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best-selling Land Rover is coming back


作者 | 柴旭晨
編輯 | 周智宇
八年前,全球賣得最好的路虎 SUV,搖身一變,將以電動化先鋒軍的身份重新出山。
6 月 19 日,捷豹路虎與奇瑞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將由雙方的合資公司 “奇瑞捷豹路虎” 推出並生產一系列電動車產品。其中,奇瑞負責提供電動平台,捷豹路虎則給予 “Freelander 神行者” 的品牌授權。
對於此舉,業內有一定預期。兩個月前,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在他直播首秀中爆料,將會有兩家歐洲汽車品牌使用奇瑞的電動平台,如今第一家身份已經揭曉。
作為路虎入門級產品,神行者在 2003 年以進口形式入華銷售,隨後經歷了換代、國產化,2016 年更名為發現運動版。更名前,神行者系列一直是奇瑞捷豹路虎的銷量支柱,常年佔據該合資公司 7-9 成的銷量份額。
神行者的迴歸,意味着捷豹路虎在現有四大品牌之外將再添一員。只不過這一次的主導人,換成了合資公司。
知情人士透露,新品牌將使用奇瑞 E0X 平台,並與奇瑞豪華品牌 Exeed 技術共享。捷豹路虎方面並未予置評,指出各方面細節還未最終敲定。
此外,合作內容中提到,“神行者” 將通過特定網絡先期在華銷售。有接近捷豹路虎的人士透露,新產品不會出現在雙方現有銷售網絡,而是由奇瑞方主導,啓用全新銷售網絡。
在業內人士看來,路虎借合資公司名義,成立了一個新能源品牌。
一系列變動的背後,折射着奇瑞捷豹路虎,乃至捷豹路虎中國對規模上量和電動化的迫切,它希望在中國儘快蹚出一條破局的路來。
過去多年,奇瑞捷豹路虎屢次針對中國市場推出專屬車型,但在車市的內卷洪流中規模遲遲未能突破,並且在新能源浪潮中它也急需放大聲量。
這家老牌英倫合資車企急需一個 “破舊立新” 的機會,重燃市場信心。
只是捷豹路虎自有的 EMA 平台仍在推進中,首款純電車型明年才能上市;另一面,仍堅持走豪華路線的捷豹路虎,也不願大幅犧牲價格換取銷量。奇瑞捷豹路虎常務副總裁馬振山就表示,“偏離品牌核心價格帶的用户,不是我們最忠誠的用户。低價的新引力對品牌會有損傷”。
此時,推出相對獨立的神行者品牌,就成了試水的最佳落腳點。捷豹路虎也希望讓它在新能源時代,再現曾經的輝煌。
捷豹路虎中國對華爾街見聞表示,合資雙方的優勢資源都將注入給神行者,“是在現有基礎上能帶來增量的合作模式”。品牌重啓後,它將聚焦主流電動車市場
此外,捷豹路虎中國向華爾街見聞表示,神行者在歐洲有着相當高的接受度,倘若初期電動版神行者在中國順利打響,未來將進一步向海外出口拓展。
顯然,神行者肩負起了奇瑞捷豹路虎電動化與上量的重任,更關鍵的是,為捷豹路虎本土電動化打前站。
不過,或許是因為這是雙方都從未嘗試的道路,對於暗藏的不確定性,捷豹路虎也悄悄做了隔離。
據接近捷豹路虎的相關人士透露,神行者目前只是被授予了品牌,不包括捷豹路虎的品牌標識的使用權,新車型不會懸掛路虎或奇瑞的 LOGO,而是會設計一個全新品牌。
也就是説,新品牌會給奇瑞捷豹路虎加業績,但並不會影響奇瑞及捷豹路虎 “新現代豪華品牌家族” 的相關規劃,儘可能規避對現有全球產品線的未知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路虎的這次大膽嘗試,對整個二線豪華車企都是一次參照。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快速變革,給傳統二線豪華汽車品牌帶來不小挑戰,它們在華生存空間正被自主車企逐漸擠壓。
此前,一眾豪華品牌先後推出大量電動車產品,可銷量卻尚未取得預期成果。奔馳、寶馬等甚至將自家電車的價格降至 20 萬元之內,以換取一份相對好看的電動化成績單。
豪車品牌在電動時代的 “水土不服”,加之撞上國內用户需求的鉅變後亟待破局。
因此,將 “靈魂” 交給中國車企的 “反向合資” 模式,已成為一種潮流。大眾牽手小鵬、斯特蘭蒂斯與零跑、上汽與奧迪的合作都是希望尋找到破局之路。
而重生後的神行者,能否利用奇瑞的技術和路虎的品牌積澱,在卷出天際的新能源市場分得一片田地,仍然要看兩家是否對當下國內消費者的需求有了更深的把握,以及對風譎雲詭的市場是否有着快速的適應速度。
新能源汽車行業格局仍未固化,無論是 BBA 還是二線豪華、合資車企玩家都不願輕易認輸,它們對迴歸曾經輝煌,都報以極大渴望。
但面對國內品牌的 “降維打擊”,老牌們只有報以更開放的心態快速調整,才有機會對新勢力 “見招拆招”,實現反攻。只是拖着龐大的身軀,這並不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