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man Sachs' top stock analyst: AI will not trigger an economic revolution, bubbles will always burst

華爾街見聞
2024.07.18 22:18
portai
I'm PortAI, I can summarize articles.

Jim Covello 認為,AI 帶來的經濟效益甚至比不上智能手機和互聯網;AI 是用成本高昂的技術取代低薪工作,這與過去三十年科技業發生過的有變革意義技術轉型完全相反。

高盛全球股票研究主管 Jim Covello 新近報告給今年美股上漲的主要推手人工智能(AI)概念潑了冷水。

在華爾街從業三十多年的經歷讓 Covello 深知,面對不斷膨脹的科技股泡沫,逆向做空會有多痛苦。市場總有辦法月復一月不斷造富,即使最新的技術突破進展顯然不及預期。Covello 認為,AI 領域可能也會發生這種情形,因此,開始做空英偉達之流很危險,甚至於是在犯蠢。

Covello 認為,可能不是今年,甚至也不是明年,但總有一天,泡沫的破滅會到來。在他看來,各企業在 AI 領域豪擲數千億美元不會掀起下一場經濟革命,甚至比不上智能手機和互聯網的效益。當這一點變得明朗時,所有因 AI 前景而大漲的股票也都將下跌。

Covello 在報告中指出:

“歷史上多數技術轉型,尤其是那些有變革意義的技術轉型,都是用非常便宜的解決方案取代非常昂貴的解決方案。而可能用成本極高的技術取代工作崗位基本上完全是反其道行之。”

“AI 將解決什麼價值萬億美元的問題?用成本高昂的技術取代低薪工作,這與我三十年來密切關注科技行業所見證的此前技術轉型完全相反。”

Covello 認為,為了證明自身的高昂成本合理,AI“必須能夠解決複雜的問題,而這並不是它的設計初衷”。AI 技術非常昂貴,即使用機器學習取代人類也無法降低成本。

Covello 的報告寫道:“我們發現,AI 更新我們公司模型中的歷史數據比(人類)手動更新更快,成本卻是手動的六倍。” 他還説,成本必須大幅下降,才能讓大眾負擔得起 AI 自動化執行任務。

AI 的擁躉認為,AI 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就像上世紀 90 年代互聯網泡沫時期的互聯網一樣,AI 的成本最終會下降。但即便如此,Covello 指出,互聯網仍具有成本優勢。“亞馬遜可以以比巴諾書店更低的成本銷售書籍,因為它不必維持高成本的實體店。”

Covello 稱,“技術通常一開始很貴,然後才變得更便宜,這種想法是對歷史的修正。”

Covello 擔心的不僅僅是高成本。他只是預計 AI 不會成為人們期待的突破性技術發明。到目前為止,AI 還沒有 “殺手級應用”,就連比他更樂觀的高盛同事也在報告中承認了這一點。

媒體稱,2022 年底以來,AI 概念的熱潮推動標普 500 指數市值激增近 16 萬億美元,現在 Covello 為首的一小撮市場觀察人士對 AI 概念的關鍵原則提出質疑。這個原則是,大語言模型(LLM)的強大力量將開啓資本主義的下一個偉大階段,隨着越來越多的工作被交給智能機器,企業利潤將蓬勃發展,從而提高效率並加速增長。

Covello 等為數不多但持續增加的懷疑論者則認為,問題在於,人們對 AI 技術的商業期望可能被極度誇大,如果科技巨頭重新考慮在 AI 領域的鉅額投資,股市可能會出現回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