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mazon acquires Adept, setting a "standard mode" for AI transactions in Silicon Valley

“挖人、授權技術” 這一方法似乎正在成為美國科技巨頭搶佔 AI 市場、逃避監管的新模式。有了微軟吞併 InflectionAI 的前車之鑑,亞馬遜也選擇採用這種新模式進軍 AI 領域。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為了規避反壟斷審查,AI 巨頭們發展出了一種全新的併購模式。
上週,亞馬遜挖走 OpenAI 潛在競爭對手——AI 初創公司 Adept 的核心人才,並與這家公司達成技術授權協議。
亞馬遜已聘請 Adept 創始人加入團隊,同時已僱傭接近 66% 的 Adept 員工。亞馬遜高級副總裁 Rohit Prasad 表示,就像微軟吞併 Inflection 一樣,亞馬遜也將授權 Adept 的技術,以 “加快我們建立數字代理的路線圖,使軟件工作流程自動化”。
Adept 由前 OpenAI 和谷歌 AI 開發者運營,這家公司已經從美國頂級投資者手中籌集了約 4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亞馬遜並未直接收購 Adept,而這一做法像極了微軟聯手初創公司 InflectionAI——今年 3 月,InflectionAI 的創始人和核心團隊成員也被微軟 “打包挖走”,加入了後者新成立的部門 MicrosoftAI,兩家公司還簽署了一項技術授權協議。
“挖人、授權技術” 這一方法似乎正在成為美國大型科技公司開展人工智能版圖的新模式。美國科技媒體 TheVerge 將這一模式稱為 “反向收購”。微軟及亞馬遜的做法是大型科技公司佈局 AI 以及逃避監管的新策略。
在以往的硅谷,科技巨頭儘快補全 “短板” 的常用手段是直接收購相關領域的小公司,挖走團隊成員,而後小公司的命運就是 “等死”。不過,近年來,直接收購的模式往往也容易觸發監管機構的反壟斷審查。
科技巨頭越來越多地通過對 AI 初創公司注資、建立戰略性合作關係以及僱傭團隊等手段,實現對 AI 產品、技術或核心人員的控制,同時也避免因控制權過大而受到反壟斷法規的限制。
目前微軟等大型科技公司正在面臨嚴格的反壟斷審查,今年 1 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稱,將對微軟與 OpenAI 之間 130 億美元的合作啓動調查。由於美國政府對於人工智能市場權力集中的擔憂,若微軟直接收購 Inflection,或將面臨監管挑戰。
TheVerge 稱,美國目前的反壟斷執法機制肯定也會試圖阻止亞馬遜收購 Adept,無論這樣做是否有強有力的法律依據。因此,亞馬遜也選擇了與微軟相似的道路。
LinkedIn 聯合創始人、美國企業家 Reid Hoffman 近日預測,“微軟聯手 Inflection 的做法將成為未來 AI 交易的一種新模式,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這種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