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big hawk" flies out: A Federal Reserve governor says there will be no rate cut this year, while another is concerned about rising inflation expectations

美聯儲理事表示今年不會降息,關注通脹預期上升。預計在今年年底前不會有任何降息。通脹仍然居高不下,供應側改善不太可能降低通脹,金融狀況和地緣政治干擾可能增加通脹。由於住房短缺,住房成本不太可能下降。當前利率水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減緩價格增長。美國通脹加速可能會將加息重新納入討論。如果通脹進展停滯或逆轉,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以將通脹恢復到 2%。
智通財經 APP 獲悉,美聯儲理事米歇爾·鮑曼週二在倫敦政策交流智庫主辦的活動上表示,預計在今年年底前不會有任何降息。
鮑曼在講話中指出,2023 年在減緩通脹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 2024 年上半年這些進展停滯不前。她表示,目前尚無法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她稱:“美國的通脹仍然居高不下,我仍然看到許多影響我預期的上行通脹風險。首先,供應側的進一步改善不太可能繼續降低通脹,因為供應鏈基本正常化,勞動力參與率在最近幾個月已經趨於穩定,低於疫情前的水平,而美國過去幾年新增數百萬移民的開放移民政策可能會變得更加嚴格。”
鮑曼還指出,美國最近放鬆的金融狀況和國外意外的地緣政治干擾也可能增加通脹。同時,由於全國範圍內住房短缺,住房成本不太可能下降。
鮑曼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制定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的投票成員。自 2018 年以來,她一直是美聯儲理事會的成員。她表示,目前的利率水平需要更長時間才能減緩價格增長。“我的基本預期仍然是,美國通脹將回到 FOMC 的 2% 目標,同時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將維持在當前的 5.25% 至 5.5% 水平一段時間。如果即將發佈的數據表明通脹正可持續地向我們的 2% 目標邁進,那麼最終適當地逐步降低聯邦基金利率,以防止貨幣政策變得過於緊縮。然而,我們還沒有到適合降低政策利率的地步。”
她還指出,通脹加速可能會將加息重新納入討論。“如果通脹進展停滯或甚至逆轉,我仍然願意在未來的會議上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過早或過快地降低我們的政策利率可能會導致通脹反彈,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提高政策利率,以在長期內將通脹恢復到 2%。”
自 2023 年 7 月以來,FOMC 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維持在 5.25% 至 5.5% 的範圍內。週一,利率期貨價格顯示,委員會在 9 月會議上將目標下調四分之一個百分點的可能性接近 70%。期貨顯示,到 2024 年底,利率將被下調兩次的幾率最大。
同日,美聯儲另一位理事麗莎·庫克則對美國今年在降低通脹方面的持續進展表示樂觀,這可能會為降低利率打開大門。但她也指出,這種情況不一定會發生。她正在關注通脹預期上升的跡象,這將使美聯儲保持利率不變更長時間,或勞動力市場進一步降温,這可能會加快降息的時間表。
她在週二紐約經濟俱樂部的講話中表示:“隨着通脹顯著進展和勞動力市場逐步降温,適當時候會降低政策限制水平,以保持經濟的健康平衡。任何此類調整的時機將取決於經濟數據的發展及其對經濟前景和風險平衡的影響。”
庫克是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的投票成員,自 2022 年 5 月以來一直在美聯儲理事會任職。
她指出,如果持續的價格上漲導致長期通脹預期上升,那麼利率可能需要在限制性領域保持更長時間。另一方面,如果經濟和勞動力市場的衰退速度快於預期,則可能意味着美聯儲會進一步放鬆政策。
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 (PCE) 是美聯儲首選的通脹衡量指標,該指數在 2022 年超過 7% 的年度漲幅後,於去年第四季度下降到 3% 以下。到目前為止,2024 年減少通脹的進展停滯不前:PCE 價格指數在 4 月份同比上漲了 2.7%。5 月數據將於週五發佈。
庫克表示,她預計未來通脹會進一步放緩,但指出某些類別如住房的通脹率將頑固地高於美聯儲的 2% 年度目標。由於供應鏈的改善,商品通脹已經下降,而大部分的零散數據顯示消費者正在抵制價格上漲,可能會選擇更便宜的替代品。
她專注於月度通脹率,而不是年度同比率,因為與去年秋季相對較低的通脹讀數相比,2024 年餘下時間的比較可能會變得具有挑戰性。
她稱:“我的預測是,隨着消費者對價格上漲的抵制反映在通脹數據中,三個月和六個月的通脹率將繼續在曲折的路徑上下降。” “我預計 12 個月的通脹將在今年剩餘時間大致持平,月度數據可能類似於去年下半年有利的讀數。”
至於美聯儲的另一項雙重使命——確保物價穩定和最大就業——庫克表示,她認為就業市場 “緊張但不過熱”。她指出,職位空缺與失業工人的比例正在回到疫情前的水平;人們辭職的比率在下降;工資增長也在放緩。
庫克對企業在知識產權、軟件和其他新設備上的投資今天將來會轉化為更高的員工生產率感到樂觀。
她表示:“生產率增長是波動的,難以衡量,但如果保持強勁,那麼更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不會引發通脹。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採用是生產率增長的一個潛在重要來源,需要記住的是,諸如有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類的突破需要時間才能充分發揮其潛力,並在整個經濟中傳播,並且需要補充投資才能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