲降息會暗示美股下跌。
作為下位者的美聯儲
首先,我們做一個模型,在這個模型中,美聯儲是下位者。
如上圖所示,美國的跨國公司分為兩大部分,一、國內平台;二、海外產業鏈。這些大的跨國公司會在本土和海外之間分配自身的利潤。於是,我們會看到兩個不同的方向:
1、海外產業鏈補貼國內平台的方向;
2、國內平台補貼海外產業鏈的方向;
當跨國公司們協同運動時,我們會觀察到美元的週期性規律:
1、利潤回流國內平台,美聯儲需要被動地加息,以遏制通脹;
2、利潤出海補貼產業鏈,美聯儲需要被動地降息,以對沖經濟下行;
近期,我們看到的是“協同回流”,於是,我們看到了 “七仙女現象”:
在這個框架下,跨國公司的集體運動是上位者,美聯儲是下位者,被動地對沖跨國公司的集體運動。
因此,美聯儲降息和美股之間不再具備因果關係。相反,美聯儲降息成為了一個信號,暗示跨國公司的集體運動從回流轉向出海。
最終,美聯儲降息和美股下跌之間的矛盾也消失了,二者均在反饋跨國公司的集體行動。
美元指數和美股
如果跨國公司的戰略重心重新轉向海外,那麼,我們既會觀察到美元走弱,也會觀察到美股下跌。
7 月 17 日,美元指數大幅下挫,與此同時,納斯達克指數大幅下挫 2.77%。
目前,市場似乎進入了一種捕風捉影的狀態,想盡一些辦法去觀察“跨國公司有沒有開始往海外傾斜”,稍有風吹草動,美股市場就是大量的拋售。簡便的觀察方法有兩個:
1、直接觀察,如果美元繼續走弱,那將是一個很直接的糟糕信號;
2、間接觀察,觀察下位者,如果資本的代理人——美聯儲——開始變鴿,那意味着上位者開始轉向; 所以,我們還是要保持靈活性,不要上來就把美聯儲當成美國的主人,如果財團足夠強勢,顯而易見,美聯儲只是一個擦屁股的。如果美聯儲只是擦屁股的,那麼,降息就是一個糟糕的信號。
來自美國樓市的壓力
當下,美國的按揭貸款利率處於高位,但是,大家對於這個利率有一個想當然的理解:高按揭貸款利率只給美國樓市制造了下跌的壓力。
這個理解是不完整的,我們還應該加上後半段,高按揭貸款利率也託底了美國樓市。
這個後半段,又是一個反直覺的結論。那麼,為什麼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呢??
在當下的美國樓市,有這樣一幫人,他們曾經以 3%+ 的利率貸款買房,現在貸款利率在 6%+,換房意味着,借 100w 每年要掏 3w 的成本,拉長 30 年看要多掏 90w。 因此,高利率限制了大家換房。
也就是説,高利率讓一些房子變成了【限制賣出的房子】,這對房價是有積極作用的。
如上圖所示,較高的按揭貸款利率會帶來兩個效應,
一、壓制買盤,導致場內資金的供給曲線收縮,從 S1 收縮到 S2;
二、壓制賣盤,導致大家不願意換房,使得場內資金的需求曲線收縮,從 D1 縮減到 D2。
只要後者的力量夠大,那麼,加息會導致一個匪夷所思的後果,那就是,美國樓市縮量上漲。
這時候,如果美聯儲降息了,那麼,我們就要反過來擔心美國樓市加速下跌了, 這是因為很多潛在的賣盤被釋放出來了。
這就好比一大批股票因為某個因素解禁了。
綜上所述,我們就構建了一條 “降息利空美股” 的直接因果關係,降息會導致美國樓市 “拆盲盒”,我們不清楚當下的美國樓市是否接得住 “這波潛在賣盤”,美股也會擔心 “拆盲盒拆出炸彈”,所以,美股擔心降息,尤其是快速降息。
結束語
總的來説,美聯儲降息和美股沒什麼必然聯繫,那種統計了若干年的總結 “意義不大”,我們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有些時候美聯儲降息有利於美股,有些時候美聯儲降息則是大利空。
經驗主義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容易上手,容易説服自己,形成一些爛大街的所謂的 “常識”。
但是,它的壞處也很大,只要發生一次關鍵假設的變化,你所篤信的那些規律會讓你之前掙的所有錢一筆勾銷。
投資者喜歡聽成功故事,但是,他們最需要警惕的恰恰是經驗主義。
當然,這兩個理論也未必是 主要矛盾,他們的作用在於提醒大家,不要忘記另外的可能性:
1、跨國公司集體出海,會同時導致美聯儲降息,美元走弱,美股下跌;
2、如果你不喜歡跨國公司這個故事,可以把它替換成共因 X;
3、如果被息差鎖定的賣盤足夠多,那麼,降息會導致美國樓市下跌,從而導致美股下跌;
4、經驗主義害死人,尤其是一知半解的經驗主義;
ps:數據來自 wind,圖片來自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