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ward Marks: Overhyp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ving excessively high expectations for NVIDIA, when expectations are not met, will lead to disillusionment and disappointment

當前給定的信息屬於商業相關信息。摘要如下: 華爾街投資人霍華德·馬克斯在一次直播對話中表示,過度炒作人工智能對英偉達的期望過高可能導致幻滅和失望。他同時指出,如果情緒主導市場,而現實世界的變化未達到投資者的預期,股市可能下跌。馬克斯認為,市場目前表現並不過熱,未來兩三年內的經濟衰退可能是由於地緣政治和其他外部因素引起的。他強調了理解事物本質和控制情緒的重要性。

6 月 17 日,華爾街享有盛譽的投資人,橡樹資本 (Oaktree Capital) 聯合創始人霍華德·馬克斯與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在一場直播對話中,分享了投資哲學和市場洞察。
投資作業本課代表整理了霍華德·馬克斯發表的觀點,要點如下:
1、我們目前看到的市場表現出一種非常生猛的野性(人工智能 AI),這種野性佔據了上風,使市場脱離了經濟基本面。
2、如果情緒佔主導,且現實世界出現積極變化,而積極變化又沒有達投資者預期,股市甚至有可能下跌。
以人工智能為例,如果過度炒作,對英偉達期望過高,未達預期就可能導致幻滅和失望。
3、市場過熱和衰退造成了週期性波動。目前,我沒有看到(美股)市場過熱。
4、未來兩三年內,如果美國出現經濟衰退,很可能是由於地緣政治和其他外部因素,而非內部問題。
5、我並不希望在座的任何人認為,我認為人工智能是泡沫。我看到了很多泡沫,例如美國當年的 “漂亮五十”、1999 年的科技股泡沫、2006 年的房產泡沫等。
這些泡沫都有一個特點,即它們都是曇花一現的現象。泡沫吸引了人們對新事物的過度關注和預期,當預期落空時,泡沫破裂。
6、不要試圖預測市場漲跌,而要理解事物的本質。理解之後,市場漲跌應瞭然於心。此外,不要自作聰明,也要把控住自己的情緒。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課代表(微信 ID:touzizuoyeben)整理的二人對話的精華內容,分享給大家:
人工智能火爆託舉美股
彭文生:儘管美聯儲尚未降息,您認為股市為何依然堅挺?
霍華德·馬克斯:我們注意到,有些股票表現非常出色,它們支撐了整個股市和市場的預期。今年表現最突出的是英偉達。
目前,人工智能 AI 是一個新興領域,其芯片市場的前景看起來很光明。這一趨勢支撐了英偉達等公司的股價。我們還看到,美國經濟相比其他經濟體更為強勁,吸引了資金流入。
此外,我之前提到,投資者天生具有樂觀精神,這種樂觀情緒能夠持續很長時間。如果市場能預見到 2022 年底至 2024 年下半年的降息,那麼市場可能不會如此堅挺。這也反映出市場的不可預測性。
投資者必須接受並意識到這一點。市場不是遵循物理規律的精密機器,並不是出現了 A 就必然會導致 B,必然會導致 C。市場的主體是人,而人的本性就是不可預測的。
我們目前看到的市場表現出一種非常生猛的野性,這種野性佔據了上風,使市場脱離了經濟基本面。
若過度炒作 AI,未達預期,股市可能下跌
彭文生:可能的一個觸動因素是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普遍看好,英偉達的股價也因此飆升。但從業務角度分析,人工智能如何具體融入業務並帶來利潤,仍有許多未知數,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感知和現實之間存在差距。
霍華德·馬克斯:您的觀點非常精準。許多人認為現實世界的積極發展必然帶來股市上漲,但他們忽略了人性和心理因素。如果情緒佔主導,且現實世界出現積極變化,而積極變化又沒有達投資者預期,股市甚至有可能下跌。
以人工智能為例,如果過度炒作,對英偉達期望過高,未達預期就可能導致幻滅和失望。
我並不希望在座的任何人認為,我認為人工智能是泡沫。我看到了很多泡沫,例如美國當年的 “漂亮五十”、1999 年的科技股泡沫、2006 年的房產泡沫等。
這些泡沫都有一個特點,即它們都是曇花一現的現象。泡沫吸引了人們對新事物的過度關注和預期,當預期落空時,泡沫破裂。
人工智能是一系列新事物中的最新成員。我們可以回顧 1999 年的 TMT 泡沫、科技股泡沫、電商泡沫等。互聯網確實改變了世界,但這並不意味着互聯網企業的股票都是好股票。
目前沒有看到美股市場過熱
彭文生:新冠疫情後,中國經濟相對落後於美國和歐洲。美國經濟表現世界一流,但您也提到了未來的風險。如果要指出一個最大的風險,您認為我們應該關注哪一個?
霍華德·馬克斯:我不是有資質的宏觀經濟學家。在我的書《週期》中,我探討了週期的原因。市場過熱和衰退造成了週期性波動。目前,我沒有看到市場過熱,美國資本市場的增速看起來合理。
未來兩三年內,如果出現經濟衰退,很可能是由於地緣政治和其他外部因素,而非內部問題。
彭文生:我還記得,在新冠疫情之前,人們説美國經濟正在經歷歷史上最長的衰退時期,即二戰後最長的時期。新冠疫情隨後爆發,所以我想問,我們現在是否回到了疫情前的過去狀態?
我們的增長不是很高,通脹也不是很強,但也不會帶來衰退。我認為這個理論是有道理的,不知道您怎麼看?
霍華德·馬克斯:就像我説的,這是最長的十年復甦期,也是歷史上最長的牛市,持續了十年。我覺得美聯儲在這方面做得不錯。
其實對於量化寬鬆和緊縮方面,美聯儲確實學到了一些經驗教訓。他們學會了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不僅僅是過去的利率調控,現在還使用量化方法進行調控。我認為這種説法是有道理的,是有可能的。
未來十年通脹水平可能比疫情前更高
彭文生:就像您説的那樣,經濟復甦是歷史上最長也是最緩慢的。作為一個宏觀經濟學家,我想分享一下我在這方面的一個觀察。
我認為通脹可能是一個驅動因素或觸發因素,這可能與俄烏戰爭、供應方面的衝擊以及中東的一些地緣政治事件關係不大。相反,可能是兩個供給側的結構性轉變正在發生。
其中一個就是氣候變化,我們知道所謂的綠色轉型。例如,美國的製造業投資在過去 30 年達到了最高點。當然,這與綠色轉型有關。所以在這方面已經出現了很多投資需求。
另外,潛在的關税增加情況,以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這可能會增加經濟參與者的成本負擔。
還有一點,在美國,目前在本屆政府的領導下,特別是由於新冠疫情期間所採取的政策,我們看到了最富有的人和最貧窮的人之間的收入差距正在縮小。如果我們把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看,是否意味着通脹平均下來會比我們以前習慣的 2.5% 更高?
霍華德·馬克斯:我認為整個世界經歷了一個非常不同尋常的低通脹時期。您可能還記得,在 2010 年代,我們當時預期通脹會更高,因為失業率非常低。根據菲利普斯曲線,通脹應該是更高的,但並沒有發生。
您提到過的綠色轉型、全球化的下降趨勢以及赤字支出,現在都被各國政府所接受。
我覺得在未來十年可能通脹的平均水平會比新冠疫情之前要更高。
不要識圖預測市場漲跌,而應理解事物本質
彭文生:您對當前市場的投資者有什麼寶貴建議?
霍華德·馬克斯:我本來是都想好了,結果您又加了一個當前市場,我現在就又不會説了。
我的建議是不變的,不要試圖預測市場漲跌,而要理解事物的本質。理解之後,市場漲跌應瞭然於心。
不要預測入市和退出時機,因為這非常困難。你必須要以穩妥的方式入局,預期要合理。
此外就是不要自作聰明。還有是要把控住自己的情緒。
不要因為恐慌而拋售,也不要因為一時上頭就瘋狂入局,要有投資素養,手要穩,情緒要控制住,而且要有長期的合理的預期。成功的投資者需要具備這些素質。
來源:投資作業本 Pro 作者課代表
更多大佬觀點請關注↓↓↓

