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uthwest Securities: Structural opportunities still exist in the pharmaceutical sector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focusing on the "three major" directions

西南證券表示,展望下半年,醫藥板塊仍有結構性機會。對 65 家醫藥上市公司 2024 年中報業績進行預測,預計有 4 家公司的 Q2 業績增速超過 50%,2 家公司增速在 30%~50%,10 家公司增速在 15%~30%,34 家公司增速在 0%~15%,有 15 家公司同比下滑。在海外宏觀降息預期下,該行認為醫藥板塊仍有機會,特別關注創新 + 出海、院內醫療剛性需求和低估值 + 業績反轉的個股。
智通財經 APP 獲悉,西南證券發佈研究報告表示,對重點覆蓋的 65 家醫藥上市公司 2024 年中報業績進行預測,其中預期 Q2 業績增速超 50% 有 4 家,增速 30%~50% 的有 2 家,增速 15%~30% 有 10 家,增速 0%~15% 有 34 家,同比下滑有 15 家。展望下半年,在海外宏觀降息預期下,疊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個維度,該行判斷,醫藥板塊仍有結構性機會。尋找 2024 年 “三大” 方向:1) 創新 + 出海仍是該行延續看好的思路;2) 醫療反腐後,關注院內醫療剛性需求;3) 關注 “低估值 + 業績反轉” 個股。
西南證券觀點如下:
醫藥板塊中期業績分化持續。
該行對重點覆蓋的 65 家醫藥上市公司 2024 年中報業績進行預測,其中預期 Q2 業績增速 (以淨利潤增速為優先指標,若無利潤指標則以收入增速作為參考指標,後文同) 超 50% 有 4 家,增速 30%~50% 的有 2 家,增速 15%~30% 有 10 家,增速 0%~15% 有 34 家,同比下滑有 15 家。子行業來看,創新藥及製劑、血製品、醫療器械等板塊有望持續增長。
該行結合行業景氣度和個股分析進行 2024Q2 前瞻,
1) 創新藥及製劑板塊穩健增長,其中盟科藥業 (預計收入同比 +60%~100%)、榮昌生物 (預計收入同比 +43%~59%)、恩華藥業 (預計收入同比 +15%~20%)、康弘藥業 (預計收入同比 +10%~20%);
2) 生物製品板塊平穩增長,其中長春高新 (預計收入同比 +5%~15%)、我武生物 (預計收入同比 +5%~15%);
3) 醫療器械行業景氣度仍在,其中愛博醫療 (預計收入同比 +40%~50%)、英科醫療 (預計收入同比 +31%~37%)、新產業 (預計收入同比 +20%~30%)、賽諾醫療 (預計收入同比 +20%~30%);
4) 持續關注醫療服務板塊,醫療服務標的通策醫療 (預計收入同比 +5%~10%);(5) 持續關注中藥板塊,其中貴州三力預期收入快速增長 (+40%~50%);
6) 血製品板塊景氣度持續,其中派林生物 (預計收入同比 +35%~505%)、上海萊士 (預計收入同比 +20%~25%);(7) 藥店板塊業績平穩增長,整體收入增速預計在 0%~15% 之間;
8) 疫苗行業康華生物 (預計收入同比 +18%~21%);
9) 科研試劑板塊國產化率持續提升,其中諾唯贊 (預計收入同比 +10%~50%)、百普賽斯 (預計收入同比 +14%~21%);
10) CXO 板塊在去年同期高基數下增速放緩,頭部 CXO 企業利潤端均略有下滑;
11) 醫藥分銷板塊業績平穩增長,其中上海醫藥 (預計收入同比 +10%~20%)。
展望下半年,在海外宏觀降息預期下,疊加政策、估值、基本面三個維度,該行判斷,醫藥板塊仍有結構性機會。尋找 2024 年 “三大” 方向:
方向之一創新 + 出海仍是該行延續看好的思路。2023 年多個創新藥在美獲批上市,如呋喹替尼、艾貝格司亭α注射液 F627、特瑞普利單抗 PD-1 等,澤布替尼等在美國快速商業化銷售充分驗證了海外市場廣闊。器械出海包括冠脈支架、CGM 等產品有望在海外獲批或報產,同時建議關注低值耗材、IVD、內鏡耗材、手術機器人、影像設備、NASH 檢測設備、測序儀等海外需求。
方向之二—醫療反腐後,關注院內醫療剛性需求,比如血製品、骨科、麻醉藥、胰島素、IVD、主動脈及外周介入、電生理等領域。消費醫療屬性品種,上游包括 CXO、生命科學產業鏈等板塊中長期值得跟蹤。
方向之三—關注 “低估值 + 業績反轉” 個股。尋找 PEG 小於 1 和中特估方向,業績兑現或反轉,價值有望重估。此外,該行判斷,明年減肥藥和 AI 醫療仍有主題投資性機會。
風險提示:上市公司業績實現或不及預期的風險;藥品降價風險;醫改政策執行進度低於預期風險;研發失敗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