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at are the two areas that the next wave of AI will focus on? What did Huang Renxun say at the NVIDIA shareholders' meeting?

下一波 AI 浪潮將聚焦這兩個領域?黃仁勳表示,“Blackwell 架構平台可能是我們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但並沒有提到該公司的 Blackwell 何時上市。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美東時間週三,英偉達 (NVDA.US) 舉辦了股東大會。作為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的領軍企業,英偉達在最近一度成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後,股價持續回落,這令首席執行官黃仁勳的講話受到了市場的廣泛關注。不過,整場大會似乎並沒有提供太多投資者期待的新消息,週三美股盤後,該股股價也下跌了約 2%。
英偉達年度股東大會上,投資者批准了該公司提出的全部四項提案,黃仁勳強調了這家芯片製造商的新 Blackwell 平台,以及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公司將獲得的機遇。
批准高管薪酬和其他提案
投資者批准了高管薪酬,重新選舉董事會,批准了一份會計表格,並投票支持一份來自投資者的諮詢提案。
英偉達股東對公司的表現感到滿意,並批准了一項名為 “薪酬話語權” 的非約束性投票。英偉達高管的薪酬由工資和各種限制性股票組成。根據該公司的年度文件,黃仁勳在公司 2024 財年獲得了價值約 3400 萬美元的薪酬,自 2023 年以來增長了 60%。
股東們還投票重新選舉了 12 名現任董事進入公司董事會,並批准普華永道為公司 2025 財年的獨立註冊會計師事務所。
投資者還批准了投資者 John Chevedden 提出的建議,要求董事會用簡單多數投票標準取代超級多數投票規定。
競爭日益激烈
黃仁勳對公司取得的成就評論道,該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的優勢是由於 10 多年前的一次押注,主要集中在數十億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資和數千名工程師的團隊上。
英偉達股價在過去一年裏飆升了 200% 以上。華爾街一直被該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的主導地位所吸引。英偉達最近以 1:10 拆股,估值超過 3 萬億美元,並一度成為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週三,黃仁勳回答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公司的競爭,傳統芯片製造商和初創公司都在發佈產品,試圖挑戰英偉達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超過 80% 的市場份額。
在沒有點名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黃仁勳闡述了公司保持其地位的總體戰略,他認為英偉達已經從之前的遊戲業務 “轉型” 為一家專注於數據中心的公司。該公司還在尋求為其人工智能創造新的市場,比如工業機器人,它的目標是與每一家電腦製造商和雲提供商合作。
黃仁勳表示,其人工智能芯片提供了 “最低的總擁有成本”,這表明雖然其他芯片可能更便宜,但考慮到它們的性能和運行成本,英偉達的芯片更經濟。
黃仁勳表示,最終,英偉達已經實現了一個 “良性循環”,這是科技行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當一個平台擁有最多的用户時,這使它能夠做出所需的改進,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黃仁勳表示:“NVIDIA 平台在所有主要的雲提供商和計算機制造商中都可以廣泛使用,為開發者和客户創造了一個龐大而有吸引力的安裝基礎,這使我們的平台對我們的客户更有價值。”
Blackwell 可能成為 “最成功的產品”
“Blackwell 架構平台可能是我們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 黃仁勳在活動上表示,並補充道,它可能是計算機歷史上最成功的產品。不過,黃仁勳並沒有提到該公司的 Blackwell 何時上市。
分析人士稱,英偉達於今年 3 月推出的 Blackwell 系統是 “硅谷最雄心勃勃的項目”。
黃仁勳強調,Blackwell 將被 “所有主要的雲服務提供商服務器製造商和領先的人工智能公司” 所採用,包括亞馬遜 (AMZN.US)、谷歌 (GOOGL.US)、Meta(META.US)、微軟 (MSFT.US)、ChatGPT 製造商 OpenAI、特斯拉 (TSLA.US) 和馬斯克的 xAI。
英偉達在人工智能 “下一波浪潮” 中的角色
這位首席執行官還強調了英偉達在人工智能熱潮中發展的機會,包括在機器人和主權人工智能領域。
“下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將使價值 50 萬億美元的重工業實現自動化,” 黃仁勳表示。
黃仁勳還指出,隨着技術的進步,對主權人工智能的需求也在增加,該公司的地位也在上升。主權人工智能是一個國家利用自己的基礎設施和數據生產人工智能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