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p to $40 billion! Foreign capital accelerates "sweeping" the Indian bond market

自去年 9 月摩根大通公佈納入印度國債決定以來,海外對印度主權債券的投資已攀升 100 億美元。
印度國債納入摩根大通指數在即,外資加速湧入,搶先進行佈局。
據媒體週三數據,截至 6 月 18 日,全球基金本月淨買入了 735 億盧比(8.81 億美元)的印度政府債券,而 5 月份購買了約 520 億盧比,4 月份則是賣出 983 億盧比。
摩根大通將從 2024 年 6 月 28 日起,把印度國債納入摩根大通國債 - 新興市場指數。
自去年 9 月份公佈決定以來,海外對印度主權債券的投資已攀升了 100 億美元。
外資或繼續 “掃貨” 印度債市
摩根大通表示,納入該指數有可能吸引 200 億至 250 億美元的全球資金流向印度債券。隨着印度即將被納入摩根大通的主要新興市場指數,未來一年外資持有印度政府債券的規模將幾乎翻番,達到未到期債務的 4.4%。
高盛此前預測,印度被納入摩根大通公司的主要新興市場指數將在未來 18 個月內刺激超過 400 億美元的資金流入該國債券市場。
今年迄今,印度政府債券為投資者帶來 4.5% 的回報,在新興市場債券中僅次於阿根廷。
瑞士百達亞洲本幣基金 2 月份將 21% 資產投入印度;富達西部資產亞洲機會基金 4 月將印度列為第三大投資目標;5 月 29 日標普全球評級暗示未來兩年可能上調印度主權評級。
此外,彭博此前宣佈將於 2025 年 1 月 31 日,把印度 “完全可達路徑” FAR 債券納入彭博新興市場本幣政府債券指數。英國富時羅素也在考慮將印度納入其固定收益指數。
進入限制較多
不過,外資進入印度市場仍面臨複雜文件要求、税收等障礙。他們從債券獲得的利息收入最高可能徵收 20% 的税,還要再加上資本利得税。印度當局正在努力減輕投資者的披露要求,加快持倉報告時間,但一些人仍持觀望態度。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 Paul Greer 表示:
在設立境內債券賬户方面,印度無疑是最困難的國家之一。
這刺激了離岸投資工具的增長,一些印度國內銀行持有主權債務(政府發行的債券),然後向外國投資者提供合同,使外國投資者能夠從基礎印度主權債務中獲益。例如,亞洲開發銀行(ADB)和世界銀行等多邊機構發行的票據,今年這類工具的發行已達到創紀錄的 37 億美元。
隨着越來越多外資湧入印度債市,這也意味着該國遭受外資突然撤資的風險加大。4 月份投資者因猜測美國推遲降息,從市場上撤出了近 20 億美元。印度儲備銀行意識到波動加劇的可能性,並表示準備從 6560 億美元外匯儲備中調用資金以穩定貨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